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筝曲《西域随想》的探索
2015-11-25赵明明
赵明明
摘要:《西域随想》是由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在1996年创作的一首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的古筝曲。这首作品在演奏时以新疆少数民族乐器达卜鼓做伴奏,在节奏上除了常规的拍子以外还运用了大量富有新疆特色的复合拍。音乐风格欢快、活泼,充满了异域风情,刻画了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这首作品的成功创作大大丰富了古筝作品中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古筝 西域随想 西域风情
一、《西域随想》研究起源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之久,其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古筝音乐迅速发展,大量优秀的古筝作品不断涌现。《西域随想》这首古筝曲无疑是古筝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王建民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曾谱写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尤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卓有建树。他创作的作品往往在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又运用不同于传统音乐语言的新的语汇,以新颖而又独特的创作思维结合现代的作曲技法,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他创作的古筝音乐如《幻想曲》《枫桥夜泊》《湘舞》《西域随想》《戏韵》等作品已作为国内高校中古筝专业的的必修曲目,同时也是国内各类民族器乐大赛中的制定必奏曲目,并在中央民族乐团等的国内各大专业演出团体中上演,久演不衰,广泛流传于国内外获得一致好评。
《西域随想》是一首充满西域风情的古筝作品,其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友好、热爱生活的情景。它是以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为基调创作而成,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浓厚的新疆地域特色。它在节奏方面运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常用的符合拍节奏,伴奏乐器也选择了极富有新疆地域特色的达卜鼓,欢快、活泼的新疆舞蹈节奏与达卜鼓交相辉映,时而用手拍击面板和弦面,烘托出一幕粗犷、奔放、热情的舞蹈场面。
二、《西域随想》音乐解析
(一)具有创新特征的演奏技法
在王建民先生的古筝作品创作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对新的演奏技法的探索运用。他不仅在原有的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发掘新的音效,还探索了新的演奏技法,这些探索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
在音乐中模仿打击乐的演奏技法在王建民先生的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在《西域随想》中拍击琴板、握拳叩击琴盖、指尖轮刮琴盖、拍击琴弦等模仿打击乐的特色音效就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这些技法的运用生动地模仿了新疆少数民族的打击乐节奏,增加了一种特有的舞曲风格。
古筝是一件“以韵补声”的乐器,在传统的演奏中,左手主要在琴码的左侧吟、揉、滑、按、颤,来丰富古筝的表现力。在现代筝曲中左手则更多出现在筝码的右侧区域,其繁复的技巧可谓层出不穷。在《西域随想》中,左手的技法充实了古筝音乐旋律多层次发展的需求,使旋律织体更为丰富。西方的和声手法的运用,左手的分解和旋把主旋律衬托的更加柔美动听。丰满了音乐的织体,使音乐更加优美而抒情。
(二)非传统调式的定弦
在《西域随想》中,定弦的方式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五声调式中,它采用的是非五声性的七声音阶,不完全八度周期人工模式定弦。在这首作品的定弦中,包含了许多按原古筝定弦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调式调性,一改传统五声调式的民乐结构模式。另外作品中还大胆地使用了二度、四度的叠置和旋、增三和弦、增四度的变音和弦以及音块叠置和旋等。这种纵合化和弦与以往的民族调式五声性纵合化和弦不同,这些和弦中加入了不协和音程及特性音,从而使得乐曲在纵横方向上既保持了和声的协调性又增添了现代的音响效果这样的改变使作品在调性、和声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这样的人工定弦方式,为筝曲创作提供了全新的音乐语言,更加突出了其浓郁的西域色彩。
(三)极富西域特色的节拍节奏
在《西域畅想》曲中除了运用2/4、3/4等常见的拍子以外,像5/4、6/4、2/8、3/8、6/8等这样的极富少数民族特色的复合节拍也随处可见。这些复合的节拍更加深化了作品中的新疆的地域特色。仿佛把观众带到了浩瀚的沙漠中,欣赏那悦耳的驼铃声。
《西域畅想》中的节奏复杂多变,重拍明显,而且在旋律中也经常会出现节拍的盈增和亏减的情况。这种创作手法与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相一致;同时维吾尔族音乐中的来派尔节奏型、赛乃姆节奏型等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型在音乐之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
三、结语
《西域随想》是王建民先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为古筝音乐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又在不断的发展新的元素。作品中高难度的技巧与优美动人的旋律,既满足了专业人士的需要又符合大众审美要求,是一首雅俗共赏的音乐作品。
音乐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到了西域唯美的画卷中。辽阔的沙漠上挂着一轮夕阳,远方悠长的骆驼队从天边慢慢走来,叮铃叮铃的驼铃声越来越清晰,骆驼背上的人们随着驼铃的节奏摇摆着,美丽的维吾尔姑娘眨着美丽的大眼睛望着远方,畅想着美好的明天。不远处篝火已经升起,人们喝着香甜的美酒,打起达卜鼓,弹起冬不拉,围在一起伴随着鼓点,尽情的唱起歌,跳起舞。不知不觉,夜幕降临,骆驼队起身赶路,欢闹的人们各自散去,美妙的音乐也在美丽的画卷中结束。
参考文献:
[1]杨丽莉.从三首筝曲看王建民的筝乐创作特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2]宋经苑.浅析古筝曲西域随想[J].黄河之声,2012,(06).
[3]徐玉莲,韩鲁丰.浅谈体态律动与古筝演奏》[J].乐器,2006,(03).
[4]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樊艺凤.一个独特的“渐变过程”——王建民筝曲《幻想曲》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