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
2015-11-27郝悦
郝悦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细说资产闲置浪费现象、资产使用效率低,以及管理松散、家底不实、账物不符。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有资产管理制度但执行落实不到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难以统一。笔者的论点是按国家制度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资产管理,转变观念推动国有资产合理配置,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加强学校网络资产核算和设备监督职能,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管理 问题 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地说,就是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是优化国有资产结构,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维护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一、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难以健全。高校的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付给学校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的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的,都是国家所有的资产。主要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的资产等。由于我国高校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其资产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三权分离。如今,高校的国有资产大多由资产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图书馆、各院系、产业部门、后勤部门等多头管理,产权不明晰、运行机制不顺畅、管理权分散等问题比比皆是,财务部门只负责资金的核算,而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能被弱化。这就造成了管理上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如:某些管理上会出现交叉,同时又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相互脱节,管理不到位等。购入计划的真空,难免在日后的资产管理方面跟不上。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财政拨款的公有办学体制和投入机制,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不讲效益、不计成本的观念,国有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盲目或重复购置现象严重,个别部门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意识,难以保证高校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闲置浪费严重,资产使用效率低。自进入21世纪,各高校都在高速发展,大量扩招、整合兼并、土地置换、改造扩建等方式,均不同程度上扩大了高校规模,增加了资产。高校在改扩建的同时,也力求上档次,办公楼、教学楼要豪华装修,体育场馆设施要先进。一些部门各单位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上项目、上设备,你贵我比你还贵,设备购入相互攀比,要求不断加码,设备购置要求必须是最先进的,功能要多多益善。但这些设备实际上无论是经济功能,还是实体功能,使用的效率都极为低下。一些高校各院、系、部占有使用的资产,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运用,加之高校每年的寒暑假,在此期间设备闲置,无人维护,减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3.管理松散, 家底不实,账物不符,基本操作不到位。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的种类、数量不断地增加,金额日益扩大,国有资产额度飙升。国家拨付的或高校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归高校占有,如赞助的资产、捐赠的资产;还有高校的院、系、部对此类资产没有及时地全部进账,一部分放在部门内部使用,形成了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资产的具体使用部门,在处置资产时也不经过单位领导和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单位不按规定期限进行资产清查。设备因长期闲置造成功能退化,毁损、报废而得不到及时清理,不能及时地保养、检查。所购的设备清单与实物不符,资产公购私用或变为私有财产的现象也有发生。这些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产账物不符。要管理好这些资产,就必须对这些部门的资产按种类、用途、形态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实。但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局面是:管理部门多头化、管理标准多重化、管理权限复杂化。一些已经报废淘汰的资产未能按规定的文件执行报废,已经竣工使用的基建工程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和验收。资产确认不及时、计量不准确、记录不完整等管理上的问题,这显然与当初学校国有资产投入的预期目的有较大差距。
4.资产宣传不到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高校资产购置大多都是国家拨款,使用中不用计算盈亏,也不用计算提折旧,只要把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即可。高校的个别领导及员工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多少都存在意识不到位的偏差。高校只注重向上级打报告要钱,购置资产,却不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对资产的购置、入账、领用、归还等管理落实不到实处,手续也不全,以及国有资产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占用。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资产管理上存在着较大的纰漏。
5.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难以结合。高校现存在一个通病,就是预算是一回事,而实际支出是另一回事。这不仅影响着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制约了公共预算改革的深化。难点主要有:(1)公用经费预算多家抢占,利益均等,不能够科学化;(2)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不到位,部门预算无法体现资产收益,资产管理部门缺位;(3) 预算安排缺乏翔实的基础信息。资产管理信息体系不到位,使资产的增量配置与存量管理之间信息不对称,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之间资产信息渠道不畅,致使预算安排缺乏准确的基础,难以有效地控制,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和超标准购置。
二、 按国家制度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1.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资产管理。目前国有资产还存在多头管理的现状,要建立一套“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三级管理体系。国有资产一级管理机构是党委领导国有资产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国有资产二级管理机构为国有资产管理处和计财处,分别从物权和资金两方面管理全校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三级管理机构为资产的使用部门直接管理与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良性运转,使国有资产处于有效监控之中。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完善国有资产从计划到购置、从验收到保管、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转变观念,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首先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相关部门配合,广大教职工大力协作,不仅重视国有资产形成,也要参与管理和监督,要重视资产形成后的保值、增值、效益的提高。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也要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把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到学校教学、科研和产业等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只有全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3.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资产清楚才能保障资产完整。清楚资产是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举措,通过清产核资,可以全面摸清学校各部门资产的入账情况、资产取得方式、新旧程度,以及使用效率等情况。这样才能更好掌握学校设备资产的使用效益及资产管理的真实状态,为加强和促进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学校网络资产核算和设备监督职能,实施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如今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网络,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的又一发展。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技术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预算开支,加强对设备使用情况和效益情况的管理监督检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校园网、局域网等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使之各部门及时网上登记,掌握财产变动状况,避免重复购置,合理组织闲置资产的调剂配备。
5.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配置标准进行资产购置。国家资产管理《办法》总则第四条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所以,高校申请用财政资金购置资产,必须先制定资产购置计划,并将资产购置计划纳入部门预算。单位应严格按预算和政府采购办法来购置资产,并建立预算监督机构,监督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是根据资产管理部门统计资产的存量、资产的配置标准、用户单位工作需要等实际情况,进行拨款。进行资产配置时,要严格按照配置标准进行配置,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严控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已制定了资产配置标准,按规定标准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没有标准的,由省财政厅和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部门制定的资产配置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将视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每年做适当地更新调整。
综上所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对高校今后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国有资产的管理观念,树立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路,切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以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