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

2015-11-27张娜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牧童领悟词语

张娜

【教材简析】

《幸福在哪里》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劳动”中的一篇情节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经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找到了幸福,领悟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本文通俗易懂,重点在于理解“三个孩子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得到的?”体会“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含义。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广度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旨在追求“张扬学生个性,尊重主体表达。”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幸福无疑是吃好、穿好、用好、住好……而本文则告诉我们劳动是快乐的,是创造幸福的源泉。面对现在大多被娇惯的孩子们对劳动认知的缺失的现状,通过本课学习,在品悟文本的同时适度展开想象与语言表达训练,加深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与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与劳动观。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幸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通过劳动寻找幸福,感受幸福,升华对“幸福”与“劳动”的认知。

3.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与劳动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孩子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得到的?”并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深入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对比的写作手法;激发学生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与劳动观。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整体感知

1.板书“幸福”,每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幸福”这个词语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2.你现在幸福吗?幸福就请你们大声喊出来。

3.可是幸福能看得见吗?能摸得着吗?它到底在哪里呢?板书“在哪里”,今天我们就跟随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一起去寻找幸福吧!

4.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师相机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十年前、十年后)

【设计意图:由“幸福”两字引发对“幸福”的感性思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引出“幸福”到底在哪里呢?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集中其注意力。以十年前、十年后为两条线索展开对文本的解读。】

二、入情入境,精读课文

(一)十年前

1.十年前三位牧童是如何挖泉砌井的呢?请默读1~5自然段,和你的同桌合作完成以下问题(出示课件),然后小组汇报。

2.交流:(1)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砌井的?(第4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劳动的情形)(2)他们的心情如何?画出文中有关的词语、句子。(愉快、高兴极了、愉快、心满意足)老师带领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愉悦的心情。(3)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地如同镜子一般了,所以……)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这份快乐,齐读第五自然段。

3这时,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请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6~19段。

4.这里的“面面相觑”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你们演示给我看看。

【设计意图: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为十年后的相遇作铺垫,以自学为主,重点体会三个牧童挖泉砌井的心情变化。】

(二)十年后

1.在得到智慧女儿的指点之后他们各奔前程,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在当年挖泉砌井的地方相遇了,这里有什么变化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放音乐,教师示范朗读)听完了,这儿美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象,教师相机点评。

2.谁能用自己美丽的声音告诉我们这一切呢?(设计个人读、对比读、齐读)

3.十年前的三位牧童已变为强壮的青年,他们看到眼前的一切有什么感受?“他们激动地说,我们的劳动虽然不伟大,但是它带来多大的好处啊。”激动地说应当怎么说?随机点名让学生朗读,体会“激动”心情。

4.三位青年遵守了十年之约来到这里,他们该如何倾诉彼此的经历呢?请欣赏原生态表演《相遇》(音乐起,生表演)看了五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请你来回答:(出示课件)(1)三个孩子分别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得到的?(2)请你想象一下十年间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放飞想象,学生根据自己对三位青年的职业理解,说一说自己的体会)(3)幸福到底在哪里呢?

“我都听到了,你们的话已经证实:你们领悟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领悟”一词什么意思?如果给它换一个词语,你会选择哪些词语?带进去读一读,说说哪个更好?

教师总结:所谓“领悟”,一定是经过亲身实践所感受到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用心体会的感悟。十年前他们通过劳动挖泉砌井获得快乐,就已经找到了幸福,只是他们没发觉,经历十年的辛勤探索,才真正领悟了幸福的含义——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5.从文中找出十年前后变化对比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体会对比的用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十年后泉井周围的环境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朗读形式,感受变化之大,并感知三位青年此时的情感变化。学生自主的表演代替分角色朗读,再现三位青年对话情形,以想象来揣摩三位青年的可能经历,领会劳动与幸福的联系。让学生在圈画十年前后变化的句子,加深对“对比”表达方法的理解,为写作打下基础。】

三、联系实际,迁移拓展

1.同学们,三位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你学习这篇课文,是不是也对劳动、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了呢?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你眼中的幸福在哪里。

2.请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相机点评。

3.欣赏歌曲《幸福在哪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教师总结:幸福是什么?古往今来,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农民的幸福就是五谷丰登;医生的幸福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幸福就是桃李芬芳……幸福到底在哪里?幸福就在辛勤的劳动中,就在智慧的汗水里。

【设计意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实践运用。这里设计的写一写、说一说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会说会写,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听、说、读、写、思的人文素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提升。】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牧童领悟词语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牧童学画
容易混淆的词语
多么痛的领悟
牧童
寂寞的牧童
一枚词语一门静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