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课堂上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015-11-27刘人瑛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构建师生关系小学语文

刘人瑛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转换角色,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即要通过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关系;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变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单向尊重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双向沟通,逐步建立起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氛围,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动力和平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师生彼此尊重、互相信赖、紧密合作,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增进师生间更充分的互动、交流、沟通,保证师生均以最佳状态融入教学与学习中,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改教师角色为促进者、引导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对象和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但绝不是灌输者,要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则要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促进者的角色,起到引导、点拨、鼓舞、激励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改教师单向灌输为师生高效互动、互教互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权威性”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是模式化、机械化的,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僵化“生产线”上培训出来的学生,必然是难以谈及积累语文素养和锻炼主动思维能力的,尤其是对于各种思维方式正处于培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甚至可能波及其今后的长远发展。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互教互学、互评互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

四、改变教学评价方式,通过民主、多元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效果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考试成绩往往是最主要的指标,经常出现偏颇、不全面、欠客观的情况,不但起不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正确学习导向的作用,还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有时还会助长学生的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所以,应发挥出评价这一教学手段的教育作用。一个有效的评价系统,不仅教师能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学生之间也可以互评,学习成绩也不应为唯一评价指标,而应建立起涵盖听、说、读、写、用等语文能力的全面评价体系,甚至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定制”个性评价体系。而且,这种民主的评价方式会帮助师生间建立和增进信任,营造出良好氛围,能帮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我矫正和不断成长,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构建师生关系小学语文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