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朋辈微心理咨询应用价值研究

2015-11-20韩雪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朋辈高校微信

摘 要:朋辈微心理咨询,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社会关系开展的朋辈心理咨询活动。文章从高校朋辈心理微信公关平台建设现状出发,探讨了朋辈微心理咨询应用的方法、工作机制与价值。

关键词:朋辈;微心理;微信;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1-0064-02

2012年8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媒体、企业事业单位、明星、个人用户的欢迎,成为了继新浪微博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运营平台。与以往的网络技术平台不同的是,随着移动4G网络的推广和公众WIFI的逐渐普及,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企业营销、人际交往、社会心理与生活的特有方式[1]。在大学生中更为广泛流行使用。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微信用户主要是城市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的学生群体[2]。“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众平台为组织和个人提供了创建自己品牌的机会。创建高校朋辈心理咨询的微信公众平台,让朋辈心理咨询品牌化、时尚化、流行化,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心理需求,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我国高校朋辈心理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情况

笔者关注了我国所有关于朋辈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添加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关键词“朋辈”,有47个搜索结果(截至2015年3月31日)。剔除重复账号、无消息推送的账号、非高校的企业账号以及个人账号,最后筛选出24项作为研究对象。

(一)开通状况

从开通的地域来看,我国高校开通朋辈心理微信订阅号的省份共有十一个,以广东、上海居多。而高校云集的北京、江苏两省市仅有3所高校开通。从开通的时间来看,广东省江门市的五邑大学朋辈心理微信订阅号开通得最早,于2013年9月开通。所调查的大部分高校均在2014年开通。在寒暑假期间,未有高校开通。另外,尽管研究样本量很少,但仍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14年的4、5月份和10月份开通的数量最大,这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的时间相一致。

(二)信息维护情况

笔者认真翻阅了每个订阅号的所有推送的信息,并对信息推送的频率和内容进行统计。有9所高校的订阅号能保证每天推送信息;2所高校每周推送二三条信息;4所高校每周推送一条信息;1所高校的订阅号会不定期地推送信息。其他8所高校的订阅号在开通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有新信息推送。

内容涉及校园活动、心理文摘、心理测验、聊天贴吧、心理咨询预约等,以图文信息推送为主,鲜有视频、音频和第三方平台的链接。个别订阅号会有多重菜单的设置。

从调查结果来看,建立一个公众账号并非难事,但如何使之成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就需要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与服务团队。当然,由于各高校对朋辈心理咨询的理解和译法存在差异,因此本次调查不能涵盖所有具有朋辈心理咨询意义上的微信公众账号。

二、朋辈微心理咨询在高校中的应用

所谓在高校中构建微心理咨询模式,是旨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心理咨询与服务的媒介,运用其提供的图文编辑、声像影音制作、消息推送、粉丝互动参与以及第三方平台接口等技术,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辅导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应用

由于心理咨询的特殊性,其工作开展一直比较低调。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般设置在较为隐蔽的楼宇或楼层。以表示对来访者的尊重、真诚、理解和保密。这种相对隐蔽的环境充分保护了来访者,但同时也隔绝了在校的大部分大学生。而大学生正是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对象。因此,如何正确宣传朋辈心理咨询非常重要。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既对订阅的个人信息隐蔽于公众,又能公开地宣传各种朋辈心理资讯。微信公众平台具备的移动性、开放性、互动性能够使信息的传播形成回路,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二)心理咨询员培养中的应用

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养过程涉及选拔、培训、考核、督导和志愿服务等程序[3]。该程序既包含高校普通教学环节,如学习与考核,又比普通教学环节复杂和立体。如选拔、志愿服务和督导培训等。朋辈心理咨询员来自学校各个院系,其专业背景、性格特点、社交网络与学习空余时间很难相容,这就对现场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微信公众平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菜单栏设置“培训报名”与“心理测试”栏目,有意向的大学生就能够轻松完成报名环节,以备指导教师的选拔。微信公众平台也能够在培训与考核中发挥超强优势。指导教师将培训内容推送到学员的手机终端,学员就能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在线答疑与在线考试。随着第三方平台开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开展微教学视频点播、微阅读、作业答疑与辅导、课堂讨论(微信墙)、在线考试、班会(微社区)等活动。

