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交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5-11-24郝润忠
郝润忠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县级交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县级交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以实现县级交通事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县级交通;管理体制;问题与对策
一、县级交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运输部门统筹协调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县级运输体制的发展过程中,2011年各县市根据国家以及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具体要求,基本上编制了“十二五”规划。规划将公路、水路、城市交通以及物流等纳入到县级交通运输的整体规划之中。各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要求,从本行业、本部门出发制定政策、编制规划,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各行业、各监管部门各自规划、建设和运营的模式,缺乏部门之间有效的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配合。这不利于按照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要求对县级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县级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形成全县统一的交通运输市场,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交通运输体制。既使在部分县域各部门以及各行业融入到了全县交通运输统一规划之中,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难以监管公路、海事等部门的工作目标,形成了“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局面,出现了监管层面的缺失。
(二)执法部门难以做到依法行政。在人情社会中,公路交通执法部门在进行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受人情因素干扰难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在县域交通部门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人情关系复杂,执法工作难的现状。例如在交通管理的过程中,依法扣留的车辆。相关涉事人员,通过招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员、甚至是政府相关领导,就可以很快将扣留的车辆取走,导致县域交通管理部门执法难。除此之外,部门领导亲属依靠裙带关系,客运市场欺行霸市的情况在所多见,扰乱了县域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经营,这一方面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另一方面为不利执法人员形象的树立。
(三)权责不统一。县级交通部门权责利不统一,不对等县交通运输局是县政府主管辖区交通运输事务的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县域内无论是省道还是水路交通那一方面出现问题,县级政府部门都需要首先问责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县级交通管理运输部门管理范围以及管理权限上,由于县级交通部门都是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机构,导致了可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省道和水运事务管理、监督不到位。在部门县域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存在着好事抢着办,难事无人办的现状。目前,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任大、权力小,无法对县域交通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二、县级交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交通部门管理体制实现“大部门制”。目前,由于县域交通管理主管部门各行其是,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导致县域交通管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导致了交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统一对城市道路运输和城市交通进行管理。建立统一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负责交通运输事业的宏观决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以及综合协调。统一的交通主管部门主要有四大功能。首先是宏观决策职能,包括限于交通发展站略和发展策略的制定与修正,县域交通法规的起草、制定。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严格交通运输行业行为,破除人情关系对依法行政带来的阻碍。其次是县域交通公共服务,包括限于交通基础设施,县域交通运输产品服务、县域交通公共信息服务以及公共安全服务等等。再次是县域交通市场监管智能,包括交通建设以及交通运输的市场准入以及市场行为的监督和检查。最后是综合协调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了县域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突发公共交通事件处理与协调;交通安全与交通环保相协调等诸多领域,诸多层面。
(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对当前的县域交通体制进行改
革,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要努力实现对县域交通运输事业的统筹规划,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统筹全局,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够进行有效衔接,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使县域交通运输体系能够高效率的运行,能够有效节约各种社会资源,优化县域交通布局。对县域交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能够有效利用县域与的土地资源,满足县域交通运输事业集约化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除此之外,要对现代交通运输行业进行职能优化,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用以管理,协调分配。
结语:加快推进县域交通体制改革是当前县域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各县域在进行交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以国家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作为指导,利用当前改革的大好时机,加快推动县域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针对县域交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个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世春.关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2] 文宏、张德宝.当前我国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趋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