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赢得诺贝尔奖

2015-11-20罗屿

小康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诺奖评奖诺贝尔

罗屿

诞生于1901年的诺贝尔奖,时至今日仍魅力不减。每年10月公布获奖名单以及此后12月的颁奖礼,都会成为世界焦点。即便人们对于诺奖遴选程序、评奖准则全部知之甚少,也不会因此对它的迷恋、崇拜减弱一分

每年10月,都是瑞典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这份热度会一直持续到12月。

原因在于,诞生于1901年的诺贝尔奖,多年来保持着每年10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于12月10日进行颁奖礼的传统。

诺贝尔奖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隅居北欧的瑞典,因诺贝尔奖与世界保持着独特联系,诺奖评选也是瑞典的一项国家大事。每年10月将近,计程车司机都会参与到猜测最终获奖人的游戏中去。

诺奖,让整个瑞典为之沸腾。

“发明炸药的人竟然把他的钱用来创立和平奖”

然而,对诺奖崇拜、迷恋的又何止瑞典人。

近日,英国女童麦迪成了网络名人,原因在于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她,霸气地交给老师一张便条,麦迪父母在便条上写:“请多给麦迪一天时间完成功课。我们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所以她没做完作业。”还附上笑脸符号。父母所说的大事,是指麦迪祖父获得了诺贝尔奖化学奖。

这张便条的照片随即在网上热传。有网友猜测,麦迪的祖父就是托马斯·林达尔,他今年与另外两名科学家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无论“便条事件”真假,根据英国媒体随后的调查显示,有高达八成网民认为,“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理由,老师应该批准”。

由此正可看出,诺贝尔奖在全世界的深入人心。即便人们对于诺奖遴选程序、评奖准则,甚至它所奖励的科学成就究竟意味什么,全部知之甚少,也不会因此对它的迷恋、崇拜减弱一分。

1895年的一天,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巴黎留下薄薄一页遗嘱,其中写道——我所有可以兑现成现金的遗产应该以如下的方式处置:由我的执行人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这样来维持一份基金,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授予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利息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一份奖给在物理学领域做出重大发现或者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做出重大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生理或医学领域做出重大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国家之间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当年为何会留下一纸遗嘱设立奖项?有种说法是,缘于一则错误的新闻报道。1888年,一家法国报纸错误地刊登了诺贝尔去世的消息,其实去世的是他哥哥。但是这家报纸不仅没有核对清楚,还借此机会诋毁了作为炸药发明人的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博士,因找到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杀死更多人的方法而发财的人,昨天去世了。”

看到这则消息,诺贝尔的心情很不美好。不仅“被死亡”,且被冠以如此恶名,诺贝尔甚至想到,自己可能要以“死亡商人”的称号被后人铭记。正是为了扭转声誉,他才决心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项,也就是诺贝尔奖,颁发给那些对人类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五人委员会颁发。

显然,诺贝尔遗漏了几个学科,最为明显的是数学和生物学。对此有各种不同说法,从学术假设到随意猜测,众说纷纭。为何不设数学奖,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一位数学家赢得了诺贝尔也爱慕的一个女人的芳心;至于不设生物学奖,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它和生理学医学奖非常相近。

其实,在诺奖设立之时,世界上并不缺乏各种评奖。至少自文艺复兴早期起,科学家们就被授予勋章、金钱乃至贵族头衔作为奖励。

诺奖为何脱颖而出?

诺贝尔博物馆馆长古斯塔夫·凯尔斯特兰德曾表示,“发明炸药的人竟然把他的钱用来创立一个和平奖,这一事实——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让大批人对这个奖项产生了兴趣。”

但这只是一方面,诺奖的巨额奖金,也是它被大众关注的原因。

诺贝尔生前极为富有,作为炸药发明人,他拥有百余家工厂,并在世界各地拥有355项发明专利。他一生未娶,也未留下任何子女,对家人的信任也很有限。他是这样分配财产的:200万瑞典克朗给了兄弟们,而给进行“低风险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每年将以奖金形式发放”的诺贝尔基金会留下了3100万克朗,相当于如今的大约1.6亿欧元。

所以,从一开始起,诺奖的高额奖金就令人羡慕。诺贝尔遗嘱执行人之孙米凯尔·索尔曼曾对媒体表示,按照诺贝尔的设想,“他是要奖励那些三四十岁、有才华但缺钱的研究人员,向他们提供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20年的工资,让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

诺贝尔的初衷,是让学者利用高额奖金,自由追寻自己的研究兴趣。

但奖金究竟会被怎样利用?

