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彩画技法及运用教学

2015-11-23刘文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画法水彩画技法

刘文良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浅谈水彩画技法及运用教学

刘文良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水彩画在国内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本篇文章以水彩画技法及运用的教学为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结合了笔者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干湿并用法以及画静物、风景时技法的运用等。

水彩画 技法 教学

水彩画的最早发源地是英国,在国内已经有了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近年来,伴随着水彩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从而国内的各大高校也相继在美术课程中加入了水彩画的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在大众的意识中认为让学生接触水彩画为的只是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对色彩的搭配能力而已,然而,孰不知水彩画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还是非常之广的,例如建筑设计、园林规划以及服装制造等领域都有水彩画元素的存在。此外,水彩材料简单经济,表达丰富及便于携带的特点,所以更加容易受到年轻人的认可与喜爱。水彩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水彩画的绘画步骤以及一些基本技法等等,为此,教师应该首先利用一些水彩画的作品来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于水彩画绘画的基础方式。例如干画法、湿画法以及干湿并用法等等。

相信所有接触过水彩画的朋友都知道,水彩画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绘画技巧却是非常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对于水与颜料的运用和把握上,更加需要绘画者具备过硬的功底才能够得以驾驭。水彩画十分注重于绘画的先后顺序,简单一些解释就是下笔的步骤,先要画什么,第二步应画什么都有一定的程序性,否则就会导致整幅作品的绘画心血都会付之东流。当然,水彩画的程序性虽然较强,但是如果绘画者能够懂得掌控全局,将所有的绘画技法与内容都做到了然于胸,自然就会绘画出十分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一、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干湿并用法

通过对上文中的了解可知,学生不仅应该对一些最基本的绘画技法进行掌握,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画面感与构图能力。从局部开始绘画所代表的即为将一副画面分成多个部分之后再逐一完成,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对水和颜料的控制能力。干湿并用法如果可以运用得当,就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在绘画中极易出现的顾此失彼现象,基于此,笔者总结出了几点干湿画法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每次绘画时的下笔都要很细心,并且保证形体上的准确性,同时注意将类似高光、反光以及投影等位置详细的绘制出来。尤其是在画面中的暗处和投影的位置上应该加入一些少量的铅笔线条来进行标识,避免在后期上色的时候过于混乱。

其次,在正式开始绘画之前要在画纸上刷一层水,此种做法的作用是增强纸张水分的饱和度,从而更加有利于干湿并用画法的施展。

再次,最先开始绘制的应是背景,这种画法的优点是增强画面的平整度。在绘制背景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一气呵成,从而将整幅作品的基调确定出来。

最后,在绘画物体时需要保证顺序,切记不可出现同时画两个物体的情况。举例说明,在画梨子的时候学生应该先从高亮的部分着手,在将高光的位置留出以后铺上淡黄色;在淡黄色没有干之前再迅速的上土黄色,让两者之间可以非常自然的晕染在一起;而后再使用褐色去连接土黄色,待两者融合并没有干之前将灰绿色上到反光位置,如此下来一副生动的梨子水彩作品就完成了。

笔者认为,对于水彩画来说,整理画面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反映,局部绘画的方式比较容易出现零碎的情况而让整幅画面看起来层次感缺失。基于此,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整理画面的技巧,具体如下:前景中的物体应该是实的,所以便可以利用线条来深化轮廓;后景中的物体则应该是虚的,所以应该在形体和色彩上做文章,尽量营造出一种虚拟感,从而与前景形成对比,制造出层次感极强的整体画面。此外,针对那些画面较为单调的水彩画来说可以通过增加环境色的方式来营造出相对丰满一些的层次感;而对于色彩较多的画面来说则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做出一些“减法”,从而确保整个画面能够看起来更加的和谐和清晰。

二、画静物时技法的运用

简单一些解释,在画静物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按照大体关系——局部——整体调整——上色的步骤来进行,此种绘画技法对于功底较弱的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适用的。

(一)铺大体色

在绘画之前应将画纸先刷一至两次水,而后再将整个画面中的景物颜色按照顺序铺在画布上,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好物体之间的明暗对比以及色彩关系,并且准确的找到不同色彩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在上色的过程当中,绘画者还需要将水分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色彩的纯度上虽然可以把握的稍高一点,但是绝对不能够出现颜色过重的情况,继而为后续的绘画留出充分的修改和添加的余地。

