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南新农村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2015-11-25周惠英
周惠英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人们已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本文从苏南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场所、器材、经费的来源等方面对苏南新农村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为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苏南 新农村 体育 物质文化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届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我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访问美国西雅图的讲话时,用自己40年前在农村的经历,来表述经济改革开放和大发展的伟大成就,去向世人告知,中国的崛起,是从农民开始的,都说明了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江苏苏南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已经领先全国,苏南人民在物质生活已经有了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毫无疑问,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和需求愈益迫切。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也为苏南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二、苏南新农村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情况
(一)苏南新农村行政村体育场地与设施情况
随着苏南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已经进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很多的业余时间,这为他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条件,而体育锻炼无疑是第一选择。据调查,目前苏南村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率达到64.2%,不满意的仅有14.3%,没法说的为21.5%。就太仓而言,目前镇级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率已达100%,中小学体育场建有率达到100%,高级中学体育馆建有率达到100%,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80%,各级政府结合城区公共广场、大型绿地改造建设,增设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开设篮球、排球、广场舞、健步走、羽毛球、乒乓球、健身锤、扇子舞、门球、太极拳等项目的场所。这些场地设施不断完善,为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
(二)苏南新农村行政村场地设施利用情况
随着苏南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苏南新农村体育设施在政府的重视下,都基本能够满足新农村村民的需要。各行政村均建成体育中心、健身房、健身公园等,对村民到健身公园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健身公园使用情况,经常去的42.2%,偶尔去的28.3%,很少去的20.8%,不去5.1%,不清楚的3.6%,从村民去体育公园的频率来看,新农村体育公园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但调查还发现,有部分体育设施使用频率比较低,例如健身房,主要是一些年青人去得比较多一些,而一些年长者基本不去,这与健身理念有一定的关系。
(三)苏南新农村行政村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维护情况
调查显示,苏南新农村行政村的体育场地设施维护情况很好占28.9%,一般占52.8%,基本无人维护占11.6%,不清楚占6.7%。从中可以看出,各行政村都安排专人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对提高体育设施的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维护的质量还不是很高。例如,我们对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的维护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对于健身公园和健身步道维护的,不是专业体育维护部门,而是绿化维护单位,主要对公园和健身步道的绿化进行维护,没有专门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有的体育设施损坏了以后,长年处于不能用的状态,主管部门也不管,造成了一定的坏影响,也增加了体育投入,这方面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苏南新农村体育经费来源情况
苏南新农村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上级政府支持、村委会自筹、民间集资、企业赞助,上级政府支持的经费主要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这是经费投入相对比较多的部门,对于体育器材的添加和体育设施的维护保养,也列入政府支持部分,从目前苏南新农村来看,体育彩票的收入用于增加体育设施的做法已经遍及到新农村,这对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增加起到积极作用。村委会自筹经费主要用于村民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还有就是体育设施的维护经费,部分也是村委会自己投入的。企业赞助的经费一般来说都是对于某项比赛进行专门资助,一般数量都比较少,但也有大型企业对于体育设施进行赞助,这一般都是一次性的。民间集资情况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现,而且能主动参与集资的人员也是很少的。
三、结论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新农村体育经费得到充分的保障,各级政府都能根据国家的要求,建起相应的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场馆建设水平和覆盖率较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较高,但体育设施的维护保养的情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损坏率较高,浪费了一定的体育经费,影响了新农村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解读[Z].
[2] 邓义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8.
[3] 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文)[Z].
[5] 马万凤.试论品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