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流露 情感的碰撞
2015-11-27杨虎彪
杨虎彪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已经上过好多次了,每次,我都匆匆的看过教案,看教案上的什么方法最好,最能打动学生,然后就去上课。但今天上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之后,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不论怎样的方法,都比不上真情的流露、情感的碰撞所产生的效果。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中的好多语句勾起了我心灵深处的情感。我现在36岁,对父母来说,我是孩子。对我的女儿来说,我是一位父亲。当我课上读到季老写母亲去世时“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这段文字时,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父亲。今年端午节那段时间,我的父亲病重。那一天,姐姐打电话来说父亲昏迷,情况十分危急。当我赶到家里时,父亲连一口水都喝不下。我看到父亲躺在炕上痛苦地呻吟着,我怎么喊他都不给我答应一声,我泪流不止。我心里充满了悔恨。我都还没有好好地孝敬我的父母,我甚至可以说是个不孝子,两三个月才回家看父亲一次。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父亲能醒过来!我多么希望喊他,他能给我答应,我问他想吃什么他能告诉我。如果父亲就这样走了,我绝对不会原谅我自己。此时此刻,季老的“自己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抱终天之恨”这段文字又一次将我这段记忆唤起,甚至在上课时,讲到这里时,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对自己的学生说:“当你真正感到你还没有为父母做任何事,父母就已离你而去;当你真正无能为力挽救父母的性命时;当你无论怎么呼唤疼你爱你的亲人,他都不答应时,你的心里一定是悔恨的、留恋的。那种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才真正体会到不论怎样的方法都比不上真情的流露、情感的碰撞所产生的效果。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要用心地去寻找文本与孩子们情感碰撞的那个点。因为毕竟孩子们的经历有限,有好多东西他们的小心灵还感受不到。还是拿这篇课文来说吧!当我问学生:为什么“我”会如此怀念自己的母亲,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因为母亲去世了。学生的感情就停留在文字的表象上。当我课件出示了“母亲中秋节给我留月饼而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和“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当我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时,学生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了母爱。而当课到这里时,我作为一个父亲对我的孩子的种种爱也一一浮现在了我眼前。我给我的学生讲述了我如何爱我的孩子,我对孩子们说:“假如在吃饭时如果我看到我的孩子爱吃的东西时,我感觉自己就一点也不想吃了,只想看着我女儿吃。这就是一个父亲的爱。”我还对孩子们说:“我女儿的爷爷奶奶一周给自己的孙女留好吃的东西,有时候把东西放坏了都舍不得吃!”等等。在这样的讲述中也勾起了孩子们情感的共鸣。孩子们也纷纷说了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疼爱,课堂上一句句的真情流露也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了家人的爱。
因此,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地寻找文本与孩子心灵碰撞的那个点。小学生知识经验贫乏,对事物认识浮浅,情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课本中入选的文章往往具有丰富内涵,和学生的认识、情感都有一定的差距。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和文本如两条平行线,彼此前进,最终文本是文本,学生是学生,课堂设计的精彩没有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收获。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从学生兴奋点、关注点入手,找准文本中与学生情感碰撞的信息,充分挖掘,深入体会。学生年龄小,又是家里宝贝疙瘩,对爸爸、妈妈为自己的付出,很少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好吃的东西一个人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自己做事情理所当然,不理解外出打工的父母的心。学生的这些情形正是老师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想想自己,在读中谈谈身边的人和事,在读中进行比较,进行反省,进行内化,打通文本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文中的人物对话,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崇高的品质产生由衷的赞美和深深的敬仰,以此激励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投入,感悟深刻,课堂才有真情的流露、激情的碰撞,才会闪耀智慧的火花。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