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亚楠:“小蜜蜂班”的“大黄蜂”
2015-11-24高洪云北京报道
本刊记者_高洪云 北京报道
关亚楠:“小蜜蜂班”的“大黄蜂”
本刊记者_高洪云 北京报道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则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百年前鲁迅先生如是说。百年后,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的低年级课堂中,“尊个性”成为现实,民主、平等、感恩……这些可贵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
“我本科念的是中文系,在北大读研学的是对外汉语。起初想去报社当编辑,因为喜欢写东西。去年校招时,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教育领域。过去的一年很难忘。”关亚楠一脸阳光。
眼前这位身形高挑、爱笑的姑娘来自河北邢台,90后,爱看开心麻花,四大名著最爱《红楼梦》,最厌《水浒传》。
入职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之际,她赶上了好时候------全课程改革的元年。她从一年级带起,跟班走,年级共七个班,她是“小蜜蜂班”的“大黄蜂”。饱尝过传统教育滋味的她,看到眼前的笑脸,觉得很幸福,虽然照顾33只“小蜜蜂”并不是一桩轻松的事情。
乐学
10月9号天气晴,记者悄悄走入关亚楠的班内,赶上了第一节晨诵课。“我非常欣赏有不同想法的人,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啊?”只听得关亚楠这样问学生。
整个班男女生比例持平,几乎都是异性同桌。课桌为菱形,便于自由移动、拼簇,学生座位可自由调整。
教室后面一角是老师的办公桌,除了教师用品,还摆放着不少画作、橡皮泥玩具。没有讲台,黑板一分为二,右边是巨型的IPAD,左侧是传统的黑板。后墙没有黑板,代之以书架,书架上有不少绘本、童话,书架前是用沙发围成的游乐区,几个布娃娃散落其间。
关亚楠给小穆涵过生日
课表显示,戏剧、体育、科学、英语、英语(外教)每周各两节,美术一节,其他都是全科。
所谓全科,即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整合、综合,以“全课程”为理念,打破学科间界线,采用包班制教学,同一个主题之下,多学科课程研发,由两位老师包班跨学科教学。基本是每个月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本书。关亚楠是主班老师,她的搭班老师是彭雪,数学系研究生毕业。
当关亚楠讲课时,作为副班的彭雪并没有闲着,在教室一侧巡视,学生有事情她就附耳低声询问,有不专注的学生,她会摸摸头,温和叮嘱。
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活泼,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在一些有个性的答案之后,会有更加让人“脑洞大开”的观点出现,引发笑声一片。
教材联系生活,学校鼓励教师把课堂开在室外。春天的课程,孩子们去七彩蝶园,制作标本;北京的植物园,也留下了孩子们的脚步;学了关于海豚的课后,又组织去海洋馆参观。这些外出游学活动,都有学生家长当志愿者。
前不久中秋节,关亚楠就让学生小组来讲课,还请了食堂的师傅到教室指导孩子们做月饼,并带回家孝敬家人。类似的授课活动还有冬至包饺子,元宵包汤圆等。
“我们倡导的是乐学,全课程就要营造无限可能性与丰富性,让孩子们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关亚楠总结道。
改变
当天,恰逢“小蜜蜂”何穆涵8岁生日。刚进教室,关亚楠就给了孩子一个暖暖的拥抱。
午饭后,大家就开始忙碌了,画画、折纸、捏玩具。有心的同学记得何穆涵喜欢考拉,于是就用橡皮泥或画笔制作礼物。女孩们送上礼物后,会很亲密地贴面抱一抱,大方的小男孩也会慷慨地给个熊抱,而腼腆的则递上礼物,脸红地说几句祝福的话。
