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国际预科,培养批判性思维

2015-11-26张家瑜编辑方怡君摄影白舒元

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预科批判性大学

实习记者_张家瑜 编辑_方怡君 摄影_白舒元

上国际预科,培养批判性思维

实习记者_张家瑜 编辑_方怡君 摄影_白舒元

预科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鼓励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和评价,养成独立判断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

2015年6月13日,在英孚教育举办的学生和家长分享会上,来自英孚英国牛津校区的教师Kedar Malik表示,大多数中国学生和家长存在思维误区,误以为预科就是单纯的语言课程。

实际不然,预科即大学基础课程或桥梁课程,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海外高中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国外的学习方式。预科课程的课程设置更贴近西方教育模式,是一门培养国际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

预科课程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不断的头脑风暴练习实现的。

批判性思维训练是进入国外大学的第一步

预科课程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不断的头脑风暴练习实现的。Kedar Malik解释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过程:“首先,提出一个个人赞同的观点,完成论述过程;然后试着想象自己不赞成这个观点,完成与刚才相反的论证。学生通过反向推理、论述,学会从两个角度看事物,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 Kedar建议道,学生还可以针对同一条新闻不同国家报道的侧重点进行分析,“不要一味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要学会通过素材的不同角度对比,以及自己的客观分析得出结论。”

为了让《留学》家长会的学生、家长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更加具化,英孚教育海外部的留学顾问张笑然分享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比如你问煤炭是黑的还是白的,大部分中国学生会直接告诉你,煤炭是黑的。而国外的学生会去想有没有条件,比如煤炭如果是烧完的,那就是白的。而在正常情况下,煤炭是黑的。这是中国学生很少能主动地思考出来的。”张笑然同样认为,批判性思维需要经过大量练习从而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预科学习也是一个培养思维的过程。”

国外大学所推崇的批判性的思考模式,并不强调观点的对错,只看重论证过程是否成立。Kedar 补充指出了三种常见的错误论证,“一是循环论证,忽略问题原始的出发点;二是个人偏好论,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人,就推论出他的某个观点是错误的;三是将相关性等同于因果性。”

预科学习有助于提前了解大学专业

为了帮助中国准留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英孚教育针对16周岁以上的学生和成人推出了不同种类的海外预科课程,“英孚在海外设有校区,预科课程是直接在学校进行授课的。学生只要顺利完成课程并保证90%以上的出勤率,都能直接入读国外大学。但对接到什么水平的大学还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定。”张笑然介绍道,英孚已与15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25%的学生能够入读英国TOP20的大学。

“英孚提供的预科课程面对全世界招生,中国包括港澳台的学生比例在15%,还有来自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国际化很高。”张笑然告诉《留学》。

对于中国学生和家长对预科普遍存在的“偏见”,张笑然指出,并不是只有语言能力不足的学生才会上预科。“我们会具体地分析每位学生的成绩,一般中国学生写作或者口语会低一些。如果写作仍以中国思维模式为主,虽然通过写作强化课程可以短期提分,但进入大学后就会出现问题。这样的学生最好先读预科。”预科就像进入大学前的“垫脚石”,将来的大学生活会因此更加顺利。

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方向并不确定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预科学习发现适合自己的专业。在英孚教育提供的预科课程中,还包括商学、心理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各类专业选修课。张笑然认为,对于部分不以学习语言为目的的学生来说,预科更多的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以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规划,进行职业选 择。

猜你喜欢

预科批判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跟踪导练(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