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乔木属于书生气十足,同那些看风转舵的不同

2015-11-20胡乔木传记编写组

领导文萃 2015年21期
关键词:胡乔木王震小平

□胡乔木传记编写组

1975年11月4日,邓小平把胡乔木找去,谈《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谈完以后说:“你们以后就抓两件事:一件是把编辑《毛选》的工作做好,一件是帮助学部把刊物办好。”胡乔木这时还不知道,毛泽东对邓小平为刘冰等人转信的事作了严厉批评,政治局内在11月2日已开会“批邓”。

邓小平说的是实话。清华大学刘冰、惠宪钧、柳一安、吕方正等四位负责同志于10月7日联名写的信,抬头是“邓副主席并呈毛主席”。信中揭露迟群、谢静宜在清华大学的严重问题,特别是揭发迟群在中共十大和四届全国人大后,由于没有当上中央委员和部长而发泄对毛主席、周总理的不满,以致公开攻击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等事实。这封信经教育部副部长李琦交给胡乔木,胡乔木即于10月13日夜间把它送到邓小平处。当时邓小平不在家,由秘书收下。两个月前,邓小平曾把刘冰等四人8月13日另一封写给“小平同志转呈主席”反映迟群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方面问题的信转呈毛泽东。这第二封信同样照转不误。当时,教育领域的整顿正要全面展开,邓小平希望此信有助于解决清华大学的问题,并推动教育整顿。万万没有想到,此举会引起毛泽东极大的不快。

1975年10月19日晚上,毛泽东在会见外宾后,同李先念、汪东兴谈话,对邓小平转呈刘冰等人的信进行严厉批评。毛泽东说:“清华大学刘冰等人来信告迟群和小谢。我看信的动机不纯,想打倒迟群和小谢。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我在北京,写信为什么不直接写给我,还要经过小平转。小平偏袒刘冰。清华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胡乔木听邓小平说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后,沉思片刻,对邓小平说:转信的事恐怕不是主席批评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一定是主席对你早就有了不满。邓小平点头,说:过去把形势看得太简单了。

11月20日,中央政治局开十七人会议,批评邓小平,讨论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和向一些同志“打招呼”的问题。胡乔木等几人也被通知参加。在这次会上,胡乔木作了检讨,谈了他把刘冰等人的信转送邓小平的经过。江青把胡乔木训斥了一通,说你胡乔木对毛主席忘恩负义!

1975年冬至1976年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逐步推向高潮。“四人帮”一面亲自出马,罗织罪名,诬蔑国务院政研室 “是一个相当大的谣言店”“邓记谣言公司”“右倾翻案风的黑风口”“继旧中宣部后又一个阎王殿”,在报刊上不指名地攻击胡乔木等政研室负责同志是“邓小平的谋臣”“邓记班子中的‘理论家’”;一面插手政研室的运动,扶植政研室内自愿充当“钉子”的人,从内部发难,制造了七次所谓大的揭批高潮,企图整垮胡乔木等人,并从此打开搜集邓小平等领导同志黑材料的缺口。胡乔木首当其冲,成为追逼交待的重点,承受着里应外合、内外夹击的政治高压。他不能不应付,甚至不能不做一些检查交待、揭发批判的文章,但总的说来,他经受住了考验,没有被压垮,没有让“四人帮”的阴谋得逞。

可是,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的处境并没有多少改变,只是用不着再检查交待了。

新的一年开始,使胡乔木感到委屈的事情却又接踵而来。

首先是政研室的七位负责人分成了两半。1977年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委会下设办公室,作为编委会的办事机构,同时又是党中央起草文件的工作部门。李鑫和吴冷西、胡绳、熊复都被正式任命为编委会办公室的副主任,胡乔木却被排除在外。1977年1月24日,李鑫找胡乔木谈话,给他戴了一顶很重的帽子,说:你秉承邓小平的意思,篡改毛主席的著作,不宜继续参加毛著编辑工作,调回中办。我今天只是口头通知,将来有正式通知发给你。

这时,政研室接到国务院政工组的通知,说中央决定撤销政研室,工作人员重新分配工作,要他们做好善后工作。胡乔木对这种局面深为忧虑,几次对邓力群说:小平同志多次提出要重新组织理论队伍,好不容易把研究室搞起来了,现在又一分为二了。

邓力群感到,胡乔木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受压,粉碎“四人帮”后还是受压,这是不公正的。邓力群认为,胡乔木过去为毛主席做了许多工作,在1975年整顿中又为邓小平做了不少工作。他在这方面的才干,没有别人能代替得了。另外,他也赞同胡乔木的意见,认为政研室的队伍不宜轻率解散。于是,他一方面找陈云、王震谈了胡乔木的情况,取得了他们对胡乔木的谅解;另一方面,尽可能找各种理由,拖延政研室的撤销时间。陈云把胡乔木请到家里谈了一次话,对他又是批评又是鼓励。王震还到叶帅那里去谈,说明事情的真相。许多老同志如李先念、陈锡联、余秋里、罗瑞卿、胡耀邦等知道情况后,都表示了理解。

最重要的,当然是邓小平的态度。

1977年5月下旬,邓小平让王震和邓力群到他那里去。这时,邓小平要再次出山、恢复被免去的所有中央领导职务,已经明朗化。王震是个大事精明而又敢作敢当的人。他认为小平同志出来重新工作,要有个笔杆子,于是让胡乔木写封信,向小平同志认个错,由他们带去面交邓小平。

5月24日,王震和邓力群去见邓小平。邓小平同他们就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谈了许多重要意见。关于胡乔木的问题,也是这次谈话内容之一。

王震说:乔木有个自我批评的信,让我们带给你。他说自己犯了错误,很对不起你。

邓小平说:这没有什么,对这事我没有介意。还特别交代:不必写信或写自我批评了。要乔木同志放下包袱,不要为此有什么负担。

邓小平说:乔木3月2日写的那个材料我看了。没有什么嘛。其中只有一句话不符合事实,他说那次我发了脾气。实际上那次我并没有发脾气嘛。说到批我么,不批也不行嘛。当时主席讲话了,四号文件发下来了,大家都批,你不批不是同主席唱对台戏?批我厉害得多的人有的是,有的甚至说我五毒俱全。至于揭发我说过的话,那就更没有什么问题。

邓小平对胡乔木作了肯定的评价:乔木是我们的第一支笔杆。过去党中央的很多文件都是他起草的。毛主席尽管对他有批评,可是一向重视他。有几个人联合起来反对他,结果主席没有办法,只好不用。

谈到胡乔木的缺点,邓小平说:他这个人缺点也有。软弱一点,还有点固执,是属于书生气十足的缺点,同那些看风转舵的不同。

邓小平说:总而言之,乔木这个人还是要用。至于怎么用,做什么工作,要找同志商量、交换意见。政研室的事(指政研室要撤销——作者注)以后再说,反正有用的人总还是要用就是了。邓小平叮嘱邓力群:请你告诉乔木同志,要解除包袱,不要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邓小平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他对胡乔木的宽容、谅解,对胡乔木的全面分析和充分肯定,使胡乔木又一次走出逆境。

猜你喜欢

胡乔木王震小平
“要是”的作用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办”“为”和解
“慌”与“没有慌”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反冒进”与批判“反冒进”:胡乔木的经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