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束缚还需再加力

2015-11-20

小康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用功万众束缚

打破束缚同样需要创新,既要在观念上革新,更要在制度上着力,还要在引导上用功。同时,这种打破束缚的行动也需要上下呼应,万众合力,才能创造出“万众创新”的新环境。

“你对北京城市管理有什么建议?”

在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问了百度机器人这样一个问题。

“不堵车”,后者的回答让在场的人捧腹大笑。

对于日日煎熬在路上的人们来说,堵车算得上是北京头号令人心烦的事情。要按之前城市发展的模式和管理方式,这一难题可能永远没有解决之道。而要破解这一难题,在交通管理及城市布局方面需要有新的解题思路和新的突破方式。

交通拥堵,只是当下大城市病的一种体现。其它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都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需要中国地方城市主政者及早做出一些改变,而这种改变也需要有“创业”的勇气、“创业”的精神。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前述会议的讲话中所说,“千千万万人投入创业创新不仅会塑造新的经济格局,也将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并且会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新技术、新变革、新趋势,遵循和把握规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但是在经济层面创业者层出不穷的同时,也要求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的配套改革与之俱进。否则,先行者的创意与尝试,还未变成新的社会产业,就有可能在襁褓中夭折。各地现在推出的政策与措施多集中于给创业基地、创业企业更多的入口、税收政策的优惠和扶持。而在简政放权之后可能出现的空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之,有些地方从之前的招商无所不用其极,蜕变为招商无所用心。更有甚者,错误地将“简政放权”理解为“放任自流”,出现无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凡此种种,与中央政府提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政府监管方式,营造破束缚、汇众智、促创新、保公平的良好环境”的理念偏差较大。

打破束缚,其实意味着要打破双重束缚。一重是要打破旧有的不利于企业、个人“创业”“创新”发展的条条框框,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另一重意思,则要打破政府落后的行政管理方式,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制度与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在社会治理方面起到引导作用。

因之,要使创新成为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还需要在打破束缚上再下功夫。这种打破束缚同样需要创新,既要在观念上革新,更要在制度上着力,还要在引导上用功。同时,这种打破束缚的行动也需要上下呼应,万众合力,才会创造出“万众创新”的新环境。

猜你喜欢

用功万众束缚
万众期待
万众抗疫颂
拴牢
自由博弈
用功
万众归心
倒写
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