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试水纯互联网银行
2015-11-20吴雨孙飞
吴雨+孙飞
2015年1月18日,首批民营银行中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试营业,作为首家没有网点、仅依靠互联网的新型银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借首批民营银行“开闸”的东风,微众银行批复筹备的过程相当顺利。2014年7月批筹后,当年10月就召开创立大会,接下来获得批复及金融许可证、完成工商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官网上线等大动作。
微众银行拥有3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背靠着腾讯这个互联网大企业,因此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标签:没有物理网点和柜台,获客、风控、服务或将都于线上完成。
不过,微众银行提供的消息显示,此次试营业只是为银行股东、银行员工办理开户;邀请目标客户参与业务体验;与此同时加强同业联动,建立合作关系。
“相当于对内部系统进行测试,不是正式对外营业。”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微众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该行正式开始营业还要等到2015年三四月份。微众银行未来在系统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都面临更高的挑战。
此前,微众银行曾透露一些构想,如“刷脸”开户、无抵押信用贷款、一元钱起存起贷等。现在看来,一些支撑这些新奇构想的重要问题仍没有得出明确结论。比如,“刷脸”是否意味着“面签”的监管要求已经突破?
按照央行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未在银行柜台与个人见面认证开立的电子账户,被界定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可通过远程进行开户,不过只能用于购买该银行发行、合作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不能转账结算、交易支付和现金收付。微众银行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尚存疑问。
另外,面对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的金融创新监管如何一碗水端平?互联网主打的低门槛如何做到信贷风险管控?
较之于疑惑,市场更多的是期待。另外,在互联网银行加紧筹备之际,传统银行也被迫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不再停留在电子银行、银联网络等互联网1.0时代,而是纷纷转战直销银行、电商平台、移动金融……此前高不可攀的姿态也逐渐发生扭转,开始正确对待与互联网企业的竞合关系。
相关链接:首家互联网银行面临三大挑战
微众银行行长曹彤认为,“互联网金融实践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在线身份识别是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此外,征信也是微众银行面临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微众银行来说,仍需要“人脸识别”等技术的确实保证和对新监管办法出台的耐心等待。
除此之外,微众银行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申请人发放具体贷款。
业内人士表示,微众银行会利用腾讯的不同数据源,通过采集并处理包括即时通信、电商交易、虚拟消费、关系链、游戏行为、媒体行为和基础画像等数据,并根据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信用主体的信用得分。
但是,社交大数据得出的信用评分并不能简单地与金融信用划等号。事实上,数据采集量越大,其可能带来的“数据噪音”也越多。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认为,由于腾讯的“社交属性”大于“金融属性”,以腾讯资源为主导的微众银行仍面临信用评分系统存在无效信息干扰等问题,信用模型的建立可能需要不断修正。
技术之外,微众银行的股权结构也存在隐患。公开信息显示,微众银行共有10名股东,3家发起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30%、深圳市百业源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0%。
事实上,由于担心股权过度集中,可能产生关联交易,监管机构一度要求民营银行的单个股东占比不得超过20%,腾讯持股微众银行30%股权已经是“破了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腾讯对微众银行付出的资源“明显较大”,这一股权结构可能为未来微众银行的发展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