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的不慷慨吗
2015-11-25
环球时报/2015-11-25/ 第15版面/国际论坛 /作者:王振耀
最近,美国慈善援助基金会(CAFAmerica)公布了2015年全球慷慨指数排名,中国在所有受调查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仅仅列非洲国家布隆迪之前。在接受调查的中国人中,仅有23%的人在过去一个月里帮助过陌生人,8%的人有慈善捐款行为,4%做过志愿者。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所有从事慈善工作的人都不会感到轻松。难道中国人真的不慷慨吗?
三年前我在瑞典讨论中国慈善事业的话题时,一个以色列教授向我提问:你能否找出一个民族由于对犹太人太慷慨而让其忘记自己是犹太人?我列举了几个发达国家,都被否定,最后只能问是不是指中国宋朝时期犹太教到开封的历史。该教授含笑点头。
我当然不会忘记,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时期,全中国人展现出那样的慷慨精神。在菲律宾台风和尼泊尔地震救灾期间,中国社会的乐善好施受到国际社会赞赏。即使国内的日常募捐,仅靠网络上的自发捐赠往往很快就能达到一定数目,满足求助者需要。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全球慈善排名会如此落后?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现代慈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慈善政策环境令人担忧。慈善家曹德旺曾有一问:为什么他持有的几十亿元股票不用缴税,用来捐献就要缴?这个有关股权捐赠的疑问已过去几年,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马云要实现过百亿元的股权捐赠,也只能在新加坡实施。
现行政策规定,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工资水平不能高于当地人均工资的两倍,受此影响,慈善领域很难留下高端人才,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
在国外,社区慈善非常热闹,捐献已经成为社会风气。而在我国,慈善主要还是分散的个人行为,基层慈善做起来还是会感到束缚手脚。
公共管理的缺陷会限制人们的捐献热情。年轻人在汶川救灾时冒着生命危险到一线,怎么会不敢在大街上搀扶老人?主要原因是他们担心遭遇更大的麻烦。的确,公共伦理的提升,需要法律与公共政策保障。在我们这样一个过于相信个人素质,不太会运用法律建立公共伦理规范的文化氛围中,要通过法律和公共政策建立起良善的公共治理规范,确实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适应与调整。
可喜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的《慈善法》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相信这一法律的通过,将会对公共伦理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也相信有关政策会尽快调整。
中国人真的不慷慨吗?我的回答是,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是中国人的内在品格和社会传统,我们无需气馁,但我们的公共政策确实需要也正在进行积极调整,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在慈善领域跃进到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的软实力之一。▲(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