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马会”:跨越66年的握手

2015-11-22易化

大江南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海峡两岸同胞台独

□ 易化

“习马会”:跨越66年的握手

□易化

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见大厅,身着深色西服,分别系着红色、蓝色领带的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从大厅两侧同时走出,将手伸向对方,紧紧握在一起。这一握,穿越了66年的历史风雨;这一握,树起两岸关系的里程碑。80秒钟,两只手紧紧握着,是因为这一握来之不易、尤为珍贵;是因为中华儿女期待这一刻太久太久。为了这80秒,两岸等待了66年。这是一大突破,开创了一个先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过去的66年里,台海上空曾经战云密布、军事对峙,亲人隔绝、咫尺天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两岸才打破藩篱、亲人团聚。但是,“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一度让两岸关系濒临危机。2008年5月后,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七年来,双方签署了23项协议,2014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940余万人次,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但受限于政治分歧,两岸领导人会面曾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这次会面了,握手了。当习近平、马英九并肩步入举行会谈的会场时,分明听到记者们的欢呼声。笔者在电视机前也禁不住眼含热泪,心潮澎湃。

习近平在致辞时说:“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说:“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诚然,两岸之间的人们曾经遭受过骨肉分离的悲剧,有过痛苦的回忆。但是,正因为两岸同胞是心与心相连的,所以最后能够冲破长达30多年的藩篱,最终打开了两岸交流的大门。这就是亲情的力量,海峡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以我们有共同的认同和归属感。

马英九致辞表示,两岸要巩固“九二共识”,扩大深化交流合作,增进互利双赢,拉近两岸心理距离,对外展现两岸关系可以由海峡两岸和平处理,同心协力,为两岸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针对岛内一些人竭力否定“九二共识”,并将此曲解为所谓的“国共共识”,习近平和马英九都指出了达成“九二共识”的历史过程。习近平并强调:“七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言辞铿锵有力,既对台湾承认“九二共识”的各党派各团体寄予了厚望,又对“台独”势力发出了严厉警告。

当前台湾社会深刻变化,政治纷争不休,影响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习近平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台海动荡紧张,两岸冲突对抗,民众深受其害;两岸走和平发展之路,共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两岸同胞应该倍加珍惜和平发展成果,彻底化解两岸敌意,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稳定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这为两岸同胞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同胞台独
斥“台独”狂人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理想职业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