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 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2015-11-26孙聚成

中华儿女 2015年18期
关键词:龙场心学王阳明

孙聚成

细风吹过,一簇簇竹子微微摆动。一位少年静静地伫立在竹子旁边,看竹子的形态,想象竹子能够代表的世界,以求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不分昼夜地全力“格竹子”,日夜沉思,但是毫无所得。整整七天之后,少年因劳累过度而病倒在竹子面前。

这个少年,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的开山祖师和至圣先师。

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罕见的伟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王阳明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15岁那年,他携带童子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初具经略四方之志。28岁那年,王阳明考中进士并步入仕途,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的心学历程,是在一步步磨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在百死千难的惊险中历练而来的。1505年,作为京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大磨难。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王阳明被廷仗四十收监,并贬谪至穷山恶水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出行路上,他被刘谨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的学说:心学。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从守仁格竹的失败,到龙场悟道的成功,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初步建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三大核心理念也逐渐清晰。

王阳明认为,世间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这就是“心即理”。这个命题还有一个补充命题:“心外无理”。王阳明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他的学生徐爱问他如何理解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答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这里,王阳明所说之“理”可理解为道德之理,因为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确只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物上。

王阳明与朋友出游,曾偶遇一株山间花树,朋友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天地之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内因决定外因,内心决定人生的高度。人之真正的强大来自内心,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正如王阳明所赋诗云:“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当人的心灵已磨炼得没有一点浮躁之气,虚灵无滞,不论碰上什么样的风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地融入生活。

王阳明心学的第二个核心观点便是“知行合一”说,这也是他一生的“立教宗旨”。

朱熹的观点是“知先行后”,认为先经过“格物”而“致知”,才能获得知识。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观点,反对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为,尤其反对言行脱节、只说不做的学风。他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要在实践中磨炼,要言行一致,要表里一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门教人做圣贤的学问,因此,致良知是心学的第三个核心要素。

致良知就是做圣贤,是心学的最终目的。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蔽,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任何邪思枉念,都能消融。

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阳明心学所主张的最重要一点便是“存善去恶”,就是要做到时常省察克制,更要时时发现自己心中生出来的“恶”。一旦发现有“恶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在日积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

嘉靖六年,56岁的王阳明奉旨前往两广平乱。临行前,他召唤门下两个重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天泉桥上,进行了他最后一次课业传授,并留下一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吟罢,王阳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离去,这就是史称的“天泉论道”。此次讲说,也留下了王阳明的又一句名言: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正如王阳明所讲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无恶自然也就无善;没有善恶自然也就没有了私欲,一个人若是没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这样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作为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实现了自己由普通人到圣人的超越之途,为后世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变数。他用自己的信心、毅力与执着,坚持不懈,坚定不移,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终成一代宗师,名垂千古。

王阳明兼有统军征战的豪迈性格和精神修养上的哲人气质,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惊人的指点方式使人顿悟,这种性格使他极富创新精神。作为一位军事天才,王阳明师出无门,却独具谋略,娴于兵法,创造出诸多军事奇迹,一生军事上从无败绩。他曾经创造不费朝廷一兵一饷,平定叛乱的奇迹,仅用35天就击溃了数万叛军,将兵家权谋上升到“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王阳明一生宦游他乡,行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具有朝廷命官身份的王阳明也非常称职,每到一处都办书院,推行教育,教化百姓,激发百姓身上的“善”,用尊重百姓的疏导方式进行治理,他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会为当地的政治未来及民众生活长久安定而殚精竭虑。

嘉靖七年十一月,在远赴广西用招抚的方式平定边民之乱后,王阳明走完了57年既坎坷又无限光明的人生道路,逝世于江西南安大余一个叫青龙铺的地方卧船中。临终前,他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生感慨。

在繁忙的军旅生涯中,王阳明也不忘向学生、朋友们讲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38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心学兼收并蓄,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这正是心学的精髓:以内心为趋光的主导,以逃离教条为范本,强调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理性潜能和感性力量,终成圣人。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他们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直到现在,王阳明的心学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浮躁现实中,最后的一剂心灵解药。

猜你喜欢

龙场心学王阳明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