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教育的背景及历程分析
2015-11-22李莹莹
■李莹莹
一、错综的多元文化背景分析
东南亚地区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各国按主流文化可分为中国文化圈、西方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南传佛教文化圈。其文化的多元性便体现在各文化圈内主流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和各文化圈之间的渗透。以中国文化圈的越南为例,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相映成辉,其宗教便是综合了中国的儒释道和当地的泛灵信仰;然而,在越南,西方文化也留有深深的烙印,主要体现在法国对越南汉字的改革和天主教在越南的传播。构成如此复杂的文化背景的原因便是多样的民族与宗教。除主体民族和土著族外,因殖民而留下的欧美后裔以及从临近的南亚和东亚(中国)等地进入的移民也构成了其民族的多样性。东南亚的宗教除了泛灵崇拜的萨满宗教,还有印度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南传佛教等。
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华族做出了两重选择。一些华人为尽快融入本土文化而寻找宗教的庇护,转而信奉伊斯兰教或基督教。这也体现了东南亚地区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故而直接冲击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有许多华人仍然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信仰道教、佛教和祖先崇拜。例如,具有较强民族意识的马来西亚华人还为传统宗教设立了全国性的组织机构。另外,一些华人为了对抗宗教同化而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旨的孔教,以此来团结华人族群。这些华人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标杆,而宗教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阵地,为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坎坷的华文教育历程概略
17 世纪,东南亚华文教育以私塾的形式开始兴办。期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起步、兴盛、衰落和复兴。1690 年在印度尼西亚开办的“明诚书院”是东南亚华文教育肇始的标志,当时主要教授“三百千”、儒家经典、书法和珠算,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19 世纪末东南亚华文教育进入兴盛阶段,这一时期开始开设新式学校。华文学校的如同雨后春笋,整个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些华文学校都采用汉语授课,除华文外,还开设了数理化以及音乐、体育、绘画等。同时,华文教育也逐渐形成体系,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20世纪40 年代后华文教育开始衰败。二战后独立的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思潮高涨,各国政府先后对华侨实行同化和归化政策,绝大多数华侨加入了当地国籍,成了所在国的公民,到了50 代末60 年代初,有些国家甚至颁布出取缔华校的法令:泰国、印尼当局下令停办一切华校;马来西亚则把所有的华校全部改为国民学校;柬埔寨也封闭了所有的华校;菲律宾则实行全部菲化;随着华人创办的南洋大学并入新加坡大学,新加坡的华文学校也正式消亡。这是华文教育最艰难的时期。90 年代后,华文教育开始复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与世界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东南亚政府放宽了对华文学校限制,开始支持汉语教学,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和非华裔学生学习汉语。华文教育呈现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发展趋势,开始了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