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015-11-23骆铮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电工学实验课实验教学

骆铮

(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骆铮

(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电工学是高等院校所有非电类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文对在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主张教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

电工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电工学是高等院校所有非电类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课程内容包括了电类专业的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门专业基础课,其涵盖内容之广、理论跨度之大、学习难度之高显而易见,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技术性课程。反观我国近年来的高等教育状况,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727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显然能看到学生能力的良莠不齐已成现实。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以及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电工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时常面临新的挑战。

二、电工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电工学简明教程》这本教材出版至今已经是第七版了,教材中涵盖的知识点已经非常全面,章节的设计也已经非常科学。教材共包含了电类专业的三门课程:首先是电路基础知识,这一部分是整个电工学的基础,也是后续章节的铺垫。第二部分是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是本教材的难点。第三部分是数字电子技术,简称数电,这部分的知识点清晰明了,逻辑性强,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虽然电工学这门课包含了三门课程,但是教学内容的深度较浅,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方面都已日臻完善,但在目前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非工科的学生对这门课认知度不高,学习起来没有兴趣。

如今大学生视野太窄,学识不够广泛,只注重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而对于一些所谓的“没有用”的课程完全没有兴趣,没有真正理解电工学这门课程的意义何在。例如我校开办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从名称上看本专业的专业课就与电工学课程的关联程度不大,这就导致了学生不太看重电工学课程的学习,学习起来也就没有兴趣。

第二,教师一再降低课程难度,学生还是听不懂,味如嚼蜡。

工科专业得课程大都比较枯燥,电工学涵盖《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内容多、难度大、涉及知识面广。虽然近年来任课老师们一再的降低本课程的难度,可是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因此,本来就没有兴趣再加上听不懂,这种被动的听课其结果可想而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习钻研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普遍下降,他们在遇到听不懂的课程时,不再会花时间去钻研,而是一听不懂就懒得再去听,前边的章节不懂后边的章节干脆就不听,以致到课程结束之后,对于这门课没有任何概念。

第三,教师讲课方法千篇一律,没有同新兴技术结合。

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以教师讲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上,老师无法与学生形成共鸣,且易使学生产生课上无精神、课下无兴趣的学习习惯,没有结合最新的软件工具。在讲述的过程中很少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某些难点缺乏使问题简单化的手段。

第四,实验教学力度过于薄弱,学生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实验环节本来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是实验课学时较少,完全起不到作用。而且监管力度不大,很多学生抱着挣学分的态度来做实验,结果可想而知。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解决这四个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学生,教师,学校。

1.培养并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在大学里师生的关系与中学大有不同,每个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大都只有一个学期,作为高校教师,不能只是讲了课就走,而应该在课堂上、课间、课下多次跟学生强调本门课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涉及的领域,还要教育学生:不要以“有没有用”来衡量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要以应付考试去学习,更不要以拿奖学金为目的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了解并参加电工学课程所涉及的全国性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大赛等。让学生对电工学有足够的了解,勾起学生的兴趣,在以后学习中有的放矢。

教师还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对电工学兴趣不高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建环专业的学生从电气控制和电气照明方面入手,对于机自专业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增加电机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入手,以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拓宽课本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电工学与本专业的联系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

2.教师利用不同教学手段讲述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可以用于教学。例如可以利用falsh动画来描述二极管PN结变宽、变窄,利用PSpice软件来仿真各类模电参数,利用EWB软件来仿真数字钟等等。利用这些软件,可以使抽象的电工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仿真实验,不用去实验室就能看到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使问题简单化。例如在基本放大电路这一章节,在研究晶体管的问题中,有一个求解静态工作点的问题,可以利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直观的看出来。如下图,

直流负载线iB的交点Q就是静态工作点,可以直接求出静态工作点所对应的电压和电流。

3.高校应加强专业学科实验教学建设

对于工科生来说,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不可小视。电工教学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高等学校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为中心。电工学理论性很强,对于某些较抽象的理论,借助实验教学可使其更加直观、通俗易懂。所以首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应同步开展,这就需要高校要把“电工学”实验教学放到工作重心。但是许多学校把实验安排到下一个学期来上,其原因是实验资源短缺外加上需要小班授课,于是就把理论课的大班分成了一到两批的小班,导致有些班级理论课和实验课不能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隔时间过久,所学理论没有及时验证就已经忘记了,使得开设电工学这门课的中心思想难以体现,实验不能有效的促进对理论的理解。其次,实验内容针对性应加强。为了方便教学,往往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电工学”实验课内容是相同的,体现不出不同专业的区别和侧重点,缺乏专业差异性。再者,实验的考核应作为一门必修考试课来考核。以前实验课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实验报告作出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数据抄袭的现象。单纯从实验报告来看,无法判断学生对仪器仪表使用的熟练程度和动手能力,并且学生也不重视。如果把实验的考核和其他理论课的考核同等对待,分配学分,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学生必须参加考试并且及格,否则拿不到学分,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总而言之,电工学实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电工学”理论的验证,为理论服务,又为电工电子实习做前期实践准备。如果能在实验课结束时,紧接着就让学生进入工厂进行电工电子实习,对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工学这门课程将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工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电工学的教学改革也应该是一项常改常新的工程。作为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前提,在教学中引入新兴的教学手段、及时更新观念,还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1]王玉芳.浅谈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2]梁丽.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

[3]秦曾煌.电工学[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骆铮(1985-),男,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助教,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

猜你喜欢

电工学实验课实验教学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有趣的实验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浅谈《电工学》课堂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