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2015-11-20王明黄海峰左文艳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实训

王明,黄海峰,左文艳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高职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王明,黄海峰,左文艳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先进制造业对当前人才的需求,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提出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目标定位、建设路径和主要建设内容,并对创新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化综合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升综合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最后对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展望。

高职院校;职业能力;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1]。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涌现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高端性和实训条件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存在着“实训设备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实训技术与工业潮流相矛盾,实训功能与教学需求相背离”的状况。实训基地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先进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办学质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举全校之力建设省级“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对接先进制造产业链,以企业需求为方向,紧紧围绕电气自动化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合理配置实验实训设备,组建专项实训室。实训基地共有罗克韦尔自动化、SOC及嵌入式系统、组态控制技术、虚拟仪器及智能仪表等8个实训室,涵盖了先进自动化技术主要领域,可服务于我校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为推进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大幅提升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硬件支撑。

二、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与目标

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瞄准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以全面提高自动化专业群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坚持区域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合作、学校管理的共建模式,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软件建设为突破口,以实训“平台建设”为保障,全方位推进实训基地的标准化、综合化建设,努力建设集实训教学、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服务三个功能中心[2]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如图1所示。

实训教学中心的功能定位:服务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实训教学和区域内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满足专业群内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需要。

技术研发中心的功能定位:依托于综合实训基地的实训仪器资源,利用其技术力量,先进设备等科研优势,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3]。架设学校与企业交流的桥梁,校企联合进行新品开发、新工艺研发,更好地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制造业企业产品的部分功能提供测试条件,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的研发能力和教学质量;设立学生创新培育工作室,提升我校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意识与技能;与兄弟院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校校之间的联合科技研发。

技术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依托综合实训基地对校内外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地方企业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帮助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进行改造、革新,解决企业的相关技术难题;为社会提供相关信息咨询、专业人才和技能培训等服务。

图1 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三、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与实践创新

(一)创新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

1、创新实训基地的投入机制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以江苏省财政、镇江市财政和企业投入三种方式共同建设。

目前,我校已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有限公司、NI等知名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协议,罗克韦尔向学校捐赠仪器设备价值320万,三菱电机按学校投入资金的20%捐赠设备。通过与企业的广泛合作,构建学校(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镇江地区先进制造业企业(自动化设备使用方)——知名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自动化设备、技术供应方)三方互动发展合作模式,使基地良性循环、三方共赢。

2、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四方组成的理事会,共同参与实训基地发展和管理的参谋、咨询、协调、监督。完善理事会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管理、督促作用,发挥行业指导、资源整合、组织协调职能,利用企业的技术、装备、人才、信息优势,建立基地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3、创新实训基地的共享机制

通过多种渠道,形成校内专业间、校际间和校企间对基地资源的使用共享机制,发挥对外辐射作用。

(二)深化综合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托实训基地,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1、校企合作,构建“能力递进”人才培养实训体系

图2 “能力递进”人才培养实训体系

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实训体系建构流程如下:与企业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共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核心岗位群,共研岗位群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工作过程分析法和工作任务还原法的“三阶段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的转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力递进”人才培养的实训体系,即“专业群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的能力递进体系,实训体系如图2所示;再根据实训体系构建“专业群通用技能实训平台”、“专项技能实训平台”、“综合技能实训及创新能力平台”三大实训平台,以完成对专业群学生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建立“校中厂”、“厂中校”,营造职场环境,提升职业素质

引入合作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建立“校中厂”——电子产品生产实习工厂,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与教学,在培养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增强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和生产管理与组织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真正做到“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

同时,与江苏华通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车载控制器调试教学车间,学生直接在工厂真实环境中进行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厂中校”模式建立,将教学过程和生产、科研、经营过程有效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能力,拓展了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拓展了专业实训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开放性。

3、实行“职业能力积分证书制”,建立综合职业能力素质评价体系

完善考证制。建立“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将实训基地的所有实训内容模块化、单元化,将每个学生的实训质量、实训项目数量,顶岗实习环节以及对其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4]的评估以职业能力积分或职业能力指数的形式呈现并由实训基地颁发“职业能力积分证书”或“职业能力指数证书”,作为在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及课程成绩单之外的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素质的评价,并作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参考。

