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民族行
2015-11-25小豆
小豆
嗡嗡嗡,快乐的小蜜蜂嗡克今天带领大家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普米族聚居地,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
看,普米族的村落大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据当地朋友介绍这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的。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可以炊(chuī)烟相望,鸡犬相闻。各家又自成院落,互为邻里。
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一般长6.5米、宽3米,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qíng)天柱”(普米语称“三玛娃”),被认为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léng)房子”或“木垒子”。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门朝东,靠门右方为火塘,用土石砌成,称上火塘。两边搭宽约70厘米的木床,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在正对屋门的后墙下砌一与房屋等宽的大床,高约70厘米,上铺木板。在大床的中央再砌一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烧水做饭之用,习惯称下火塘。周围设铺位,左为男铺,右为女铺,供全家人起居之用。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miǎn)语族羌(qiāng)语支。尽管普米族居住地分散,但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这表明普米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聚族而居、繁盛发展的时期。尽管拥有自己的语言,普米族人在与周围民族和睦相处的交往过程中也掌握了多种民族的语言。普米族男子普遍会说汉、白、纳西和藏等民族的语言。普米族没有流传至今的文字,仅发现有一种处于文字前身状态的刻划符号。
在普米族家庭内,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平时可坐在旁边烤火、聊天、唱歌、睡觉。吃饭时全家人也围坐在它的周围,由主妇分给饭菜,或大家边吃边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红彤彤的火映照着全家人的脸庞,一派幸福祥和的画面。每遇亲友来访,好客的普米族人也必先将客人领入火塘边的上座,然后奉茶献酒,端上热腾腾的牛羊肉、猪膘肉和一碗拌有葱、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汤,热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饭饱,甚至酩(mǐng)酊(dǐng)大醉。
我们看到普米族人的房门外都悬挂着牛羊的骨头,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蜂蜜”问当地的小同学这是怎么回事?那个小同学竟然调皮地给了我们3个备选答案:一、主人很懒,吃完牛羊肉不愿意丢弃骨头;二、是他们家的大狗喜欢骨头,从外面叼回来的;三、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具有驱邪镇鬼的作用。
哈哈,小读者们,你们猜猜哪个是正确答案?对了,是第三个,你们猜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