有媒体统计了近些年15位诺奖获得者的奖金用途。很多人的确选择投入研究或捐赠。比如,199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分子生物学家C.N·福尔哈德用奖金建立了一个慈善团体,帮助年轻女性科学家抚养孩子,为她们购买洗衣机,支持她们继续搞科研。199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细胞生物学家甘特·布洛贝尔将100万美元奖金转给了德国德累斯顿市政厅,要求用这些钱修复该市大教堂和修建新的犹太人会所……当然,也有一部分获奖者,将奖金补贴了家用——200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化学家保罗·纳斯爵士赢得诺贝尔奖后决定升级摩托车;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用诺贝尔奖金购买了一辆定制的紫丁香色SUV;199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学家理查德·罗伯茨则用部分奖金在家门前的草坪安装槌球装置……

使用奖金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在还没有赢得奖金前就将它派发出去。爱因斯坦在1903年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里奇结婚,但他们的婚姻于1919年结束,而那时人们就已经预测爱因斯坦迟早会赢得诺贝尔奖。于是离婚协议上规定,爱因斯坦无论何时得奖,奖金都必须给马里奇。

评估结果保密50年

话题足、奖金高,都让诺贝尔奖在设立之初,就具备万众瞩目的先天基因。但这种先天光环也如双刃剑。1897年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后,《纽约时报》就曾预言这个奖项给瑞典带来的麻烦远多于荣誉——一定会陷入各种偏心的指责中。正是为了力求公正,自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起,评审团便着力建立一套完备、科学的评奖程序与体系。

1900年,在得到瑞典国王批准后,《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出台。此举,是为了对诺贝尔遗嘱中未尽事宜进行进一步阐释说明。

遗嘱要求获奖的研究工作必须是“在前一年内”做出的,《章程》在第2节中写得很清楚,不是新的工作也能够被考虑授奖,“如果其意义直到最近才变得明显的话”。这也就意味着在考虑授奖时再没有时间限制。

引起最多争议的规则,是在《章程》第4节,它规定了能够分享一个奖项的人数:“奖项可以平分给两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要值得获奖。如果两个或者三个人共同完成了一项值得获奖的工作,奖项就应当同时颁发给他们。但是任何情况下,一种奖都不能同时授予三个人以上”。

是否能够或者应该修改这条三人规定,以及如何修改,是一个大问题。有一百多年传统的诺贝尔奖制度相当保守,任何改变可能都需要漫长程序,而且并非什么都可改变。

在《章程》中,也有一些让人疑虑的陈述。如第四章的结尾表示:“每个评奖组织都应该有能力决定它有资格颁发的奖项是否能颁发给一个机构或者组织。”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只有挪威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颁发的和平奖曾经颁发给机构或者组织,或者颁发给个人和一个组织。

另外,根据《章程》,诺贝尔奖不能颁发给已故者。

以上《章程》以及“遗嘱”如基石一般,诺贝尔奖正是以此为据,进入提名与评奖流程。

诺奖的评奖委员会很小,每个奖项只有五名成员组成,不能涵盖所有相关领域,因此诺奖候选人的提名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提名过程中广泛的国际参与对于消除瑞典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近亲繁殖”或是可能出现的排外,帮助很大。

每年秋季,数以千计的“恳请提名信”都会从评奖委员会寄出,而在次年的2月1日,也就是提名最后期限到达前,又会有数以百计的回复到来。

这些提名人或是前诺贝尔奖得主,或是收到“特别邀请”的人,或是隶属于知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以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为例,具体而言,可由以下6类人提名:1.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瑞典籍和外籍院士;2.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3.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4.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的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终身和助理教授;5.其他国家指定大学的物理学和化学教授(每年所指定的学校不同);6.其他收到个人提名邀请的科学家。

虽然对提名人身份界定明确,但这些人的具体名单是严格保密的。在邀请提名的信件中,对于保密行为有着非常严格的警示:“你应该对邀请你提名的事高度保密,而且不能讨论。”在诺奖评奖委员会看来,上述保密做法,有助于保护提名者避免受到各方不必要的压力。

当每年一月末,提名几乎收齐时,诺奖评奖委员会开始评议这些提名。此时,他们的成员也有权提名:他们通常用一句话说明推荐理由,提名他们认为应该被提名但还未收到对其提名的那些人。诺贝尔档案馆里存放了很多这类最后时刻的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诺贝尔奖评选所恪守的严格保密制度,诺贝尔档案馆所存放的每一年的评选档案要过50年才能解密公开。但即便等到档案公之于众,包含在档案中的信息其实也十分有限。其中包括提名的信件、诺贝尔奖评委以及外部专家的报告,还有评论所有提名的综合报告。其中缺失的,是所有相关的考虑和商议,因为根据规定,这些是不能记录下来的。

在每年提名截止日期后,就是评奖委员会的艰苦工作——委员会要用8个月时间研究候选人材料,检查其工作成果的有效性,确认这些工作成果的确出自候选人之手。他们甚至还会就候选人的人品,在其周围人群或最密切的合作伙伴中展开秘密调查。这些调查工作所需的预算费用每年高达350万欧元,是基金会第二大开支项目,仅次于发给获奖者的奖金。经过严密删减,委员会将“一小批甄选结果”移交给负责化学奖和物理学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以及负责生理或医学奖的卡罗琳学院,由他们最终决定这一年的奖项归属。

