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女帮母亲扫街被同学嘲笑事件中反思当前的孝心教育
2015-11-21王晓芸
王晓芸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独生子女时代,80后、90后、00后个个都是家里的“少爷”“公主”。在温室里被呵护长大的孩子习惯了长辈们对自己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却在很多时候忘了也要给予他们回报。笔者对近期报道的重庆一名13岁女孩帮环卫工母亲扫了四年大街被同学嘲笑的这个事件有所感悟,分析了当前以90后和00后为主的独生子女们的孝心意识并提到如何培养孝心意识,希望能为现在的青少年和青年在真正懂得去体谅父母、关爱父母上,能在建立和睦家庭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独生子女;孝心意识;孝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D4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177-01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人无孝不立。”也就是说一切善行都要从孝开始,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去尊敬和孝顺的话,你就算再做其它一百件好事、善事都没有意义。本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利己主义思想泛滥的时代下,孝心的美好外衣正在渐渐被脱下,由此出现了大量的负面案例,对家庭、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形成了一股负能量的氛围。90、00后的孩子不孝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为突出,父母也不树立好榜样,听之宠之,忽略孝心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以热点新闻为例,分析当前90后、00后的孝心意识
近期一则关于“13岁女孩帮环卫工母亲扫了4年大街引来同学耻笑”的社会新闻受到了热议和关注。事件中,重庆初一女孩儿石蕊的母亲是一名环卫工人,由于父亲身体抱恙,母亲要一边工作一边操持家务,小石蕊觉得母亲很辛苦,为了替妈妈分担减压,就利用周末的时间或寒暑假帮忙扫街,一直坚持了4年。石蕊对妈妈的爱心之举正是遵循了传统孝道,本应该是同龄人学习的榜样,却遭到大多数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同学们认为她太傻,不好好读书和玩耍竟然要干这么脏这么累的活。
1.被动“行孝”,重视友情、爱情而漠视亲情
当前,不管是青少年还是青年,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呈现出了一种怪现象,在外面对待同学和朋友都是谦卑有礼,反而在家对父母就是吆喝来吆喝去,常常与父母顶嘴,忤逆父母的意愿,在很多时候,都是在父母的发号施令下才帮忙做一些事情。不仅如此,当前一部分90后的大学生谈恋爱以后,将自己的那份爱全给了对方,甚至有的记得朋友的生日,不惜“下重本”给朋友买礼物,却从来没有给父母亲说过一句生日快乐,更糟糕的是,有的连自己父母亲的生日是几月几号都弄不清楚,曾有新闻报道过:一所高中国际部招生的中文面试中,考官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结果令人堪忧,几乎很少有现场考生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更别提隔代长辈的生日了。
2.应试教育下,家庭和学校看重成绩而忽略孝心教育
家庭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孝心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特长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品格的教育,认为只要成绩好,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现在的90后、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一味的听之宠之,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不孝”行为采取的都是包容态度,有父母这样说:“有什么办法呢,谁叫我们家只有他\她这么一个娃娃,什么都得依着。”而父母自身在现实生活中也没能对孩子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如今,很多家长对长辈也是漠不关心,因为家中姊妹多,都不愿意赡养老人,互相推卸责任;自己住高档小区,让年迈高龄的父母居住在烂屋漏棚的平房里;经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愿意回家看望父母等等。
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忽视孝心教育。即便是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更多的也是倾向于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教育一言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孝道教育的理论课都很少,更不用说让学生去实践了。
二、培养当前青少年和青年孝心意识的途径
笔者认为要纠正现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这种孝心缺失“病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做出努力。
首先是家庭方面。父母既要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更要重点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与孩子之间多做沟通交流,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从而建立深厚的感情,孩子才会真正的懂得感激父母,回报父母。此外,父母要时刻为子女树立个好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子女如何行孝。
然后是学校方面。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特别是孝心教育,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孝心回报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孝心学子”的评选活动,在校内征集一些孝心故事,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感化学生。
其次,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增强青少年和青年孝敬父母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营造良好风气,比如关爱老人,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多行善事。此外,笔者认为国家还可以设立一个特定的“孝敬节”,规定这一天放假,要求每位学生在家里用劳动向父母、长辈献一份孝心,表一份爱意。
三、结束语
在培养孩子孝心意识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地引导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树立健全的人格。当前我国青少年和青年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重庆扫街女孩为榜样,爱父母,爱长辈,爱他人,爱祖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家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洁.大学生“孝心”意识的缺失以及采取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1.6
[2]李运富.浅谈中学生孝心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长三角,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