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中国情境的案例研究平台构建

2015-11-19孙超平博梦云张昌华鲍媛媛

关键词:商业案例理论

孙超平,博梦云,张昌华,鲍媛媛

(1.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2.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合肥 230052)

案例研究始于法学领域,并在商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运用的角度,案例研究划分为:行为记录的方式、研究方法以及教学方式[1]。案例研究强调情境因素,作为一种行为记录,案例研究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记录,其特定的影响因素和因果关系决定了事件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的情境性决定了理论应用的范围与程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案例研究是一种情境下的教学方式,其理论、情境与受众之间契合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面对商业领域中情境的多样化和多变性,管理者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组织中所面临的问题;管理研究者在不断探究如何运用案例研究法来实现中国情境下的理论突破;管理案例教学者则在进一步探索如何运用管理案例创造情境,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然而,中国情境下的商业案例研究面临着“借鉴的有限性、情境的适用性”等问题[2]89。因此,以分析中国情境下商业案例研究现状为基础,根据案例研究在商业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理论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探寻案例研究参与方之间合作的契合点,显得尤为必要。

一、面向中国情境的商业案例研究发展现状

1.商业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案例的内涵和区别

商业案例是为了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描述,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学习的模板和实际经验[3]256。从商业案例的运用来看,商业案例主要通过描述企业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和方法路径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商业案例是教学案例的原型,同时也可为研究案例提供素材[3]258。案例教学法是运用案例从事管理教学的一种授课方法,作为教材使用开发的案例称为教学案例[4]100。教学案例重在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以一定的原型进行适当的虚拟、创造管理情境使学员通过案例分析来掌握特定的管理知识点,从而锻炼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评估方案以及做出决策的能力[3]257。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案例研究一般依据企业的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和理论命题,然后进行现场调查,再编写、分析案例,最后推导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后续研究课题,为案例研究而开发的案例称为研究案例[4]101。

商业案例是研究案例、教学案例的基础来源,案例教学法在企业培训中的运用又体现为培训案例,因此商业案例也是培训案例的素材来源。研究案例、教学案例、培训案例因研究目的、教学目的和培训目的的不同使得其关注和侧重有所不同,但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商业案例研究的发展。因此,以下拟从理论研究、教学方式以及培训方式这三个角度具体分析中国情境下商业案例研究的现状。

2.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独立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单元中发生的事件、背景及过程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通过呈现事件的真实面貌来进行分析、评价或预测[2]89。在对事件的背景及发展脉络进行深入分析时,还要突出案例研究在理论上的突破和贡献[5]。

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举办的初期,案例研究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规范性不足、研究问题不明确、多案例少研究、缺乏对数据处理过程的交代以及对数据的展示和分析[6]。针对上述问题,后续研究开始重视对研究范围的界定以及多种数据搜集方法的运用,同时提供了数据分析的程序和策略。然而,国内的案例研究主要是在中国情境下对西方理论的验证,缺乏详细的数据分析步骤,情境描述过多而结论仓促致使二者之间缺乏一定的逻辑衔接性,忽视了案例研究对理论的贡献[7],这促使学者意识到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强化案例的设计并基于理论问题进行案例的选择,突出理论对案例研究的指导作用,强化构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实证研究对理论的贡献[8]。同时,目前国内的本土案例多是单案例研究,案例的故事性和规范性有待加强。

综上,国内案例论坛日益重视案例的采编以及案例研究方法本身的运用,对中国案例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案例研究普遍援引欧美案例的现象导致案例研究与中国情境不符,而国内具体的情境又亟须构建极具针对性的理论以指导商业实践,这就需要在对中国本土案例进行采编、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理论突破以指导商业实践。

3.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发展现状

案例法自1908年引入哈佛商学院的商业教育以来,最初主要运用于商业法的教学中。由于商业领域案例的缺乏,于是教育者开始了案例的采编和研究。案例教学在商业领域中最早运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中,商学院承担着课程教学和课程研究改革的任务[9],而MBA 学员则希望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提升其解决商业实践问题的能力。

