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手记

2015-11-20

小康 2015年21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侨乡企业主

侨乡的衰落缺少了什么?

《小康》记者 刘建华

江门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江门市在珠江三角洲西部,毗邻港澳,因五邑华侨众多等因素,现在江门市又被称为“五邑侨乡”或“中国第一侨乡”。

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里,江门市因拥有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其经济实力在广东省排第三,甚至第二。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江门市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国有企业纷纷倒闭,江门已沦为珠江三角洲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年江门市的人均GDP不过在全省的平均线附近而已,在广东二十多个地市中排名位居十位前后。

有人认为,江门近些年经济发展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正因为江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侨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戚是华侨,众多的华侨带回资金,创办企业,造就了小微企业经济占据江门经济半壁江山的事实,也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安逸。曾经的江门地方不大,江门市区的人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国有公司、国有工厂这些捧铁饭碗的地方工作。这样的地方,养成了江门人想发展就要靠关系、靠文凭、靠后台的观念。工作在这样的单位,变得温驯、听话,但又因生活条件的优越变得自命不凡。长期以来,江门人在一定程度上被外界认为是缺少忧患意识。

江门虽地处珠三角,但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相比,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社会知名度都有较大差距。“以前,少有中央媒体关注江门,而这一次,传统工业大市江门因为小微企业发展吸引国人眼光,也招来了不少中央媒体报道江门。”当地政府官员如是对记者说。

曾经的经济强市,著名的“中国第一侨乡”,何以衰落?不得不令人反思。

此次江门积极参评“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是否可说明地方主政官员从意识上要改变这种“无忧患意识”的现状,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竞得全国第一名,获得国家和省支持资金共9亿元,江门市政府也正努力将奖金优惠于企业,但对于企业主而言,或许更多像既为企业主同时也是江门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协会会长的杨彬所说,“9亿的资金引导政府加强服务意识的意义会远远大于资金本身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侨乡企业主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珠江三角洲》一课教学的粗浅尝试
十八大以来新生代民营企业主统战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