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展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的必要性
2015-11-20刘桂华
刘桂华
为动画专业正名,为动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开展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势在必行。
根据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6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动画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被评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就业红牌警告专业”。这一内容被报纸、网络等新老媒体争相报道、转载,一时间,“动画专业就业难”言论喧嚣尘上,愈演愈烈,给专业招生、办学带来很大困扰。
笔者曾致电麦可思研究院相关部门,得知其就业率调查追踪仅在毕业后半年和一年两个时间段展开,不同专业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后,得出了动画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画专业就业自由度大、各省市产业发展状况不均等等专业、产业的特殊性均不在考虑范围,毕业后二年、三年甚至五年后的就业情况也不在统计范围内。笔者认为其统计样本涵盖范围窄,数据得出有些轻率。
再看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15个就业率较低专业名单[1],动画专业虽名列其中,但分析同文公布的“近二年部分省市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可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这几个产业发达省市“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没有动画专业,但在云南却又名列其中。可见,动画产业发达省市,动画专业就业率并不低。简言之,就业率高低与国家、地区的经济或者产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宜盲目进行比较。而这正是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字中所缺少的。
对于任何统计数字都要持冷静、客观,不盲目、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经过切实调查和公正、科学分析,不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就人云亦云,任“一边倒”的宣传发展、泛滥,是对一个专业的发展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首先,失业量较大问题,仅就长春工业大学动画专业近几年毕业生来讲,除因生育、家人生病、换工作而暂时离职等原因短时间赋闲在家者,毕业生们并没有长期、频繁失业在家找不到工作者。①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日动画人生存状况比较研究》(吉教科文结字2012129)中对我校毕业生做过“动画人生存状况”调查问卷,研究结果可以支持这一结论,文章见参考文献[3]。
其次,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问题,这是动画专业上“就业红牌警告专业”榜首、被界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主要症结所在。根据笔者以往相关项目研究结果,在纯动画业内就业者,从业1-5年内收入状况确实并不乐观(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会逐渐提升);另外也存在工作时间普便超长现象[2],再加上“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不健全,纯动画业内就业者确实存在就业满意度不高的现象。
但是,根据以往相关调查[3]以及此次“就业跟踪调查问卷”结果,毕业生们在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其他行业从业者,就业满意度则大大提高。如在电视台从事摄影摄像、后期编辑,或在广告公司等做平面设计师,以及从事书籍、杂志设计出版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月收入高,就业满意度也非常高;另外,灵活就业者,如以个人工作室或在网上开设虚拟工作室、再或者以项目为基础的工作(有项目时进项目组,项目结束即离开)者,这部分人群收入高、工作自由度大,就业满意度也很高。但这部分人群却恰恰不符合通常的“就业观”,很容易被排除在统计范畴之外。
最后,就业率低问题。有必要对“就业”二字释义,“从劳动社会学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这一概念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二、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岁;
三、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
四、这种劳动能得到社会承认并且合法。”[4]
可见,只要是合法、自愿以自己劳动换取报酬和收入者,均可定义为“就业”。
因此,真正的“就业率”调查,首先要建立在正确定义“就业”、正确定义“人才”、正确看待大学教育、分清“就业和择业”关系的基础上;其次,从广义角度(不追求与所学专业高度相关等)和狭义角度出发的就业率调查数据,要有所区分;最后,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就业追踪,并进行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横向分析和同专业不同年度毕业生的纵向比较之后,才能真正得出公平、公正、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真实数据。
轻率断定动画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不利于动画教育发展,更不利于动画产业的未来发展。动画业是高科技、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发展的基础,目前“一边倒”的“就业红牌警告”,势必造成几年后的后继乏人,从而出现人才断层。
基于以上,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重新对动画专业开展专门、专业、长期的就业追踪调查。
我国香港地区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事务处曾对2001-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定期的电话访谈进行持续追踪;台湾地区有相关的研究机构每年定期开展有关企业雇主对最爱大学生的调查,主要是请企业给各高校的毕业生从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态度进行打分。但在其他地区仅少数几个院校如上海交大、哈工大等,在毕业生跟踪调查方面的工作已开展起来,定期去有关大中型企业和用人单位走访,调查毕业生在岗位上的适应情况等。[5]而笔者所在学校,与相关部门电话采访可知,是采用吉林省教育厅提供的统计软件,根据“三方协议”来统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尚没有自行开展就业追踪方面的工作。
相反,国外的高等院校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研究非常重视。如美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早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就开始了。为了克服就业信息统计的“时间限制”,高校通常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如美国是通过对毕业生刚毕业时、毕业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和毕业后四年这几个时间段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来掌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状况。日本也采取分阶段统计、即时公布的方式,向毕业生公布最新的与就业相关的信息,一方面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毕业生对于择业的态度。[6]
对比以上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开展针对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追踪调查,有以下注意事项:
一、采用全新的有专业针对性的统计方法和调查问卷进行样本采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用于动画专业的就业统计数据库;
二、区分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就业状况调查。时间段以毕业时、毕业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和毕业后三年、五年这几个时间段进行就业率统计,来掌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真实状况;
三、同时针对雇主和毕业生本人进行就业后的适应状况调查,从而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一个基于长期调查、科学统计基础上的可靠依据。
这样,针对动画专业的就业调查工作就有了普遍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可以适用于艺术类相关专业进行相关调查。
[1]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公布15个就业率较低专业名单[EB/OL].(2014-10-15)[2015-05-01]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1015/t20141015_1189528_1.shtml.
[2][3]刘桂华.中日动画人生存状况比较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4).
[4]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37.
[5][6]魏燕.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系统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