记者注意到,有个孩子画了一幅画:大象的身子,长颈鹿的脖子,而头被画成望眼镜的模样。让人立马想到《小王子》里的那幅“蛇吞象”。
“如果今天把这个事情忽略了,孩子肯定会有失落感。”关亚楠告诉记者,这个小姑娘性情像林黛玉,一年级时羞于跟人说话。但是很快,她发现她画画不错,于是常公开鼓励,几次表扬之后,小女孩跨出了关键一步——主动邀请一位老师到家中做客。记者在教室外走廊墙壁的展示园地里,也看到了小姑娘的画作,颇有些味道。
孙隆基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曾指出,国人在人多的公开场合,交头接耳的多,独立发言的少,私底下更是滔滔不绝。
记者在念大学期间,也见过不少同学听演讲时不敢提问,直至演讲结束,问题也没有说出口。在班会上,怯于登台讲话的并不鲜见,更甚者在自我介绍时吞吞吐吐,含糊无条理,最后犹如被特赦一般面红耳赤地走下台。
对于内向的人来讲,勇敢跨出第一步很重要。关亚楠留心观察,怯者鼓以勇,过于顽皮者则温柔地规劝。通过一年多的工作,有些孩子改变不小。“所有孩子都登台讲过话,有的朗诵能力很强,具有表演天赋的有几个,孩子们基本具备公开讲故事的胆量和能力。”关亚楠露出自信的笑容。
还有更有趣的事例,有两个喜欢挨着坐的男孩,在一年级时每逢画画课就郁闷,周围都在刷刷地挥动画笔,他俩却你瞪着我,我看着你,这对“难兄难弟”交了几次白纸。后来终于有了改观——两人交了一模一样的画,分不清谁参考谁的。好在一学期后,两人都能把脑海中的图画绽放在纸张上了。
种子
去年11月份,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为此,关亚楠专门给学生开设了一门“APEC与货币”课程。
受到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的启发,关亚楠在一年级下学期就践行“教师靠后、学生上前”的理念。
在她的鼓励下,33个学生每人选一个国家,在父母的帮助下做成PPT,在教室内的平板屏幕上展示,普及国旗、货币、国家特色与发展等知识。孩子们还接触了美元、日币、港币、欧元等货币,总结出货币的一些共性。
这节货币课程结束不久,关亚楠鼓励学生设计班币。
先是由孩子们登台展示个人的班币,并讲解,随后全班民主投票。获票数最多的货币因“脑洞太大”,不容易印制,无法通行,但师生们为他点赞。于是,得票数第二的成为“小蜜蜂班”的通行货币。
在关亚楠班内,孩子们都是“大使”——桌椅、水杯、桌面、乐高都有监管大使,还有绿色环保大使、书包摆放大使、图书管理大使、放学巡查大使等。竞选大使同样要走民主程序,孩子们当众演讲,拉票。
班币可比传统的小红花用处大多了。明确的使用规则,帖在教室墙壁上。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大使,也会受到扣班币得惩罚。
关亚楠认为启蒙教育比大学教育更重要。“大学阶段很多价值观或习惯都固化了。而小学阶段是打基础,因此我很看重小孩子阶段的培养。学校、家庭营造的氛围,孩子从小养成的观念和习惯,都是在他们心里播下的一颗颗种子。”
因为忙,关亚楠放弃了学生时代养成的追剧兴趣,偏爱的现当代小说也推迟到寒暑长假,花大量业余时间看教育类的书,反复看《放牛班的春天》《超脱》等教育影片。
每天,关亚楠七点到校,在食堂吃完早餐后,开启一天的忙碌。下午四点,她把孩子们送到家长手里,之后在教室备课、用孩子们完成的作品布置他们温馨的蜂巢。走出学校时,天色已经暗下来。秋风摇曳着行道树,凉意十足。她骑上自行车,年轻的身影消失在灯火璀璨的街道上。
TIPS_
小蜜蜂班币的用途:
1.兑换礼品:小橡皮、小尺子、铅笔、玩具等;
2.小蜜蜂市场交易:每周五中午12∶00—12∶30,摊位租金10元;
3.圣诞节、元旦节等节日,举办跳蚤市场时可以用;
4.学期末有一次班级拍卖会,可使用;
5.消费项目:
(1)挑选午餐音乐 5元/次 (2)按自己的意愿换一天的座位 10元/次 (3)选一本喜欢的书带回家看5元/天 (4)中午黑板、白板使用 20元/次(可团购) (5)玩一次乐高玩具 5元/次 ......
6.罚款项目:
(1)个人职责未完成 (2)岗位职责未完成 (3)违反班级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