(二)大体塑造

这一个步骤是在大体色铺完之后进行的,通过之前的铺大体色,整幅作品的基本色调以及明暗配置都已大致完成,接下来就需要对形状来进行塑造了。大体塑造的主要目的是将色彩以及明暗关系更进一步的强化,从而让画面中物体的体积感的可以更加真实的呈现出来,营造出整体画面上的空间感。事实上,在这一阶段中所应该完成的绘画步骤虽然较多,但是核心任务却是十分的明显,即为让整幅画面中的所有物体都能够变得更加立体,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色彩的种类进行丰富。

(三)深入刻画

这一阶段相对来说更加的简单,目的就是让画面中的物体可以变得更进一步的立体和突出。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此阶段中多下一些功夫,并且要利用干画法来按照先后顺序一次一次的画,切记不可过于急躁。只有一点一点的将颜色进行深入才能够让整幅画面看起来更加的生动且鲜活。

(四)整体调整

当深入刻画也完成之后,整幅画面内容的丰富程度已经接近完美了。但是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却也难免会出现瑕疵,例如一些无关痛痒的细节装饰过多,让整个画面看起来零乱且琐碎等等。整体调整的作用就是从整体着眼来对画面中物体的形状、颜色以及明暗对比进行微调,将那些枝端末节处理掉。另外,如果在整体调整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难以抉择的部分,那么就应该在不影响整幅画面结构的基础上将相对零乱的部分做出调整,从而让整幅画面的空间感变得更高,有效的提升水彩画作品的可观赏性。

三、在画风景时技法的运用

在水彩画教学中,风景画写生是其中一个十分主要的课题,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水彩画技法。在风景写生的教学内容中,最基础的构图、起稿以及刷水等步骤同前文中的静物水彩画是几乎相同的,但是在作画的顺序上,风景写生却表现的十分的特殊,通常情况下都是按照先上后下、由远到近以及先浅后深的顺序来进行的。基于此,水彩画教师应该在学生实际参与写生之前先让他们临摹一些作品,从而帮助他们来熟练的掌握风景画的绘画顺序。

(一)先画远景

一般类型的风景画当中最远的景色要数天空了,所以在实际的写生作画中也应该先由天空开始。天空在现实的世界中是旷阔无边的,以至于在画作中所占据的比例也会相对较大。创作者需要先将画纸进行刷水处理,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绘画。在这里需要着重注意天空与远处树木之间的色彩融合处,创作者应该将天空的色彩铺在远景树木之下,从而让两者之间的颜色可以融合的更加自然圆润。再加上远景树木的整个轮廓比较虚化,从而会从整体上显得更加协调。

(二)再画中近景

中景与近景在绘画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控制水分,以雨景为例,创作者应该使用湿画法来描绘近景中的小草和树林等景物,即要营造出那种朦胧的模糊感,同时还应确保物体外形的轮廓。尤其是进行第二或是第三次的叠加上色时,更加要适当的减少画笔中的水分量,从而确保第一次的颜色不被弄湿,影响画面的整洁度。

(三)深入刻画

假如整个画面中的景物都给人一种朦胧之感,那么势必会让画作的主题难以突显。深入刻画的作用就是在保证画面协调感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二次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当画面中的底色基本完全干透以后,创作者才可以对近景中的物体细节进行刻画,从而确保整个画面颜色所应有的层次感。

(一)整体调整

笔者认为,整体调整的具体内容是需要跟根据实际的做作品画面来决定的,如果画面中出现了很多累赘的颜色与线条,那么我们就应该适用整体调整来在画面中做减法;假设画面中的色彩与形体的把握虽然都比较的不错,但是偏偏给人一种平平无奇之感,那么整体调整就成为了整幅画作中的点睛之笔。

结束语:

水彩画技法及运用是整个水彩画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水彩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掌握并能熟练的运用水彩技法表现静物、风景、人物时才能保证学生向艺术的更高层次发展,才能促进他们今后水彩创作的提高。

[1]陈锦芳.水彩画技法教学改革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5月,第32卷,第5期.

[2]陈其.谈美术课水彩画技法的教学[J].读写与杂志,2009年8月,第6卷,第8期.

[3]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海洪.水彩画特点教学浅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1月,第34卷,第1期.

刘文良《家系列23》

刘文良男1976年12月现为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画法水彩画技法
鳄鱼的画法
我的水彩画
水禽的画法(六)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夜景的画法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漂亮的水彩画
菊花的画法
精通拍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