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语言,激活作文

2015-11-27胡娟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积累观察作文教学

胡娟

摘 要: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能使读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人物的真实情感。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作文题材多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记事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运用合理的方法训练学生刻画人物语言的能力,为学生作文注入能量,用精彩的语言激活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言描写;观察;积累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人物语言,激活作文呢?

一、观察和积累统一

由于小学生阅读范围、生活阅历有限,要想在作文中写出精彩的人物语言并非易事,刻画人物语言的功力依赖于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我是这样做的:

1.组织有目的性的观察

创作来源于生活,失去了生活为依托,作文难免“假、大、空”,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自己的周围寻找语言亮点,为写作积累素材,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涉及写人记事的作文时,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有选择地记录下人物的语言,也可以组织主题辩论会、文艺表演,之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并做好记录。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在写作时便能事半功倍。

2.组织有针对性的语言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人物语言的积累,积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积累,而是有针对性的积累,如,按照年龄段进行积累,按照性别进行积累,按照人物性格、人物职业、人物社会地位等进行分类积累,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一起交流积累的语言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积累的范围不局限于课本,还应包括一些优秀的作文选、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人物语言。组织有针对性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描写经验,也为学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语言描写做好铺垫。

二、语言和形象统一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人物形象的灵魂所在。不同的人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说话的语气、表情等也都各不相同,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趣味性,才能使人物形象鲜活、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那么怎样做到人物语言和形象的统一呢?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1.品析精彩人物语言

小学生写作经验尚浅,要想写出精彩的人物语言,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教师不能忽略教科书这片沃土。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物语言,值得学生品读、欣赏。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李时珍夜宿古寺》中李时珍的语言:“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这些语言描写表现了李时珍不辞辛苦、工作谨慎、为民造福的高尚品格。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中船长哈尔威的语言:“洛克机械师在哪儿?”“炉子怎么样了?”“火呢?”“机器怎样?”“”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人物语言精练简洁、铿锵有力,短短几句话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临危不乱、关爱弱小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对于关似这些精彩人物语言的品析能使学生领悟到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性,只有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才能凸显人物性格。

2.选择有代表性的语言

在生活中,人物的语言纷繁复杂,要从众多的语言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锻炼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建议可以采用专项的选择训练,例如针对《___________×××》这一习作,在教学中,我示范性地拟定一个作文题《乐于助人的×××》,然后出示与人物相关的语言:

(1)“让我来,让我来,你个子矮,擦不到窗户上面。”

“还是我自己来吧,你已经擦了几扇窗户了,都满头大汗了!”

“没事没事,我不累,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

(2)“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摔坏了你的钢笔。”

“没关系,坏了可以再买啊!”

“可是……这钢笔是你的生日礼物啊?”

“哎呀,生日礼物年年有,好朋友才最难得嘛!”

(3)“嘿嘿!有了这50块,这个星期我们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啦。”

“这钱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能用。”

“这有什么,钱上又没写字,谁捡到是谁的。”

“你想,如果是你丢了钱,你该多着急啊!”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选择哪一组能表现“乐于助人”这一人物形象。经过这一训练,使学生明白×××说过很多话,但并不是每句话都能表现“乐于助人”这一人物特点,所以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表现人物形象。

3.注意语言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语言犹如点睛之笔,能为表现人物形象锦上添花。趣味性的语言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新课标也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要打破条条框框,拓宽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生活中人物的独特语言写出来,例如,人物的口头禅、打油诗、俗语、谚语,甚至英语,都可以写。以下是我指导学生写的片段:

李××不仅是捣蛋鬼,还是我们班的幽默大王。记得有一次,他把我们学的《望庐山瀑布》改成了“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他正说得眉飞色舞,却浑然不知数学老师来了,同学们都安静下来,只有他还在那有说有笑,它看见同学们都安静下来,就说:“亲爱的同学们,来点掌声,OK!”不知谁小声道:“大西洋,我看你要被KO了。”这一片段中语言描写十分丰富,有改编古诗,有绰号,还有英语口语,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一个幽默大王的形象。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表达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去表现人物形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运用合理的方法训练学生刻画人物语言的能力,为学生作文注入能量,激活作文,让作文开口说话。

参考文献:

孙丽静.学生喜欢情境随笔习作[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7).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积累观察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