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2015-11-27崔海艳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自学环节交流

崔海艳

一节40分钟的课如何实现高效呢?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教呢?我们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课堂教学模式“四为主六环节”。

一、模式的阐释

“四为主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为主”即目标以引路为主、自学以探究为主、合作以交流为主、训练以提升为主;六环节即引课示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自我展示、训练拓展、自主测评六个环节。

(一)四为主

1.目标以引路为主

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的指示灯,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告示牌。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已有明确定位,但如何把这一目标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却是一门大学问。

2.自学以探究为主

自学有课前、课堂和课后自学几种。课堂自学对学习目标进行限时理解,必须以课前自学为基础。课前自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预习”,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要渠道,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间。

3.合作以交流为主

学生年级不同,合作的方式很多,课堂合作应以交流为主。低年级学生小,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以培养聆听、表述、遵守秩序习惯为主,可以上下桌、同桌为合作对象;老师对小组交流要及时进行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对结果充满期待。

4.训练以提升为主

自学、合作主要让学生体验过程,学习方法,形成习惯,但学习的深度、梯度、广度最终要由老师来把握,收放有度,由目标出发再回归目标,对课堂学习内容、过程要归纳、提升,注重生成目标,精讲多练,完成教学任务,对整堂课起画龙点睛作用。

(二)六环节

1.引课示标

引课示标是指教师在课前出示预习提纲、孕育新知,同时要引入课题,出时课标。导入要体现“新、趣、活、简”,学习目标要真实科学,体现三维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

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框架下,设计完整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学自知。教师要走下讲台,在班内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思路、技巧,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教师结合教材需求和学生实际,科学划分学习小组,针对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以及学习中的困惑和不足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质疑、补充和纠正,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共享和知识体系的形成,这既是一个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过程。

4.自我展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完整通畅的表达才是课堂神来之笔。自我展示环节包括个人展示和集体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新内容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充分地展示出来。

5.训练拓展

课堂训练、知识内化是课堂双边活动的重点、难点和最终目标。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训练拓展环节中,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实际具有针对性的学案,突出重点点拨,特别是要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

6.自主测评

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达成检测是课堂教学不可缺的环节,教师要及时掌握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做出正确评价,进而查漏补缺,通过教师精讲使得课堂知识得到巩固。

二、模式要求及其做法

“四为主、六环节”教学模式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集中展示”的教学理念,坚持了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教师“后教”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教什么,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三,要明确教的方式。“后教”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自学环节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学与自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