至于评选委员会是怎么留下那“一小批甄选结果”,他们的投票方式、内部磋商程序均被视作机密,外界不得而知。

但即便如此严密操作,偶尔也会有疑似泄密事件发生,虽然其概率非常低。

比如,1980年医学奖得主让·多塞在获奖前一周便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消息”中得知自己可能获奖。他说:“到最后时刻,我推掉了在加拿大的一系列讲座。投票那天,电话响了。由于按正常的日程安排我是不应该在家的,所以我没敢接电话。但铃声响个不停,响了11声时,我太太才去接听。”

奖章带着人性的脆弱

对诺贝尔奖而言,不仅评奖过程已成固定流程,每年12月10日的颁奖礼,各种礼仪程序也几乎百年不变。

当日15时,获奖人员都在斯德哥尔摩大饭店集中。他们的目的地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音乐厅。他们将进入一个布满鲜花的房间,这些鲜花都是由意大利圣雷莫市政府提供,因为诺贝尔1896年就是在这个城市去世的。16时30分,乐队开始奏乐。全体起立。王室成员驾临。之后便是讲话、颁发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此后,人们移师市政厅,开始庆祝活动。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曾回忆:“我们乘坐华丽的四轮马车,能清楚地听到马蹄声。到了院子里,孩子们举着火把列队欢迎。”接下来,便是宴会——19时整准时打开香槟,65张桌子围绕着国王的主桌按“麦穗形”排开,蜡烛将是大厅内唯一的照明光源。晚餐结束后,客人们将应邀进入一个大厅,在这里所有获奖者等待国王的逐一召见,每位获奖者将有幸与国王交谈5分钟。像瑞典的所有宴会一样,活动将在23时之前全部结束。

作为偶像、神话和仪式,诺贝尔奖已经深入人心。但有些人却看到了它相对隐蔽的暗角。

挪威奥斯陆大学科学史教授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潜心研究诺贝尔奖档案20多年,通过发掘与评奖当事人有关的大量书信、日记、评审报告等素材,他认为既然诺贝尔奖是由人评出,而人的偏见与局限并不容易克服,因此诺奖结果并不绝对公正,换言之,诺贝尔奖章带着人性的脆弱,人类的傲慢和谦逊、固执和妥协、自私和慷慨都交织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中。罗伯特专门写作《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一书详述自己的观点。

在书中,罗伯特讲述了很多曾引起革命性变革的物理学大师,如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都曾一再遭到压制、否决,延迟了获奖时间。

其中,爱因斯坦的经历最为曲折。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四篇论文,涉及光的电磁辐射、狭义相对论、质量与能量和统计力学,每一篇都将对物理学带来根本性改变。而他直到1922年才作为填补1921年没有颁奖的空缺而与丹麦的玻尔一起获奖。在爱因斯坦呼声非常高的1920年,作为物理评委会最重要委员的古尔斯特兰德却表示,“绝不能让爱因斯坦得诺贝尔奖,哪怕全世界都支持他。”

相对于评委的刻意“黑哨”,有时,诺贝尔奖在评选时,会存在一些无心之过。比如,1949年,葡萄牙人埃加斯·莫尼兹因一项有争议的疗法“脑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病”而获得该年度的生理或医学奖。更令人感到难堪的是,197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康拉德·洛伦茨在40年代曾发表过支持“灭绝劣等民族”的主张。

这些诺奖历史上的有心或无心之过,其实也在提醒着诺贝尔奖崇拜者,要用一种“平视”的心态看待诺奖,不要仰视,也不要无端贬低。

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化学家豪尔吉陶伊教授在对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深入访谈后,完成《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一书,在书中他同样认为,应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看待诺贝尔奖。

在他看来,历届的诺贝尔奖并不能全面反映科学的进展。他甚至提出了“可获奖性”的概念,在他看来,不同领域的成就的“可获奖性”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诺贝尔科学奖并未包括很多非常重要的科学领域,比如宇宙学、天文学、地质学、数学、环境科学、非生物取向的医学、海洋学、地震学、农业遗传学等等。

另外,对于那些在“诺贝尔情结”中煎熬着的人,豪尔吉陶伊觉得,开出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药方来是不可能的,但如何赢得诺贝尔奖,他亦有自己的看法——“从事科学工作的目标直指诺贝尔奖,特别是从科学生涯的早期就这样做是徒劳的,也达不到目的。相反,科学家的目标应该是指向提出重要的问题、解决问题,寻求理解各种现象,并且应该为了这样做能搞出答案或者得出意外结果而开心。为了成为一名好科学家,需要基础广泛的教育,而且在科学家生涯中关键的一步是选好就读研究生的学院,包括选好的导师。除了候选者的天分和勤奋之外,这是顶顶重要的因素。然而,通过调查诺贝尔奖得主走过的不同道路,还有一个教训必须知道,那就是不存在得奖的捷径。”

猜你喜欢

诺奖评奖诺贝尔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阿克苏诺贝尔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2019年诺贝尔颁奖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评奖获奖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
百年诺贝尔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