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电子书包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5-11-25黄景文
黄景文
(1.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广西南宁530004)
促进我国电子书包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黄景文1,2
(1.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广西南宁530004)
电子书包随着教育的革新和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孕育而生,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政府、生产商、学校、研究机构等各方协同努力,引领数字教育出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本文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的视角,针对目前的困境给出三点对策:明确电子书包定位、加快工业建设标准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电子书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并向纵深发展,各类教育信息化思潮、理念和终端产品相继涌现出来。电子教材、电子书包是近年来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从现有的教育情报可以看出,迄今至少有美国、英国、新加坡和韩国等50个国家致力于推广电子书包和电子课本的广泛应用,韩国甚至在2011年6月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一个“激进”计划,拟斥资20亿美元大力发展电子书包和电子教材,并预计到2015年全面进入数字化电子书包,逐步取代纸质教材。在国内,电子教材、电子书包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走过10余年的试点和探索,其概念、内涵、功能及关键技术支撑和发展路径、策略等均获得了大量的探讨[1]-[3]。可以认为,电子书包产业发展在国内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电子书包仍然停留在试点阶段,获得的产业支持仍然非常薄弱,而电子书包产业在国内也尚未形成规模,面临着定性、定位、制度、工业标准和市场规范等诸多困境,亟需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其产业健康发展。本文将就此提出相关对策。鉴于电子书包、电子教材等术语概念内核的一致性和外延内容的相关性与包容性,本文在行文过程中将忽略精确的概念辨析和解释,统一使用“电子书包”表述。
二、电子书包产业在国内发展的机遇与历史必然性
不管承认与否,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化运动提出的理念和实现的终端产品,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存在法理性。可以肯定,电子书包具有轻便环保、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知识检索灵活生动、丰富教学的模式、学习流程设计及管理方便和对学习环境要求低、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率高等诸多优势,极具推广价值[4][5],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在促成电子书包产业的形成与繁荣。
当前,国内电子书包产业发展正处在难得的机遇期,主要表现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从宏观层面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国家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从2012年起国家教育投入不低于GDP总额的4%,并对西部省区实施了多年的“农远工程”、“薄改工程”等倾斜,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很大程度的加强,为电子书包的推行做了物质铺垫,而国家经济的逐年增长,民众有信心支付得起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交互式电视和其他各类数字化终端等新媒体,实际上,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新媒体持有量和网民数量逐年增加,并越来越低龄化,逐步培育了全民信息化意识和习惯。
当前电子墨水技术、触屏技术、显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提供了对电子书包的技术支撑,而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人际交互技术发展正在大幅度提高电子终端产品的易用性和性价比,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不仅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共享和后端维护效率,云平台的统一终端引擎也为各类新媒体获得一致的内容呈现提供服务,在云时代,技术鸿沟逐步填平,各类新媒体均可成为电子书包的终端设备。
可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期,电子书包发展在政策上具有宏观引导和支持,学校和民众会用并用得起电子书包,业界亦具有成熟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认为:电子书包在国内的产业发展时机已经成熟。由此,并参考国外的经验,本文乐观认为尽管当前社会上对电子书包尚存在某些质疑和争议,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和日常教学活动是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在不远的将来,电子书包必然走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这为电子书包的产业发展提供强烈的市场需求。当然,电子书包的成功推广应用亦需要繁荣的产业支撑。
三、推进我国电子书包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尽管电子书包具有诸多优势,推行电子书包是国内教育信息化运动的历史必然,然而迄今为止,电子书包在国内尚在试点阶段,一方面说明整个社会对这一新生事物是谨慎的,甚至不乏质疑;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电子书包产业发展滞后,仍然支撑不起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
