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级学生口算错误的案例调查及分析

2015-11-23史海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口算对口测试

史海云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小学 江苏南京 211100)

六年级学生口算错误的案例调查及分析

史海云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小学 江苏南京 211100)

在我多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口算由于题数不多,分值不大。已经成为整个学习中孩子最轻视部分,但真正能够拿到满分的学生并不多;二.口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已经算出错这种现象只归咎于"粗心"。我不这样认为,于是,我以这一部分老师和我班的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我班的六年级学生的真实口算能力状态并且分析其原因,以便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六年级学生 口算错误

连续在教了三届六年级毕业班,我发现孩子单单在口算方面的错误就不断的上升。有的孩子由于口算的错误,已经对孩子学习数学的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觉得数学太难了;有的孩子在估算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从而影响了解题思路的确定造成数学学习一个障碍。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从六年级学生的口算开始调查与研究。

一、调研试卷

六年级学生15分钟口算的试卷

二、学生测试结果统计:

我在本次设计了100道题,我班有30人参加本次测试,测试时间是5分钟。结果如下:(表一)

三、部分学生的访谈:

学生访谈:六(4)学生——唐兴宇,该生是我班的数学课代表。一直在数学方面变现出色,在这次测试中68分。师:你对这次测试的分数满意吗?生:不满意分数。师:为什么不满意?生:因为68分大大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我觉得没有这么差。师: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生:太紧张了。我们的测试从来没有为时间紧张过,现在有了时间的限制我就一下紧张了起来。越紧张就越完成不好。虽然是小小的口算,我们以后也要多练一练。师:小小的口算。哈哈(大家一起笑了起来)六(4)学生——张星,该生是我班的中等生,本次测试42分。师:你对这次测试的分数感觉怎样?生:很惊讶,没想到一个口算测试我会这么差,不太相信。师:反思你在这次测试中有什么失误的地方吗?生:太轻视了。总认为口算是最简单的,无所谓。

六(4)班熊佳玲师: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习的问题在计算方面吗?生:我觉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很多时候我只在意问题的解决方面如列式等而在计算方面却不是太在意,而往往一步计算错误就将整个题目毁了。我也经常受到这方面的困扰。

六(4)王婷师:你觉得你的计算在那儿表现的最薄弱?生:我觉的在填空题中我的计算就更加薄弱了,因为填空题又碎又细又多,我有时都不能够一题题的打草稿时间来不及,如果计算不解决高分肯定不提了。

四、调研结果分析:

首先,卷面的结果与分析

从卷面反映出的学生并不能够正确、迅速的进行整数、分数、小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特别是小数的加减法和分数的简便计算。例如:1/2+1/3许多孩子是通过通分得来的,其实我们可以将分母2×3作分母,2+3作分子,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计算的效率。而这样的简便方法在我们试卷上没有一个学生使用。这就说明这些特殊分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已经被学生忽视了。由于特殊的简便方法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计算方法,老师想让学生在有限的计算时间里掌握一些使用面比较广的计算方法(例如通分),而一些特殊的简便方法就被束之高阁了。久而久之的不练习,学生就不会使用了。

其次,从我们平时的课堂分析

1.教师对口算的认识不正确

在于朱校长和王老师的谈话中,我发现老师对口算重要得思想意识不够。总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在口算上。因为它让老是觉得只要学生带一带,算一算就会了。即使算错了就归咎于粗心。长此下去,孩子在口算方面一直是处于模棱两可的境地。他们不知道哪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哪种方法是最快速的最合适的。这些疑问只有在一次次的基本检测中才能够零碎的得到答案。就会出现遇到过的就会做,没有遇到过的就不会做的现象。而大部分孩子根本就没有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也就不足为奇的出现上面的简便方法学生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了。

2.课堂的教学分配不合理。

新课改以来,我们老师和学生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研究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上了。从而忽视了学生“双基”的落实。由于课堂教学上我们现在的教材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编排在一起,老师自然而然的将有限的时间和上课的重点放在了“问题解决”上,从而大量的挤占了原本的计算训练时间。而计算技能必须要通过一定量的枯燥训练才能达到,老师往往在课堂上不愿意“浪费这样的时间”,因此,无形当中就大大削弱了计算技能的训练。在计算中口算技能又是师生都认为最简单的一部分。因而,用在口算训练上的精力和时间就更少了,更不要谈将口算进行一些变式练习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是年级越高口算越差的结果。在与学生访谈中得知,除每一次的试卷上进行口算练习外,5年学习以来没有进行一次口算专门练习。这就是我们对最基本的计算技能的一种严重忽视。

最后,从学生的学习分析

1.学生数感较差

口算,首先必须通过学生的感官来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而有一些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粗糙,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表象,存储一些信息碎片,并不能完全达到看出内在联系的高度,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无情节,外显形式单调,不易引发兴趣。因此,学生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容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看作“+”,把“9.6”写成“96”,把“109”当成“169”等等。而面对错误的结果时只是说一句“太粗心了”。其实,是孩子感官接受数据和符号的不完整造成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的让学生对不同的运算符号和数据进行快速辨认,从而增加学生对抽象符号数据的感知能力。

2.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对口算的影响

激发学生征服口算的欲望,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指的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比较强烈求知的态度,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并能体验到一种征服口算的乐趣。让学生从内心化紧张的情绪为征服的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提上来,有了浓厚的“欲望”是兴趣的“添加剂”。

学生的学习态度好坏与否,对口算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在做口算题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抵触的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口算的影响,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陋习。还会常常会忽略计算中的一些小细节,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学生们要么没有发现可以先约分,要么就是最后答案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还有例如:0.125:2.5,很多学生在用比的基本性质时,没有注意前、后项小数点移动的位数要保持一致导致出错。

3.定势思维对口算的反面影响

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它可以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学生的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先入为主”,其负作用常干扰学生口算,而产生“错觉失误”。而口算的出题往往就是看中了孩子的这种定势思维。如口算4×1/4÷4×1/4时,由于受到简便计算的影响的影响,很多学往往错算成1÷1=1,忽略了运算顺序。再如这套测试题中的2/5+3/5×2,很多学生受简便方法的的影响,错算成了1×2=2。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凑整”。当学生发现题中的数据可以“凑整”时,这种强信息首先映入眼帘,容易掩盖其它信息。如口算1-1/5+4/5,学生并非不懂得“先减后加”的顺序,而是被“可以凑整”这一强信息干扰,一些学生首先想到五分之一加五分之四,而忽视了运算顺序,错误地口算成0。

4.思变的思维有待训练

其实在研究中我发现口算试题中,有一些非常灵活的部分。如有的时候不能够简便计算,有的时候有非要简便计算不可。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因为运算定律、性质、次序的理解和简算特征的掌握比较模糊。往往在口算时,不能达到自觉运用简算方法,或生搬硬套,或乱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而老师为了保证口算的正确率的绝招就是强调——“死算”。也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就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比如:这一题如果学生是先算0.99×9再算+0.99那就浪费时间了。而应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就简单的多了。

综上所述,这是一次真实的口算调研,它让我们真实地反映了毕业班学生的现有口算能力的现状。这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警醒,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们必须先研究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才能够找到对策。下面一学期我将从教材、教师和学生这几个主要因素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六年级孩子的口算能力的途径。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史海云(1977年),女,江苏南京人,汉族,现职称: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口算对口测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