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驾驶着“大篷车”送戏下乡
2015-11-20冷陈东
■冷陈东
我驾驶着“大篷车”送戏下乡
■冷陈东
作为一名从事驾驶专业的技师,我在文化系统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我参与了许多与文化有关的工作,但是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驾驶“大篷车”送戏下乡。
中国幅员广大国土辽阔,虽然许多大城市文化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但是更多的远离中心城市的偏僻乡村,文化活动却成为“不毛之地”。我们知道文艺表演是需要场所和设备的,由于山高水,路途艰辛,许多剧团有心下乡,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送戏下乡”成为文化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为了送戏下乡,几十年来,省文化厅做了许多努力。我也多次参与了“送戏下乡”的活动。根据多年的工作经历,对于“送戏下乡”这一“课题”,我觉得应该进行全面地总结和探讨,以利于这项工作更好更深入地开展起来。
一、“送戏下乡”,古来有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农耕生产的国家。农耕生产不同于游牧活动,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守着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大多数远离都市的农民,由于经济生产的特殊性,与文化活动是无缘的。农民渴望“文化生活”,艺人希望扩大文艺活动的领地,因此“送戏下乡”,自古就成为艺人的追求目标。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社戏》中就描写过“送戏下乡”的热闹场面。为了看场“戏”,许多农民划船几十里,到镇上来看演出,而且乐此不疲。我们知道鲁迅的家乡在浙江绍兴,那里是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会稽,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看一场戏都如此困难,何况其它地区呢。
文革前,我看了著名导演谢晋拍的电影《舞台姐妹》,电影的故事背景讲的也是“送戏下乡”的事。可见“送戏下乡”的问题古来有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几千年来,我们的文艺先人,前赴后继,做了许多努力。
二、“送戏下乡”是革命事业的需要
如果说,在民国之前“送戏下乡”是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爬山涉水,行走乡村,那么到了延安时期,“送戏下乡”就上升到革命事业的高度。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大批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了《白毛女》《兄妹开荒》《游击队之歌》等一大批革命文艺作品,并且深入广大农村进行演出,通过演出,动员了广大贫苦农民投入到抗日战争、土地改革、解放战争中去,为打败日本鬼子,消灭国民党政权,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送戏下乡”对革命事业是何等重要了。
全国解放后,党中央对“送戏下乡”一直十分重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工矿、农村,发动群众,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演出小分队,骑着马儿,奔走于内蒙古草原,为牧民们演出,实际上就是“牧区”的“送戏下乡”。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艺工作多次做出了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新时期的作用,也进一步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送戏下乡”依然成为今天文艺工作的重要工作。
三、“送戏下乡”面临哪些难题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送戏下乡”是个历史难题。主要原因是第一、难在中国农村地员广阔,要翻山越岭,渡江过河,艰苦跋涉;第二、难在下乡演戏不是个人游山玩水,要带上大量演出设备和器材,哪怕最简单的演出,靠肩背担挑是完成不了的;第三、难在演出得有场地。我们知道在深山密林中,有时找块平地都很困难,何况供演出需要的平台了。因此,要“送戏下乡”,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着“大篷车”下乡了。
提到“大篷车”,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村头麦场上,停着几辆汽车,有供演员乘坐的“小面包”,有供演出用的“大篷车”。几个工作人员正吃力地把演出设备抬下来。另一批人忙着搭台、装支架、挂条幅、搭布景……演员在一旁一边化妆一边试音。台下老人坐在小凳子上聊天,孩子围着场地追跑……。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就赶快拆台卸设备装车。一场两个小时的演出,从赶路、搭台、拆台、装车,再返回城镇,往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人力、物力的耗费过多。有时因为一点操作差错,还会影响演出效果。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新型高科技的演出车提高“送戏下乡”的工作效率。新型演出车长达十三米,台面高一米五,舞台有八个支柱支撑,十六个注入液压缸作为自动动力,顶棚升起来后空间巨大,提高了演出质量和艺术效果。
然而,经过几次演出后,我们又发现连接音响的设备使用仍然不方便,于是又自主进行科技改造,增加了两辆小车,固定旋转电源和音箱,提升音响效果。“大篷车”至此才算安装完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动演出车。首先,它集“流动”与“演出”于一体,舞台上的各种设备都安装在车里,使用时只需打开开关或移动位置,从启动到布置完毕只需半小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车内设备齐全,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大大减少了操作失误,灯光、音响的搭配也保证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每当演出后,观众都兴高采烈地纷纷说:“‘大篷车’就是好,演出和城里的大舞台没啥区别。”
虽然“大篷车”已经成为目前下乡的主力军,但它在平时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常年奔波在外,有时在摄氏三十多度的烈日下暴晒,有时又在零下十几度的风霜大雪中穿行,车身的耗损相当大。因此,如何使用和维护成为汽车驾驶技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开好“大篷车”是汽车驾驶技师的首要工作
开好流动演出“大篷车”既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作为一个汽车驾驶
的专业技师,如何圆满完成这项工作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
1.谨慎驾驶,安全第一
这个问题有人觉得是“老调重谈”,缺少“技术含量”。其实,安全行驶是每个驾驶员的基本职责,也是衡量驾驶技术的最高标准,这个问题必须“天天讲,月月讲”,要每时每刻牢记在心,必须一丝不苟的贯彻执行。安全工作的标准,是行车的安全法规,它要求每个驾驶员在工作时思想集中,精力充沛,不违章、不超速,做一个遵规守法的合格驾驶员。
2.技术熟练
这里,我们指的技术熟练并非单纯的开车技术,而且,还包括对“大篷车”的使用和维修。首先,我们谈谈汽车的保养与故障排除:
(1)制动系统养护与故障排除
制动系统对驾驶者的生命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在行驶中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往往会酿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车主应该重视学习制动系统的日常养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定期检查、更换制动液清洁的、高质量的制动液是制动系统保持良好工况的基本条件。
每月应定期检查制动液面高度,并掌握处理方法。踩制动发抖应检查制动片与制动车盘车辆尤其是新车制动时车身抖动,往往是制动片或制动盘变形造成的,如果在更换制动片及制动盘后,故障暂时排除;一两个月后,故障现象又出现,则应对该侧轮毂进行检查,轮毂变形同样可以造成制动时抖动。
冬季洗车后慎拉手刹,通过刹车线将其作用力传达至后轮刹车系统上。洗车后,水可能会进入刹车线中,所以,冬季洗车之后应让车子行驶一段距离,再停车拉上手刹。
(2)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使用常识
A、起动和起步;
B、停车技巧;
C、行车规则;
D、换档手法。
(3)熟练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使用
以上是汽车驾驶技师的专业技能。作为一个“大篷车”驾驶员,除了熟练掌握驾驶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还得具备舞台演出的艺术才干。要能配合舞美、音响、灯光等专业部门做好舞台装卸操作,确保演出的成功。
“送戏下乡”是我们先人几千年的梦想,也是住在偏僻乡村农牧民世代的渴望,“送戏下乡”不仅满足了乡村农民对艺术生活的需求,也是党对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作为一个从事文化专业的驾驶技师,我为能承担如此重任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只有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我驾驶着“大篷车”送戏下乡,一路春风一路歌,一滴汗水一片情,面对农民一张张欢笑的脸,我感到无尚荣光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