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绘本教学

2015-11-27施婷婷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毛毛虫小猪指南

施婷婷

研究表明,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的阅读与书写准备中明确提出“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两个目标,它们分别是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来阐述。而绘本是用精彩的画面与少量简单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物,符合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绘本无非是早期阅读的主要载体,绘本教学是早期阅读的重要形式。在国际教育界,绘本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甚至有专家认为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幼儿的“人生第一本书”,绘本以它独特的多元价值已融入我园的教学。在《指南》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把握早期阅读实施有效教学,通过对观摩名师优质课、亲身实践等形式的不断探索,下面我就以绘本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

何为优秀的绘本?《指南》解读中就明确地指出:“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应当是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可以多维度地帮助幼儿在学习阅读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一本优秀的图画书,也为幼儿提供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整学习和运用的机会。”这段话也间接给我们提供了选择绘本的几项标准,然而优秀绘本又何其多,要如何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开展有效的早期阅读,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考虑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我还主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绘本。

1.兴趣——幼儿阅读的燃烧点

《指南》中提到: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我们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幼儿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来选择绘本。例如,在自由活动时间,班上有很多小朋友特别喜欢《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绘本,常常几个伙伴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原来“大便”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他们对之感兴趣,所以他们乐于积极地参加阅读,也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2.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幼儿阅读的升华点

每本优秀的绘本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但我们无法一一在活动中阅读,所以我会优先从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例如,有段时间,班上有几个幼儿到理发店染了发或烫了发,班上的幼儿纷纷闪烁出羡慕的眼神,而《白羊村的美容院》正是讲述着白羊村的白羊在潮流的驱赶下,改变自己的发色和发型,最后看到隔壁村的白羊们犹如白云般的羊毛之后,它们才猛然发现原来的白色才是最真、最美、最时尚的颜色。通过对《白羊村的美容院》的学习,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的自己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自己。又如,我们班有较多的幼儿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而《小猪变形记》讲述一只无聊的小猪通过各种办法变成其他小动物,在每次的变形中,小猪发现当别人是件累人的事,到最后才发现做自己是最快乐的。通过这个绘本,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通过绘本内涵价值来改变幼儿的缺点,把原来“简单”的阅读变得更加不同。

二、选择切合绘本内涵的指导策略

1.以启发式引导策略推动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表达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启发性的提问和及时的追问,可以引导推动幼儿去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想象,并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观察——开启阅读的钥匙

绘本的画面不仅唯美精致,而且每幅画面都蕴藏着一定的信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揣摩图像符号,理解绘本所阐述的故事。所以观察画面成了幼儿阅读的基础,是打开绘本大门的钥匙。然而,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我们可以通过适宜的提问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例如,绘本《狮子卡卡》,当变成其他的狮子卡卡恢复原貌时,教师通过“这时,狮子卡卡突然现出它的原形,其他小动物怎么了,它们做了什么动作?”“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等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动作和表情,以此了解动物的心情。

(2)猜测、想象——提高阅读的兴趣

《指南》中又指出应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想象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大胆地猜测和想象,以此来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例如,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封面解读,教师通过“你们觉得小鼹鼠头上的嗯嗯会是谁的呢?”幼儿大胆猜测、想象,答案多种多样,兴趣浓厚,接着让他们通过阅读来验证他们的答案,把兴趣点延伸到整个活动中来。又如,绘本《谁咬了我的饼》讲述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很累就睡着,可是等它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通过绘本这句简单的语言,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测,又以“小猪会怎么做呢?”的提问,引导幼儿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3)表达——展现阅读的效果

幼儿只有表达出来,我们才能知道幼儿是否“读懂”,幼儿的表达又基于教师的提问,同时教师又通过提问来提高幼儿口语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提炼到书面语言、文学作品语言的表达。在阅读中,我主要是通过不断地追问,让幼儿不断地完善表达以最大限度地展现阅读的效果。例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当到了“星期六”的画面时,我先提问“到了星期六,毛毛虫又吃了什么食物?”这时幼儿们只是简单地描述到星期六,毛毛虫吃了蛋糕、棒棒糖、面包……接着我又开始追问:“毛毛虫吃了这么多种东西,那谁能准确地说出每种东西毛毛虫都能吃多少?”通过这一提问,幼儿就要用量词来表达每种食物的数量,接着我又继续追问:“这些食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幼儿就用了很多特别好听的词语来形容食物的样子。最后教师再用完整、成熟的语言来引导幼儿感受和模仿,使其口头语进化为书面语。

2.以多样的阅读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单一的阅读方式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只有多样的阅读方式才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多样的阅读方式主要表现为:(1)在一个活动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如采用了集体阅读、自主阅读和小组阅读;(2)不同活动阅读方式的不同,如有的活动先自主阅读再集体阅读,有的活动先集体阅读再自主阅读,有的是亲子阅读等。

三、选择符合绘本内容的感知体验活动

1.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和动作演绎来再现绘本内容,可以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也能让幼儿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例如绘本《拔萝卜》,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合着“嘿哟,嘿哟……”的语言节奏,“用力”地拔萝卜,更能让幼儿感受到阅读体验的快乐。

2.游戏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进行,“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绘本的乐趣,感受到绘本蕴含的价值。如绘本《谁藏在哪里了》讲述的是一群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捉迷藏”的游戏,更会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又如,绘本《彩虹的尽头》讲述獾和狐狸寻找宝贝的故事,一路上他们发现对于每个人来说宝贝都是不同的,直至最后它们发现它们的宝贝是对方——珍贵的友谊,在活动最后环节就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每个幼儿都去找他的好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告诉对方这一情感。

3.绘画创编

《指南》中指出“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和“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绘画创编无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幼儿改编故事情节,也可以让幼儿续编故事结尾等,通过绘画创编的形式,也让幼儿感受到绘本的乐趣。例如,绘本《小猪变形记》,可以让幼儿改编小猪变形的动物,在这过程中需要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如科学领域——幼儿要知道其他的动物特征和本领,艺术领域——幼儿绘画的技能等,在创编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再次体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本领,做自己最快乐的心情。

朱永新先生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宽度。”有效的绘本教学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握好绘本的选择,提高指导策略和给予幼儿多样的体验活动。

参考文献: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毛毛虫小猪指南
毛毛虫,动起来
好饿的毛毛虫
毛毛虫和蚕
可爱的毛毛虫
可爱的小猪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