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视野·风向标
2015-11-27易凌启
易凌启
10月16日晚,随着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和芭蕾舞剧《长恨歌》在上海文化广场和上海大剧院的同时上演,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艺术节参演中外剧节目共46台,其中,境内25台、境外21台,展览共10项。参演剧节目中,原创与首演占整体演出剧节目的45%,为历届之最。
戏剧艺术向来是艺术节中的重要元素。现在,让我们聚焦一下本届艺术节中的戏剧作品,看看有何特色亮点。
题 材:紧扣时代的主旋律
201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的艺术节上,我们看到了大量与抗战有关的主旋律作品,戏剧方面尤为突出。国家话剧院的话剧《中华士兵》、无锡歌舞剧院的舞剧《金陵十三钗》、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祖传秘方》、吉林省京剧院的京剧《杨靖宇》、上海长宁沪剧团的沪剧《赵一曼》、上海恒源祥戏剧发展有限公司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等先后在艺术节中上演。
纵观这些抗战作品,有两个趋势。一是英雄人物不再只是高大上的“机器”,而是有情感甚至是有缺陷的人;二是不再只限于“宏大叙事”的视角,而是选择了平民、小人物的视角来讲述这场伟大的战争。这两点使得主旋律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显得不再高高在上。不过这些作品大都有一个不足,即着重刻画了正面人物,而对反面人物的塑造过于雷同和符号化。
在这些戏剧中,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尤为亮眼。它担纲了本次艺术节开幕演出,这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有史以来第一个担任开幕演出的中国民营剧团。对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透露了其中的缘由:以遴选的人员看来,《犹太人在上海》的题材不仅基础扎实,专业精湛,更拥有国际视野和全世界各民族都能理解的大爱情感,具备了“文化走出去”的潜质,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本土原创音乐剧作品。同时,该剧由“恒源祥戏剧”这个民营院团创制,更是体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优秀成果,艺术节举办以来,出现首部由民营院团创作的开幕大戏,这是文艺改革新风吹动百花齐放的最好例证。除了这些直接描写抗战的作品外,本届艺术节另有一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品与之呼应。例如,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新编历史剧《屈原》、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大汉苏武》、台州乱弹《戚继光》、上海沪剧院新编沪剧《邓世昌》、河南豫剧院现代豫剧《焦裕禄》等。这些作品不只是一个个英雄传奇,而是一记记鞭策、一声声警钟、一个个榜样,让人不忘历史,审视当下。
历届艺术节中,名团名作都是亮点。此次艺术节,在戏剧领域也不乏名团亮相。
萨尔兹堡木偶剧院首次来沪上演引起了不小轰动。这个木偶剧团可非同寻常,它创立于1913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木偶剧团之一。电影《音乐之声》中家喻户晓的木偶片段《孤独的牧羊人》,其灵感便是来自于萨尔兹堡木偶剧院。该演出甚至成为了奥地利旅游的标志之一。此次上海首演不但引起了孩子们、《音乐之声》爱好者们的追捧,也吸引一大批戏剧界业内人士前去观摩学习。
然而这次艺术节中,“最出风头”的戏剧院团还数中国国家话剧院。在艺术节期间,国话带来了“中国国家话剧院2015上海演出季”(上海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2015全国演出季”中规模最大、场次最多的一站)。7台风格迥异的演出让沪上观众过足戏瘾,其中4台演出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亮相。这四台演出分别是查明哲导演的《中华士兵》、王晓鹰导演的《红色》、黄盈导演的《枣树》以及中文版《战马》。它们从不同程度体现了国话“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的制作标准。近年来,京沪两地的戏剧交流愈加频繁。无论是北京人艺还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作品都受到了上海观众的追捧。继去年,国话带着5部作品在艺术节期间来沪演出,今年又是一个七连击的组合拳挥向上海。这一现象不仅是一种商业供需的体现,也反映了两地艺术上的互动。
