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考县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2015-11-26王彦辉王艳红
□王彦辉 □赵 峰 □王艳红
(1兰考县水利局;2开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 兰考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兰考县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兰考部分河流,注入兰考地下水,使兰考的河流及地下水质污染加重。地下水污染影响评价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主要工作,能科学地评价地下水,正确地判定地下水水质状况,及时地发现地下水是否被污染,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有效防治措施,对今后的水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兰考县地下水由于受地质结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污染较为严重,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硬度、氟化物、硫酸盐、铁、锰等较高。
兰考县地下水埋藏较浅,因此水质易受人为活动或者其它因素影响,原因如下。
2.1 自然原因
雨水冲洗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会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受地质环境所导致的地下水污染。
2.2 人为原因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及农药的利用和流失量的增大,会使得一些未被分解的农药和未被植物吸收的肥料通过径流带入地表水下渗,或通过土壤直接下滲,最终污染地下水。
工业生产污水处理不达标、偏远城镇或乡镇工业污水未处理等,将污水乱排或偷排至路边沟或水塘,下渗污染地下水。
勘探或采矿过程中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当,引起含水层之间的沟通,从而使不同质的水发生混合,同样也能造成地下水水质的改变,污染地下水。
生活污水乱排放下渗污染地下水。
2.3 天然因素
兰考县地下水许多种对人类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对人类不构成威胁,但人类的行为活动打破了这些元素稳定存在的条件,使这些元素或者是其化合物超量释放出来污染地下水。
3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收集兰考县境内74眼不同含水岩层组水井的水质资料,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根据不同含水岩层组水井的分布情况,对地下水中矿化物和有机物等一些有害物质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兰考县不同含水岩层组水质分别进行检测评价和影响分析研究。
单项组分法只能代表一种污染物对水质污染的程度,根据单一因子来评价水质污染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水质整体污染程度。该方法计算简便,并且能通过评价结果直观地反映水质中哪一类或哪几类因子超标,同时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区域。但是由于是对单个水质指标进行独立的评价,因此得到的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地反映地下水质量的整体状况,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偏差。
鉴于单项组分法评价体系的不足,为了能综合反映被评价水体的总体质量,实际的地下水质评价工作中常采用将单项组分法评价结果综合起来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水质的综合评价来反映地下水水质的整体情况,既有全面性,又有综合性。
根据实测浓度按照标准进行单项组分质量类别划分,对各类别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选用国标F值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
根据F值规定划分地下水水质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优良(II类)”、“较好(III类)”。
4 兰考县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
兰考县地下水中肉眼可见物、浑浊度、锰、氯化物、砷、硫酸盐、溶解性固体、总硬度、氟化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都有超标显示,其中细菌总数超标率最高;依次是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固体、氟化物、氯化物、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铁和砷元素超标率较低;而其它元素均未超标或未检出。
兰考县地下水达标(优良、良好、较好)水质在检测井总数中占39.20%;而超标(较差和极差)水质占检测井总数的60.80%。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等人为活动影响比较敏感,瞬间变化大,瞬时检测超标率高影响其代表性,但也基本表明该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达标(优良、良好、较好,即I类、II类、Ⅲ类)的检测井主要分布在埋深>300 m的地下水中,而埋深<300 m的水质处于较差和极差(IV类、V类)水平。
兰考县地下水中浑浊度、铁元素、锰元素、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化学耗氧量、氟化物、硝酸盐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评价指标都具有较明显地理分布规律,各评价指标随着评价点地理位置的变化出现递变。地下水中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锰、铁、砷等评价指标超标或含量较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当地的地质环境所导致的;地下水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人为原因。
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兰考县地下水水质评价分析,充分了解兰考县地下水水质现状,为今后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减少因盲目取水造成的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浪费,达到有效保护地下水环境的目的。可采取一定防治措施:一是建立水质检测网,加强水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三是加强地下水保护;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五是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六是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力度;七是建立联合生产体系;八是要严格控制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