很显然,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是一项涉及政、产、学、研多方位多层面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问题,需要政、产、学、研通力合作和协同创新。纵观这30年,每一次教育信息化大发展无一不促成相关产业形成,之后反过来由产业支持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最终实现和推广应用,最近10余年尤其如此,教育信息网络产业、教育软件产业的形成和繁荣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每一次教育信息化大发展都大致循着相同的路径:由学、研完成理念提出和学术研究,到政府主导政策、规范制定,再到产业跟进,最终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完成的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
电子书包理念在国内提出和试点已走过10年历程。上面已谈到,当前电子书包正处在国内外发展和繁荣的机遇期,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和教育教学各领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应该看到的是,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参与进来,产业形成正处在萌芽状态,亟需抓住机遇,研究相应对策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和推进其健康发展。本文从电子书包定位、工业标准建设和行业准入制度等三方面提出对策。
教育是涉及和惠及千家万户和千秋万代的大问题。教育变革不仅仅靠社会精英的呼吁和引导,更应取得社会认同,没有群众基础的改革必定走入理念的乌托邦。从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的经验看,社会认同往往是产业形成和繁荣的群众基础。当前社会上对电子书包是否会取代纸质教材、电子书包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如可能造成网瘾、可能伤害视力等)以及电子书包的成本问题等种种猜测与质疑,反映出电子书包在产品定性、定位上还不够清晰,仍存在民众和教育专家关切的大量问题。而电子书包的定性、定位,则关系到电子书包是什么、发挥什么功用、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可能有多少支持度及市场前景、潜力和企业参与研发、生产的方式和成本——效益估算方法等一系列企业关心的问题。
电子书包究竟是一种全新的全面取代传统书包的教材形式,还是一种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辅助工具,亟需政界、学界给出明确而科学的引导和定性、定位。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30年,每一次大发展均不乏一边倒的声音和过激的“乐观”估计,然而实践证明:即便是计算机 (网络)辅助教育大发展的这10多年,CAI课件也好,网络课程也好,包括最近冒出的微课、慕课,计算机和网络最终取代不了纸质媒体、幻灯、投影、录像等传统媒体,亦无法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应该注意的是当时诸如“计算机(网络)辅助教育”等新术语,强调的终归是“辅助”。可以看到,每一次这些一边倒的声音和过激的“乐观”估计均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学界的紧张论战和社会上更大的疑虑。因此,在电子书包大发展的当前机遇期,本文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领袖对电子书包发展给予明确的引导和科学定位,避免因大面积的争论和质疑引起产业发展的进退维谷。
正如电子商务的繁荣仍然无法取代实体门店而存在,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面临着社会——技术局限、阅读和行为习惯和全民认识水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在近期内获得普遍认可和支持,然而数字化、无纸化毕竟是信息社会的大势所趋,可以乐观预见,电子书包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普及将是迟早之事。因此,应从国家层面提出一个电子书包的发展计划,明确三阶段定位:近期定位为教学辅助工具,中期定位为与传统纸质教材和教学资源共存互补的工具,远期为大面积普及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工具,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很显然,每个阶段的产品需求在深度、广度和企业运作上均不同,通过明确定性、定位,引领产业从自发形成走向自觉发展。
推行电子书包需要制定涉及出版流程、定价机制、版权管理、业态模式等各方面的一系列行业标准。2010 年10月,工信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教育部信息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组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建标准研制队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框架和落实了项目分工,在电子书包的标准化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对电子书包产业形成与繁荣做了很大贡献。
然而,电子书包至今仍停留在试点阶段的现实,恰恰与电子书包的良好发展机遇及巨大市场潜力不匹配,固然有上述提及的定性、定位不明确导致产业进退维谷,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工业标准滞后导致企业生产的无所适从,而当前参与的企业数量还不够庞大,研发力量还不够雄厚,其工业标准研制亟需加快步伐,需要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尤其是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以产学研协同方式推进电子书包工业标准的制定。没有工业标准必定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并加大产业风险,产业发展难以走上自觉发展的轨道。