彼得·布鲁克的新作《惊奇的山谷》是今年艺术节上一部重量级的戏剧作品。彼得·布鲁克的大师地位已毋庸赘言,其《空的空间》一书影响了无数戏剧创作者和爱好者。2012年,林兆华请来了彼得·布鲁克的《情人的衣服》,大师的舞台作品首次在中国上演,一时轰动。三年后,上海国际艺术节又请来了大师的一部新作《惊奇的山谷》。本有传言,90岁的彼得·布鲁克将亲赴上海,可惜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让许多上海戏剧人感到遗憾。然而大师未到,其作品还是带来了震撼。回忆,联觉,味道,色彩,数字,音乐,这一系列与脑神经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元素通过三位演员和一位乐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在布鲁克行云流水般的戏剧语言中铺陈、跳跃,构成了一幅又一幅思维空间的奇观,激发了观众无穷的想象力。
虽然话剧迷们遗憾地错过了西方大师本尊,但许多“昆虫”们却目睹了他们钟爱的“熊猫”们在上海舞台上的一次集体亮相。这也许将成为他们最后一次集体亮相,所以尤为珍贵。
10月31、11月1日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了“大师版”《牡丹亭》。17位昆曲界七旬上下老艺术家齐聚一堂,联袂演出。这些老艺术们被誉为“熊猫”,堪称国宝。2014年,18位昆曲老艺术家的大师版《牡丹亭》在北京首演。开票不到两小时,两场2000多张票即告售罄,创下了戏曲演出票房纪录。此次演出,根据老艺术家的身体情况,人员有所调整,但依旧一票难求。在戏迷眼中,这些“熊猫”的演出“看一场少一场”,何况又是如此“空前绝后”的“熊猫聚会”。从这些老艺人的身上看到的不只是精湛的表演,更是历史,是一种艺术传承的精神。
自2012年起,上海国际艺术节设立了“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 (以下简称“扶青计划”)。2013年,艺术节又和上海戏剧学院合作举办了“青年艺术创想周”(以下简称“青创周”)。如果说参演剧目是艺术节的“主板”,那么这两个项目就构成了艺术节的“创业板”。从某种程度,其透露了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势。
还是聚焦其中的戏剧作品。在今年“扶青计划”14个项目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其中并无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戏剧作品。其中6台舞蹈作品、6部音乐作品、2部装置剧场作品。话剧戏曲作品去哪了?难道青年艺术家们对戏剧失去兴趣了?仔细分析下,其实不然。戏剧元素只是被融入到了其他艺术之中,你可以称之为跨界,或剧场艺术。例如在6部舞蹈作品中,就有《霸王别姬》、《双下山》、《青衣》等三部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戏曲元素。在音乐作品中也有由戏班乐队创作的音乐电影《斩·断》,京剧音乐与现代音乐做了大胆的融合。而马俊丰的多媒体互动科幻剧场《朝闻道》虽被艺术节归为音乐作品,但其音乐表演中有着不少戏剧表现手法。至于两部装置剧场作品创造出让观众一边感受浸没在装置艺术,同时又可以观赏剧场表演的多重感官互动剧场体验。
而在本届“青创周”中也不乏这样的跨界、剧场艺术。例如:多媒体电玩音乐剧场《柯基托斯2.0》、瑞典多媒体独角戏《朱丽小姐》、讲故事剧场《雪夜》等。这些作品已经无法用传统的戏剧概念加以限定,甚至有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艺术之间的跨界,而是探索科技与舞台艺术之间的结合。
这种突出“剧场性”的特征反映了当代青年艺术家们的审美趋向。一方面来自罗伯特·威尔逊、皮娜·鲍什、寺山修司、托马斯·奥斯特玛雅、凯蒂·米歇尔、彼得·斯丛狄、汉斯·蒂斯·雷曼等东西方剧场艺术家、理论家的影响。特别是雷曼《后戏剧剧场》的翻译引进,对70后和80后的青年艺术家的戏剧观产生了重大冲击。剧场越来越成为了他们的关注点。
另一方面,“扶青计划”一直力图通过自身平台,把这些青年艺术家作品推向国际舞台。至今,三十多个国家的艺术节总监、剧场经理、经纪人、制作人观摩了演出。其中多位青年艺术家的多部原创作品已经被推送到了德国贝多芬音乐节、线圈艺术节等国际艺术节上参演。这种助推也对作品的国际视野提出了要求。青年艺术家与国际戏剧发展的潮流有了更密切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