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2015-11-24唐锦红
唐锦红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南京玄武 210018)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唐锦红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南京玄武 210018)
课堂小结是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整理,巩固和拓展,目的是让学生在"已知"的角度重新审视所学知识,捋顺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恰当精彩的课堂小结无疑会是数学课堂上的点睛之笔。
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 方法 探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巧妙的数学课堂开端可以成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编箩编筐,重在收口”,一个适当的课堂小结就会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课堂小结作为一节课的收尾工作,可让学生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原有的数学知识体系中,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多种形式的表现下,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教师往往更注重课堂的导入设计,对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却没有足够的认识,经常用简单的几句话或几个问题一带而过,却不能有效利用课堂小结。下面谈谈我对课堂小结初浅的认识。
一、基本要求
课堂小结内容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言简而意赅。本文所指课堂小结基本都是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出现的,往往需要教师在几分钟时间内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用最精炼的语言或其他必要的形式来简明扼要的呈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疑惑与反思。
课堂小结不能流于形式,课堂小结的设计要有启迪性。课堂小结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是为了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探索热情而进行的。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现在所学知识往往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利用课堂小结,承上启下,埋设悬念,让学生在课下仍然有研究数学的动力。
课堂小结不仅要契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贴近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小结教学要适合自身学科的特点,结合不同的的教学内容,从而设计相应的课堂小结。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课堂中的变数,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留意各个学生间的心理特征差异,应该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兼顾学习能力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二、主要方法
1.系统归纳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系统归纳法是比较常见的,数学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结束时,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节课的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等采用图示或叙述等表现形式,将学习要点进行强调和概括,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地印象。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有一个特殊角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表格加深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的记忆规律。表1是关于三角函数特殊角的知识归纳。
表1:三角函数特殊角的知识
在师生互动和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同特殊角度下正弦、余弦等有规律的数值,学生也可从中归纳出有关三角函数值增减性的特点,即如果一个特殊角是锐角,它的正弦值和正切值会随着角度的不断增大而变大,但它的余弦值正好与此规律相反。数学教师通过这样的知识归纳,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力,并提高教学的效果。
2.拓展延伸法
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问题往往连接着一堂数学课的开始和结束,因为,数学教学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图1是学习数学知识三角形中位线的一道题:
图1 三角形的中位线
在任意一个四边形里,将四条边的中点依次连接,将会组成一个新的四边形,这个新图形的形状特征是什么?并进行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间一起使用三角形特有的中位线性质定理,进一步证明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也可在课程结束后提出问题:如果先期条件里给的任意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会得到什么样的四边形?又可以找到什么规律?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会瞬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达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动手操作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会获得知识,而且会有成就感,促进数学思维的养成。如在学习完通过“轴对称设计图案”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亲自设计一图案。如利用简单的小脚丫图形可以设计出一连串的脚印。
4.比较异同法
教师要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新学概念与已学概念,并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异同点,找出他们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如在学习完二次函数后,可以把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已经学习过的函数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
图2 二次函数的特性
教师通过这种系统的归纳,会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特性。
5.留疑法
人都有好奇心,在课堂小结时,不妨也利用这一点。提出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寻找答案。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堂小结时可以追问学生: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呢?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这个问题吗?那五边形呢?六边形呢?等等。他们都有规律可循吗?像这样基于原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题,并鼓励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也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会在这样的课堂小结中大胆探究,从而获得新的方法和技巧。
6.情感教育法教师在课堂小结中使用情感性语言,可以渲染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整体智力水平。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学习完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如当人打印一篇文章时,他的打字速度和花费时间就构成了反比例函数。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课堂小结: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大家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热爱生活的同时也热爱数学。
结语:
总之,课堂小结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设计每节课的小结,并合理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它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要烘托课堂气氛,也要做到师生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1]陈建芳.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探析[J].才智,2014(23).
[2]魏书军.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J].科技资讯,2012(17).
[3]李丽莉.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
[4]吕重明.浅谈如何做好初中向高中过渡数学教学衔接[J].才智,2012(29).
[5]苏德梅.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现代交际,2013(09).
[6]骆开良.别样小结,画龙点睛----浅论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6).
[7]王强.小学数学课堂小结艺术浅探[C],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