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新区科协专版

2015-11-23

科学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科委张江浦东

2015年9月22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浦东新区行动方案(2015-2020年)》出炉。浦东新区科委介绍,《行动方案》从建设张江科技城,优化功能联动互补的创新空间布局,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创新投入体系,以及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技综合服务体系等多角度,共同推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

提升张江全球影响力

《行动方案》显示,未来五年,浦东将着力提升张江科技城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与国际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其间,浦东将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和承接更多的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张江,形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和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

研发服务平台始终是张江的“硬实力”之一,接下来,浦东将实施功能提升工程,鼓励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民营行业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在集成电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信息通信、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实验室、开放型应用研究平台及联盟,支撑创新需求的适应性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此外,浦东还将提升科技城形态规划和发展品质,将规划建设张江创新创业集聚区,推进一批重大功能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业创业服务机构入驻,推进教育、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使之成为科学家和全球创新创业人才宜居宜业的理想地。

百公里中部创新走廊

《行动方案》介绍,浦东将打造一条创新链完整、集聚和辐射能力最强的百公里中部创新走廊,这条创新链将包含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技术转移转化到高新技术产业等环节。中部创新走廊的核心就是张江科技城。

北部重点依托金桥和外高桥地区,重点聚焦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视听、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与战略前瞻产业,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制度创新,鼓励发展保税研发,重点发展创新医药研发服务。

南部重点推动临港地区工业4.0示范产业园、IC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建设,承接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航空发动机测试验证中心等国家重大专项,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南汇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聚焦新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启动祝桥航空城建设,推动民用航空总装及其配套产业领域的协同创新和集群发展。

支持孵化创业空间发展

浦东将出台支持孵化创业空间发展的综合政策,对市场化机制创办和运作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孵化创业空间。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创新离岸企业注册、离岸业务税收和知识产权认定等方面的制度,探索双向离岸创业模式。鼓励张江、金桥、临港等地区根据各自产业优势设立创新型、专业型孵化器,推进国有孵化器运营管理机制改革。

浦东科创中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张江科技城、优化功能联动互补的创新空间布局等8个方面具体规划行动“轨迹”。

“四个基本”构筑完整科技创新中心

浦东新区科委认为,从五年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出,要构筑完整科技创新中心,面向全球的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是基础。浦东需要对接全球企业、机构、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形成内敛性和沉淀化的特征,实现较强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配置创新要素、引导创新资源;要提升浦东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主导能力,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在长三角地区乃至更大的区域创新体系中形成竞合关系。

构筑完整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是实现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浦东需要具备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只有将创新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产业活动,才能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新区科委认为,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产品的竞争,是创新型产业的竞争,是创新经济的竞争。

要实现这一目标,激发创新主体创造活力的制度体系是保障。这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一个公允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新区科委介绍,浦东在这方面有优势,发挥创新体系在建设中的先行先试功能,率先探索完善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形成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保障。

此外,完备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将在其中充当“粘合剂”和“润滑剂”。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服务业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粘合剂”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价值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还应该发挥服务业的“润滑剂”作用,降低各类创新要素对接的摩擦阻力,实现对接渠道畅通和对接成本下降。

“三个维度”读懂张江科技城

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的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9年上海提出“聚焦张江”战略以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上海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张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要从高科技园区向科技城转型发展。

如何转型?从行动方案来看,科技城将在“发展品质”上有提升、转变。科技城将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能力;将进行深度产城融合,优化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聚焦创新成果的转化,发展战略性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还将着力科技城经济、社会、文化等的有机统一。

另外,科技城需要创新生态。这意味着它既要有与创新直接关联的要素,即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条,包括基础教育、基础研究及原始创新活动的机构的集聚;又要有与创新间接关联的要素,包括各类服务机构、生活设施、文化休闲、生态环境等的完善。

宽容的城市特征也将更为重要。新区科委认为,创新创业需要鼓励成功、宽容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要大力培育“英雄不问出处”的草根精神,鼓励创业者敢想、敢拼、敢闯、敢创。

产业经济带向创新经济带转型

浦东新区科委分析,从经济全球化到全球经济区域化,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结构中重要的战略角色。而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就今天的视角而言,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创新型经济,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

据悉,浦东开发25年以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源要素集聚,不断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发展。中部产业经济带由伴随浦东发展而崛起的一批产业园区组成,自北向南,包含了外高桥、金桥、张江、康桥、国际医学园区、南汇工业园区及临港产业区等。

然而,在新的科技革命过程中,只有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五年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现有产业经济带向创新经济带转型,打造新的世界创新高地。

因此,浦东将利用创新驱动新引擎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用“创新”贯通浦东各个科技园区,在现有产业经济带上打造一条百公里的中部创新走廊。张江发展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产业,北部金桥区域发展机器人等创新应用产业,南部临港区域发展智能制造等创新规模产业,形成基础创新、应用创新、规模创新的贯通融合,促进各科技园区之间联动发展。

猜你喜欢

科委张江浦东
上海奉贤:科技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三十年的浦东
浅析张江科学城景观标准化的探索实践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Vπ张江孵化器
重庆启动贫困区县科技人才支持计划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聚焦新土改——湖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浦东好人”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