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足球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的对策及研究
2015-11-19徐贵云姜成秦立忠
徐贵云 姜成 秦立忠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当前我国校园足球所存在的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建立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估体系;加强对教练员的规范化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等。
关键词 校园足球 综合评估体系 过早专门化训练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我国国家层面的最高规格的会议。方案指出通过校园足球要扩大我国的足球人口规模,增强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团结的体育精神,在普及青少年学生足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以便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这一切的措施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足改的高度重视。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之后发现校园足球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国内学者李卫东、陈辉、方仁权等对我国校园足球联赛的运行及发展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本文拟对校园足球存在的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进一步促进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全国校园足球早期专门化训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的阅读了国家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关于四级联赛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文件;国内相关专著;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等知识平台以“校园足球”“运动训练”“青少年校园足球”“过早专门化训练”等關键词查找硕博士论文及期刊50余篇,并且到图书馆和资料室收集并整理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和文献。
2.专家访谈法
本文就校园足球存在的早期专门化训练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延边州体育部青少年足球负责人、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延边足球协会、延边大学足球科研室教授、运动训练学教授等10多位专家进行访问。
二、存在的问题
从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角度看,青少年训练存在早期专门化训练的问题。田麦久教授在他的《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指出,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是指一个运动员从他接受基础训练到他的竞技水平达到最高峰,再到他停止接受竞技训练的整个训练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他在这本书中提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多项基本技术和一般心理素质。而青少年训练就属于基础训练阶段,青少年在儿童时期要注意培养他对足球的兴趣,要让他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在没有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踢球,要让孩子充分享受足球。所以在小学阶段,一般教练员要淡化学生对成绩的太多关注,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基础锻炼之上。
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学联赛中,因为要比赛,所以都想要赢,如果按照多年性训练计划的安排,只训练孩子的一般运动能力和基本技术,这样学生的水平也不会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赢得比赛是有一点的难度,如果比赛经常输,学校领导也不会满意,对自己评职称也不利。因此有些老师可能就会不顾学生的身体,违背青少年训练规律,过早的进行专门化训练,使孩子过分追求技术,对一些基本的素质,比如专项力量、柔韧性等重视不够,使孩子在少年时期看起来技术很优秀,比赛成绩也很好。可是一旦进入成年,因为技术已经定型,身体其他可挖掘的潜力已经很有限,致使很多运动员都是昙花一现。而外国选手跟我国选手正好相反,在他们少年时虽然技术比较粗糙,但是基础扎实,身体条件也锻炼的特别好,当进入成年以后,对技术再精雕细琢,融入一些新技术,成绩很快就提升上去了。
三、对策及建议
建立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估体系,加强对教练员的规范化培训。中国的青少年联赛,需要做一个综合评估体系,比赛赢球只是一方面,其他方面的比如技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等有一个标准,一旦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律视为不合格。此外,小学比赛可以不设名次,可以设一二三等奖。小学一二年纪不允许参加比赛,三四年纪可以设一支队伍,五六年纪再设一支球队。小学主要是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足球所带来的快乐,淡化孩子对成绩的过分追求。
教练员作为一支球队的领导人,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不可能把一支球队带到胜利的彼岸。一个教练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竞技能力的提高,所以,提高教练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小学足球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政策,让一些高校的教师和专业队的教练员到学校来指导孩子们的训练和比赛,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孩子们去参观专业队的训练,欣赏球星的表演和风采。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2] 陈辉.我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运行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09:50-54
[3] 方仁权,南敏镐,李龙华.中日韩足球文化比较研究[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142-156.
[4] 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5:22-25,31.
[5]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