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小麦品种引选试验
2015-11-21唐李军杨俊华杨素梅
唐李军,杨俊华,杨素梅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芒市 678400)
南亚热带小麦品种引选试验
唐李军,杨俊华,杨素梅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芒市 678400)
通过小麦品种引选试验,针对德宏州气候类型,筛选出德102、滇11-04、临麦18适宜德宏州示范推广种植,甘春24号、楚10-2、宜麦6号可做亲本利用,凤007-19、石麦001、昆麦09-11-10、云杂9号不适宜在德宏州示范推广种植。
小麦;品种;引选
德宏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其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气温较差小,霜日少。其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但长期以来,德宏州小麦品种多、乱、杂问题比较严重,大部分品种都已使用多年,出现严重退化,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良种是小麦实现高产的重要因素。生产实践表明,选用产量高、抗倒性好、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不早衰、经济系数高的优良品种,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而小麦品种引选试验是筛选出良种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德宏州小麦的产量,必须加强对新品种的选育、引选试验及推广应用[1~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来源
参试品种11个:云麦57(CK),是德宏州大面积主推品种,其余各参试品种分别为凤007-19、德102、滇11-04、临麦18、石麦001、楚10-2、甘春24号、云杂9号、宜麦6号、昆麦09-11-10。
1.2 试验地点
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田内,面积0.213 hm2,试验田为红壤土,肥力中上,田面平整,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5 m×2 m),每小区播15行,行距0.33 m、小区间走道为0.3 m,区组间走道0.4 m,播种行与小区走道垂直;试验地周围设有保护行。播种前根据品种千粒重、发芽率、田间估计出苗率(80%),按330万苗/hm2预定值,计算后称种到行。10月13日进行翻犁晒田,10月21日进行耙田,11月11日复耙1次,均为机械作业。于第2次耙前施入底肥,用复合肥(N∶P∶K=10∶10∶10)600 kg/hm2均匀撒施。11月12日开沟整墒,11月14日进行条播。
1.4 田间管理
11月20日出苗,除云杂9号出苗稍差外,其余参试品种出苗整齐;昆麦09-11-10、云麦57(CK)2个品种基本苗高于预定值,11月27日进行间苗处理。12月5日灌水后追分蘖肥,用尿素与过磷酸钙(P2O5>12%) 按1∶1均匀混合330 kg/hm2称量到小区,均匀撒施。1月8日用尿素72 kg/hm2追施拔节肥,看苗施肥。12月12日进行化学除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60 g/hm2、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1 500 mL/hm2混合兑水均匀喷施,效果较好;整个生育期间防治蚜虫2次,于12月31日用甲氨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80 g/hm2、70%吡虫啉水乳剂225 mL/hm2兑水均匀喷施,效果一般,1月28日用甲维杀虫单900 mL/hm2、70%吡虫啉水乳剂225 mL/hm2兑水均匀喷施,效果较好。小麦全生育期人工灌水4次,分别于11月16日、12月4日、1月7日、2月28日,均为全田满灌,速灌速撤,满足了小麦生长发育的水分需求。
1.5 数据记载
在小麦生育期间对各参试品种进行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株高、抗逆性等群体结构及农艺性状调查记载;4月13-24日分期收获,各小区单打单收,晒干后测实产,收获前取样进行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看出,凤007-19生育期最短,为134 d,比对照早12 d;其次是滇11-04、云杂9号,生育期均为138 d,比对照早8 d;均属早熟品种。宜麦6号生育期最长,为155 d,比对照晚9 d,属晚熟品种。其余参试品种生育期均在141~149 d,均属中熟品种。
2.2 群体动态及经济性状
从表1可看出,德102、临麦18、石麦001分蘖力均强,群体结构好;石麦001株高偏高;德102、甘春24号2个品种经济性状好,楚10-2、滇11-04、甘春24号、云杂9号4个品种穗大粒大。
表1 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
2.3 抗逆性
从表2可看出,云杂9号中抗叶锈病;凤007-19中感叶枯病;凤007-19、德102、临麦18、石麦001、云麦57(CK)5个品种轻感白粉病;甘春24号中感白粉病;其余参试品种高抗锈病、白粉病及叶枯病。临麦18、石麦001、昆麦09-11-10均发生大面积严重倒伏;德102、云麦57(CK)均发生小面积轻微倒伏;其余参试品种都无倒伏现象。
表2 参试品种抗逆性
2.4 产量
从表3可见,德102产量最高,为9 093.8 kg/ hm2,比对照增产6.1%,居第1位;其次是滇11-04,产量为8 763.8 kg/hm2,比对照增产2.3%,居第2位;临麦18产量为8 650.4 kg/hm2,比对照增产0.9%,居第3位;其余各参试品种产量均较对照减产,减幅在8.7%~28.8%。
新复极差法分析表明,德102、滇11-04、临麦18、云麦57(CK)4个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德102、滇11-04、临麦18、云麦57(CK)4个品种产量显著高于甘春24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宜麦6号、昆麦09-11-10、云杂9号3个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昆麦09-11-10和云杂9号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参试品种。
表3 参试品种小区产量与分析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德102生育期及株高适中,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群体结构、抗病性及经济性状好,高产;滇11-04生育期早,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群体结构好,抗逆性强,穗大粒大,经济性状好,高产;2个品种均适宜在德宏州广大麦区示范推广种植。临麦18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群体结构及抗病性好,抗倒性差,高产,适宜在德宏州山区及半山区示范推广种植。甘春24号感白粉病较重,产量一般,但株型紧凑,穗大粒大,抗倒伏,经济性状好;楚10-2、宜麦6号2个品种产量一般,但抗逆性强,株高矮,一致性好;3个品种均可做亲本利用。凤007-19产量一般,轻感白粉病、中感叶枯病;石麦001、昆麦09-11-10抗倒性差,产量低;云杂9号生育期早,穗大粒大,但有效分蘖率低,中抗叶锈病、产量低;4个品种均不适宜在德宏州推广种植。
[1]赵喜茹.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01-8402.
[2]于松溪,徐宗进,沈仁军,等.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182-188.
[3]李志余,陆秋生,苏兴智,等.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9(5):66-68.
2014-08-13
唐李军,男,大理州宾川人,农艺师,E-mail:tanglijun11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