APP下载

浅谈如何选择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指导方法

2015-11-27马睿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文语文课词语

马睿

语文课内阅读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和途径来感悟获取新知识。所以,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内阅读指导课,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把握整体,深刻研究教材,知道每册教材让我们把教学目的和重难点确定在什么高度,要求学生达到什么高度,以及现在正准备教学的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部分、积累部分以及习作部分的要求等,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数以后才能备好课,同时对文章选择不同的攻克方法才有所改进,下面我就详细地谈谈自己如何选择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指导方法。

一、理解重点词句

有的课内阅读适合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达到理解句子,从而理解全篇。因为很多课文如果不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全文。如,《触摸春天》中“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笼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和“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等句子,如果孩子不联系上下文多读思考理解句中的“奇迹”和“磕磕绊绊”等词语,根本就无法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的重点句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挥好脚手架的作用,让孩子通过各种方法的读,在读中感悟出:通过理解词—句—文这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切忌把词语脱离文而单独提出来理解。

二、创造环境

课内阅读感悟离不开学习环境的创造,也就是让文章中的故事走进孩子熟悉的生活环境,再通过思考走进孩子的心里,最后让孩子自己在实践和质疑中挖掘出感触,那才是最深最真的东西。

三、巧设问题

有的课内阅读,我们可以设置一两个问题统领全文,然后让学生自己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寻找句子,从句子中悟出观点。而不必节节有不同的问题,段段有不同的问题,结果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弄得七零八散,一塌糊涂。如《太阳》一文,我们只需要设置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了这一个质疑后,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在全文中多读并且思考、分析、感悟等,我们只需要帮助孩子对问题进行整理就行。

当然,有些课内阅读也可以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为佳,还有的是几种方法交叉使用,无论哪种指导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出最适合孩子易学、易懂的方法,并且把学来的东西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行。

总之,要想驾驭好语文教学中的课内阅读课堂,一定要在平时多读、多听、多看,多用心、多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对待不同的课文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攻克,同时也能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全文语文课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全文中文摘要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全文中文摘要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一枚词语一门静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