(三)提升综合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

通过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实训基地的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功能,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与我校教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努力在技术开发、社会培训等方面有重大进展,在技术开发、新技术高技能培训方面形成特色,使实训基地成为创新创业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中心和技术服务窗口,在地区先进制造业企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成效与展望

(一)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综合实训基地自建设以来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自动化技术人才需求,与罗克韦尔自动化、三菱电机、北京亚控等知名自动化企业合作,形成了覆盖到区域全行业、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合作网络体系,拓宽了校企双向服务领域,提高校企双向服务能力,有力推进了专业群及实训体系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社会服务效应。

一是拓宽了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服务渠道

一方面,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支撑学校自动化专业群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吸纳社会资源,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研专业目标职业群、专业核心岗位群,共研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共研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共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专业群教师全员、全力服务于企业生产与技术发展。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为区域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引领和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专利代理、专利布局,与企业横向合作完成科研开发项目等。

二是构建了学生与员工的“双向”培训平台

学校每年输送相关专业学生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全面进行真实情境的锻炼与培养。选派班主任及辅导员定期到企业进行巡访,和企业兼职教师一道指导、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实训实习任务。建立了实习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对实习生、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追踪调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优化培养方案。

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平均每年为镇江市各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培训达近1200人次,例如,为大赛璐安全系统公司、江苏惠通集团等企业进行员工技术培训约近350人次;受镇江市人力资源部门委托,组织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每年平均培训近800人次。2011年开始,镇江市重型装备产业园与我校合作,建立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创建多渠道、多元化、开放式的职工培训体系,为园区企业职工素质提升搭建新平台。

三是扩大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合作效应

通过校企合作,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22个,吸纳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仪器设备累计660万元,校企合作科技服务到账资金152万元。聘请校外兼职教师18人,先后合作开发专业群核心课程7门、校企合作教材11部。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岗位要求,先后与中国二重(集团)镇江重型装备厂、大赛璐安全系统公司、江苏华通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惠通集团、镇江中煤电子等8家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口培养专业人才223名。

学校主动对接企业,组团为企业做好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五年来,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先后选派11名教师到企业挂职,担任技术副厂长、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累计转让专利技术3项,解决技术难题解决技术难题37项,与企业合作完成研发项目6项,为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镇江宏业科技公司、镇江科大船苑电脑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约672多人次,协助和参与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为企业增加效益累计近1670万元。

(二)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展望

综合实训基地将围绕“三个平台”目标建设发展。

一是以综合实训基地为载体,建立教学交流平台

综合实训基地的建成,可以打通计算机网络、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限制,统一实践教学口径,对我校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能够实现“校内交流”;同时可以通过企业合作计划,参与其他院校交流,实现“校际交流”。

二是以先进自动化技术为基础,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伴随着社会进步,工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对自动化工程、过程管理及工业网络设计等方面人才需求逐步增加。今后本实训基地将进一步发挥认证与培训的社会品牌作用,不仅立足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自动化人才,我们也将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本地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服务中心,为地方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

三是以课程认证与技能竞赛为核心,创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汲取自动化技术特色的教学理念,以先进的硬件平台,开展相关知名企业课程认证和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总之,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校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通过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合作、学校管理的建设模式,强化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展综合实训基地功能,实现基地教学、培训、研发、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的多功能化[5],为全面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工程意识,为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自动化类职业人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李广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建设高职IT人才实训基地[J].现代商贸工业,2011,(3):133-134.

[3]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7):61-62.

[4]李丛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综合性实训基地长效良性的运行机制建设[J].职业技术,2013,(12):62-63.

[5]周晓刚.基于共建共享的机电类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探索[J].职教通讯,2013,(15):55-58.

G710

A

1671-5993(2015)01-0018-04

2015-03-01

2012年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立项课题《基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高职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编号:GS2012YB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明(1980-),男,江苏徐州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信息处理方面研究。

黄海峰(1975-),男,江苏镇江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智能控制方面研究。

左文艳(1981-),女,江苏建湖人,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系讲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智能控制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