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阅读,融进心里的作文

2015-11-27翁丽亚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阅读生活化创新能力

翁丽亚

摘 要: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目标,让学生写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感而发。

关键词:生活化;创新能力;阅读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重点和难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而现实的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做的命题作文比较多,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量的缺乏,变成没有坚实文学后盾的创造工作,使作文成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他们苦于提笔作文,对作文失去兴趣。

二、研究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中国站在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也使教育工作者变革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向传统教学中陈腐的教学观挑战,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的人才。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新的教材,新的教学对象,都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以小学语文三至四年级的教材为例,从学生课内写作技巧和课外感知相结合,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习作水平的高低的双重角度实施专业设计。

三、基本策略

1.积累生活经验,作文生活化

我们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但是,有很多学生当他们提起笔来写作文时,就会眉头紧皱,搜肠刮肚地找内容,恨自己没有惊天动地的题材,没有有意义的事情可写,而忽略了“生活无小事,处处皆文章”的道理。所以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把生活经验视为写作源泉,给表达一个自由的空间是语文老师迫在眉睫要做的事情,同时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段:

师:秋天来了,你感觉到了些什么呢?

生:秋天的风变得凉快了。

生:秋天的树叶变黄了。

生:秋天的花儿谢了。

师:是的,这仅仅是秋天一点点的变化,想看看真正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吗?那就到学校的果园里、操场上、银杏树下去观察观察吧,看谁能找到最美的秋天。

十分钟过去了,学生陆续回到教室,此时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

师:秋天,你找到了吗?

生:银杏树的叶子有的全黄了,风一吹,那些叶子就像一只只黄蝴蝶漫天飞舞;有的叶子是一半黄一半绿,像一条漂亮的裙子。

生:我感觉到秋天的天空更蓝了,更高了,空气更清新了。

生:果园里的柿子在变红,看上去有透明的感觉,我已经闻到了香味,等到成熟了,我就去摘下它,把它吃了,肯定很甜。

……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库。要真正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把文章的内容面向生活,写身边的环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拓宽学生作文题材多样性的积累,让学生发现生活是活生生的,作文是活生生的。

2.徜徉阅读之海,作文储备化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地阅读,才能让学生在书籍中积累好词佳句和写作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要指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围绕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几件事情进行充分渲染,让学生明白徐悲鸿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文的材料要选择最能反映写作目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内容来写。

一篇文章由好多个自然段构成,意思相同的几个自然段又可以合并为一个大段。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详略得当,理解其好处。比如,《开天辟地》共八小节,第一小节为第一段,简单介绍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宇宙的样子,第二至五小节为第二段,详细讲了盘古醒来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第六至七小节为第三段,主要讲了盘古临死前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第八小节为第四段,总结全文。通过课文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懂得,作文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材料应该略写,如何谋划文章的格局等。

课内阅读是基础,那课外阅读就为学生的写作插上了两只强有力的翅膀。只有从阅读中不断学习写作方法,储备文学能量,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中年级学生应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我让学生每天回家看半小时的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加强优美词句的积累。有了良好知识储备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是有深度、宽度和广度的,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张弛有度。

3.打开心灵闸门,作文个性化

封闭的课堂教学是扼杀学生创造性的最大杀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题目,却要让被关在教室里的学生在一节课内把它写出来,这根本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作文写出来也是平淡乏味的,没有精气神。

作文就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得培养学生要处处观察,用心去感受生活,情动而辞发。以下是我为培养学生自由作文而设计的教学方法:

(1)撰写《每日有感》

《每日有感》遵循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联系一天的生活,从生活中要素材。可以记录一天生活中最想记录的事情,可以写新发现,可以对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评价,也可以对看的一本书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对某人说说自己的真心话……让学生笔耕不辍,多练多写,开阔写作思路,以求从多角度、多层面创作,提高作文水平。经过半学期的坚持,《每日有感》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的文章闪烁着智慧,张扬着个性,例如《今天我没写作业》《今天我当升旗手》《爱护班级墙报,人人有责》《新来的保安,你真负责》……

(2)每天一分钟演讲

每天的语文课前,组织一位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看谁的演讲最能吸引同学,那就可以被评为班级的“演讲之星”,每月评选5位“演讲之星”。学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要求再现、整理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片段,然后再进行选择,进行简单的艺术加工,其实就是在演练某种语言表达技巧。“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是作文的精髓,这样的演讲比赛有目的地引导了学生拓宽思路,也就能提高学生搜集身边素材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间,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素材、提炼创作的本领越来越高。这样的作文教学注定精彩,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观察生活,学会开始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持续思考的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水平就得到了锻炼,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与多元领域的教学结合之下,作文课可以变得十分有趣。让大部分学生把写作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去做,而不像以往提到写作文就头痛。让我们的作文课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做奠基石,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做好起航的准备。

参考文献:

杨雄.有效指导 轻松习作: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0(1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阅读生活化创新能力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