在朋辈心理咨询员志愿服务方面,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发挥很明显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大学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把朋辈心理咨询员划分为各个微信志愿服务小组,并根据小组所对应的服务内容制定微信心理服务栏目,如学业咨询、人际咨询、情绪咨询、自我意识成长性咨询等。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栏目信息的采编工作。最后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统一推送。另外,我们也很重视院系心理部干事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参与。他们主要进行心理资料的搜集和朋辈心理FM的录制。通过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朋辈微信公众账号能够更广泛地辐射到学生各自的朋友圈,使其力量更加强大。

(三)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在实现“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局限一对一的聊天模式。信息是双向式流动的。订阅用户可以反馈图片、文字、语音、视频和位置等信息,这就为实现朋辈微心理咨询提供了可能。当然,朋辈微心理咨询开展离不开朋辈微信公众账号的精心经营,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宣传,更离不开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三、高校建立朋辈微心理咨询的应用价值

(一)朋辈微心理咨询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期正处于社会自我期到心理自我期的转变和过渡时期。他们既需要外界对自己的认可,渴望被理解、关注、欣赏和鼓励,同时又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对话。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内省,勇于对外界甚至权威的质疑发起挑战。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是在“6+1”家庭模式中成长的①。相对于封闭和心理高压的家庭,自媒体成为了宣泄和自我表达的最佳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在自媒体中展示自我,发表观点,传递祝福,宣泄情绪,自我治愈。

(二)第三方平台为朋辈微心理咨询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大学生心理咨询已经由面对面的形式逐渐发展为以面对面为主,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为辅的综合辅导模式。但由于电话、网络的时空距离感及虚拟特性,使得人们常常有一种不真实的存在感。这种感觉除了来访者,咨询师本身也会感到在帮助来访者时缺乏力量。现如今,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倾向授予第三方更多接口,尽管有些平台没有向所有用户开放,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对权限放宽的想象。通过这些平台,朋辈心理咨询员能够实现时时在线心理咨询、朋辈微网站的建立与维护、朋辈微视频的制作与宣教、朋辈微预约、朋辈微聊天、朋辈微心理调研、朋辈微心理广播等。

(三)朋辈微心理咨询促进朋辈微心理场域的建构

在朋辈心理咨询中,朋辈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均为同辈群体。随着咨访关系的深入,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角色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积极的咨访关系会促使双方各自优秀的心理品质向对方传递,消极的心理品质会在关系中逐渐消退甚至瓦解,双方在关系中相互存在、相互依赖、共同成长,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积极心理能量平衡空间。在进一步的咨询中,双方会在这个空间中感受到更多的共鸣,进而使朋辈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成长。这个相互依存、相互感受、共同成长的积极的心理关系共同构建成朋辈心理场域②。

朋辈微心理咨询能够促进建立朋辈微心理场域。朋辈心理咨询师可以人为而又不露痕迹地注入些健康积极的观念与情感,以互联网的扩散性,这些会被迅速地传递到每个在校大学生。朋辈微心理场域可以通过积极与励志、疗伤与治愈、放松与分享以及有争议的心理话题对场域内的大学生心理进行影响和指导。

(四)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五级网络体系,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率

我国高校普遍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网络体系,也有部分高校针对第三级网络进行细化,把班级拆分为整体班级生活与宿舍生活,即扩展为以宿舍生活为中心的第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4]。朋辈微心理场域的构建,能够促使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迅速扩展到线上,成为以上四级网络的技术串联,并能够发挥其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可逐渐发展成为第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当代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晒心情”,用以表达或发泄。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是因为求助无门而导致发生极端的心理事件的。通过第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处于朋辈心理场域内的任何个体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极端危机的表达,再通过互联网的迅速扩散性,这些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校园危机干预领导工作小组。因此学校能够及时处理危机,化险为夷,切实帮助到学生。

网络智能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以顺应新时期的教育服务形式变化。与任何新事物一样,高校朋辈微心理咨询工作要想做好,就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并且符合高校教学育人目标,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符合朋辈心理咨询基本原则,才能受到广泛认可。

注释:

①“6+1”家庭模式:家庭成员包括自己、父母、祖父母和外祖

父母,特指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

②场域是指一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共同存在、相互

依赖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白浩.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

[2]读书频道.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历史[EB/OL].[2013-08

-16].http://url.cn/Qf2kNn.

[3]韩雪.高职院校朋辈心理工作站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

[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10).

[4]周鸣.心理教育四级网络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教育探索,2009,(12).

猜你喜欢

朋辈高校微信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微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