从历史上看,每次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均离不开产业的跟进和支持,当前,我们要推行电子书包,也必然需要获得产业的跟进和支持,使之从概念成为可以普及的产品。因此,要在加快工业标准建设基础上推进研发应用。首先,需要回应民众关心的问题,研制相关的标准,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出符合民众需求的电子书包产品。从硬件上来看,目前已有电脑、手机、手持电子阅读器等产品作为基础,电子书包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已基本具备和成熟,但基于网络的双向和多向交互功能、即时传递的信息交换功能等,则有待突破;软件方面,应用服务还比较单一和匮乏,已有的软件基本上是学生的同步训练和字典、词典之类,且多为事先内置于电子书包,不具有可选择性,更新、升级的功能也相对较弱,这需要建立研发标准,在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上有所突破,研发功能强大、低成本、低功耗的电子书包。其次,电子书包需要符合教学需求,符合学生长时间使用的安全、健康需求,这需要教育信息专家、电子技术专家、心理专家、视觉生理专家等协同研制适合各年龄层次阅读习惯的光电标准、颜色搭配标准等。
30余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内改革的每一项成功,无不得益于民间资本和智慧的介入,得益于市场力量的调节。电子书包是一种对传统教育媒体和形态的变革,如前所述,需要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不仅需要政、学、研给出明确的定位和产业引导,亦需要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协同完成电子书包标准制定和研发应用,而完成电子书包的教育信息化变革,更需民间资本和智慧介入以形成电子书包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产业和繁荣的市场。必须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明确提出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市场的机制和第三方力量变革教育。必须注重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构建政府宏观管理,校、研、企协同开发和推广应用、社会多元评价的良性体系,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市场行为。
应该正视的是:法治滞后仍然是目前中国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教育领域亦理应依法治理。而我国的教育立法,长期滞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条文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电子书包作为在国内兴起不久且目前尚在试点阶段的新生事物,其监管存在非常大的法律真空,在教育立法尚未能满足电子书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的制度,弥合产业、市场监管之缺位。
就其教育本质而言,电子书包(电子教材)是一种特殊的电子信息产品,除了应具备科学性、技术性、交互性、集成性和艺术性等一般多媒体产品的天然属性之外,众所周知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承载着信息化教学内容、教学器具的电子书包更需要强调其政治性和教化性。本文建议在鼓励民间资本和智慧参与到电子书包产业发展、形成行业、繁荣产业市场的同时,加强宏观引导和产业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避免因企业追逐自身利益而使该行业陷入置国家教育方针于不顾、原创内容不足、编校质量低劣、相关标准缺失、版权保护滞后、市场竞争恶劣、产业监管缺位等无序发展境地。要保障电子书包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在产业萌芽阶段有前瞻性地把好市场准入的关口。一是从政府层面制定电子书包的审查制度,纳入教材审查的范畴,提高其产品质量,引导电子书包产业发展有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二是在政府层面成立电子书包的开发、生产资质认证机构,建立资质认证、审查制度,对愿意加入电子书包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企业进行许可审查和经营授权,保障电子书包开发、生产符合特定的工业标准和内容质量要求;三是由政府层面引导加入电子书包研发、生产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形成行业协会或联盟,并纳入政府监管,依靠行业协会或联盟的力量和行业规约保障准入制度实施,自觉维持电子书包产业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
四、结论
当前,顺应教育信息化纵深发展的需要,电子书包面临着良好的机遇,电子书包产业已经萌芽。从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上看,产业的跟进是促进发展的物质保障,电子书包的推行有赖于其产业繁荣。针对当前的产业发展困境,本文仅从电子书包的定位、工业标准和准入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电子书包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在产业发展及其应用推广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以解决。本文提出的几点陋见旨在抛砖引玉,呼吁各界为电子书包产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吴永和,郭玮,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技术国际标准现状与展望——SC36国际标准组织及其第24届会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39-151.
[2]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7-34.
[3]杨德军,乐进军,暴生君,王凯.电子教材推广的价值与问题[J].中小学管理,2011(3):32-34.
[4]张迪梅.“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7-89.
[5]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8-32.
[6]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73-76,85.
[7]杜恩龙,安岩,陈静.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A):26-27.
(编辑:杨馥红)
G237.6,TP391
A
1673-8454(2015)11-0030-04
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行业全程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1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