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11-27周毅刚
□周毅刚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已经成为快节奏、多竞争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现象。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转型,目前也正处于工作倦怠的高发时期。国外相关研究也发现:工作倦怠现象多发生在服务行业的职业中,如教师、医护人员等[1][2],其中教师作为工作倦怠已经被众多国内外学者列为研究重点[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与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工作状态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工作倦怠情况会对个体的自身身心状况及其所在组织或团体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产生焦虑、沮丧、慢性疲劳、离职意向高等一系列负面影响[4][5]。2005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5 个行业中,高校教师的倦怠指数位居第三,仅次于公务员与物流从业人员[6]。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社会都有许多消极不利的影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既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又有碍教育质量的提高,势必影响当下教育教学的进程。因此,对于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给予关注,对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高校教师为调研对象,对其工作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差异检验,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河南省12 所高等院校的600 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选用马氏《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I-GS)(李超平等翻译和修订)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测评,量表均为常用测查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 份,回收问卷550 份,回收率为91.7%,其中有效问卷515 份,有效率93.6%。数据采用SPSS20.0 进行差异性分析和信度检验,经检验两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 以上。
二、河南省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个体差异性分析
(一)性别差异性分析
由表1 可见,河南省高校师资队伍中,男女教师在工作倦怠总分和3 个因子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男教师在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工作倦怠总分上的平均分都高于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得分低于女教师,也就是说高校男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比女教师表现更为明显,工作满意度不及高校女教师。这一结果与一项已被确定的“女性的工作倦怠分数高于男性”的研究结果不一致[7]。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社会一般对于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且男性更容易接受富有冒险性的工作,加之其自尊水平相对较高,从而一成不变的教学会促使其产生倦怠心理。另外,男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不如女教师更具有亲和力和耐心,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更多地表现出对学生的冷漠和疏远,因此人格解体程度就自然高于女教师。
表1 性别差异性分析统计表
(二)教龄差异性分析
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无论总分还是3 个维度均大致呈现"∩"型,峰值大多出现在工作6-10年的教师群体,除低专业效能因子的峰值出现在职业生涯的11-15年外,其他因子的峰值均出现在教师职业生涯的6-10年,并且在总分和3 个因子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两个因子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工作2年以下的年轻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工作3-5年、11-15年和15年以上的教师,对工作满意度最低的仍然是工作6-10年的教师,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可见,无论是从工作倦怠这一消极角度还是从工作满意度这一积极角度看,教龄在6-10年的高校教师工作状态都是职业生涯最差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教龄在6-10年的教师,长期的从事同一模式的教学,以及家庭生活中负担,导致其精力分散,从而产生倦怠心理。
(三)职称差异性分析
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倦怠总分和3 个因子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种显著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中高级职称教师与那些没有职称正处于实习期或刚刚走上行政岗位的青年教师的比较之间,很显然无论是那些没有职称的实习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行政岗位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于全新的工作他们充满着憧憬和希望,满怀热情和激情,与那些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老教师相比,他们的工作倦怠程度必将优于那些老教师。而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仍然是没有职称的实习教师和刚刚走上行政岗位的青年教师对工作的满意感更高。
(四)学历差异性分析
不同学历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可以清晰地看到,本科学历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况最严重,其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因子得分最高,但低专业效能因子得分最低;博士学历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但低专业效能感得分最高。另外,博士学历的高校教师虽然工作倦怠程度较低,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是最低的。本科学历的高校教师,通常都是稀缺专业或者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而且担当着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并不精通的科研工作使他们感受到不能胜任感和挫折感,加之教学经验的缺乏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他们更容易体验到疲劳和倦怠,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于这批教师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期望,因此他们可能对自己产生更多积极的评价,个人成就感就高,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就更高。博士学历的高校教师,多数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高校教师如鱼得水,可以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能,工作科研更具激情和热情,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他们所愿,往往由于自身期待值过高,导致自身没有成就感,工作满意度不高。
(五)工作类型差异性分析
表2 工作类型差异性分析统计表
由表2 可见,不同工作类型的高校教师在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课教师工作倦怠程度最低,双肩挑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教辅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最低,技术课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高。因此,我们应重点关注高校教师中的两类人群,一类是双肩挑教师,一类是教辅人员。过多的行政事务和教学任务使双肩挑教师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另一方面,当今高校中的教辅人员,大多为学历较高的青年教师,由于自身所学专业无法全面的施展,大量繁琐的学生工作令他们身心俱疲,因此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
三、结论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在性别、工作类型、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龄、职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重点关注教龄在6-10年的、中高级职称的、未婚的高校教师。
[1]Harden R M.Stress,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Isthe swanexhausted Medical Teacher[J].1999,21(3):245-247.
[2]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J].2001,52:397-422.
[3]Boyle GJ,Borg M G,Baglioni A J.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 stres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65:49-67.
[4]Ayala Maslach,Pines.A Psychoanalytic-Existential Approach to Burnout Demonstrated in the Cases of a Nurse,a Teacher,and a Manager[J].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2,39(1):103-113.
[5]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EB/OL].www.chinahrd.net,2005.
[7]裴利芳,王燕妮.工作倦怠的因素分析与研究发展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