作为案例教学法的鼻祖,哈佛商学院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意识的构建,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强化了理论讲授的效果[10]。然而,国内以应用为核心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案例教学水平和国外仍存在着差距。因此,哈佛商学院成熟的案例教学模式对我国培养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运用案例教学以来,国内高校也进行了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探索。以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为例,为提高教学质量,创建AH-MBA 品牌,学院组织师生并联手企业,分期分批建设安徽本土企业的MBA 教学案例。参与采编的授课教师达51人,应届历届学员和相关研究生18人,涉及江汽集团等背景企业10多家。2010年结题验收的15个案例已集结成册,投入到了MBA 课堂教学[11]。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以企业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二手案例,对本科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案例教学,大大促进了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运用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技能[12]。

尽管国内高校在案例教学上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但在教学案例的采编以及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学案例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为例,案例库中被运用于教学的很多案例介于商业案例和教学案例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分[3]255。此外,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具体体现在:案例教学的地位不够明确,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不强,相关基础设施相对匮乏[13]。在案例教学中,鉴于理论的假设性前提,需要指出案例和理论环境的差异性以减少学生的困惑,在关注理论和实践差异的同时,还要兼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案例教学方式也存在着案例滞后、更新迟缓等问题。当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时,这种滞后性日益凸显。因此,及时采编前沿案例就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4.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培训方式的发展现状

面对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信息的公开化以及竞争的激烈化,组织要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通过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强化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员工素质的提升又主要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来实现。

目前比较流行并被组织广泛认可的培训方式是参与型培训,而案例研究法则是参与型培训方式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案例研究法可进一步细分为案例分析法和事件处理法[14]。案例分析法又具体分为描述评价型案例分析法和分析决策型案例分析法。描述评价型案例分析法引入的案例有具体的背景、起因、发展脉络、存在的问题、问题分析及解决的全过程,受训人员只需对已解决问题的案例进行流程分析并描述评价解决手段即可;而分析决策型案例法则主要介绍案例的背景,主要的事件发展脉络,需要受训人员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出案例主体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根据主体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外部竞争状况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法以已采编成型的案例作为分析依据,而事件处理法则需要学生自行收集亲身经历的案例,作为个案进行分析讨论。在应用于培训的案例研究法中,事件处理法对受训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对培训顾问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应用范围有限;描述评价型案例分析对受训人员的要求较低,因此应用范围则相对较广;分析决策型案例分析法则介于描述评价型案例分析法和事件处理法之间,可根据受训人员的水平相应调整案例的难度系数,使得案例分析更广泛地应用于基层和中层的培训。

案例研究之所以能在企业培训中得以运用,一方面取决于员工的独立性和自我指导性;另一方面,员工知识经验的多样性也使案例培训的应用能够取长补短达成共赢。在企业培训中运用案例培训的方法既能满足实践对员工的要求,也能使员工深入情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15]。

二、面向中国情境的商业案例研究的必要性

虽然,案例研究能够兼顾管理学学科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的特征[16],但能否通过案例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则要从商业实践、理论研究、案例教学、案例培训等角度对中国情境下的案例研究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1.商业管理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发展的程度。因此,当管理者现有的能力难以满足组织发展的要求时,就亟须通过充电来突破瓶颈以再次带领企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商业领域的充电模式主要包括商业培训和参与继续教育(含MBA 教育)。鉴于继续教育相较商业培训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点,致力于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许多管理者选择了继续教育中的MBA 教育。

一些管理者在接受MBA 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其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当深谙理论且擅长模型推导的教授们难以解决时,管理者们反而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习得了更多的管理经验,这就使得参与教育成为管理者联谊的途径,进而成为对传统课堂理论传授的一种有效补充。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的实际功能由传授知识的场所转化成管理者通过联谊来探讨实际问题解决的平台,这也不失为参与MBA学习的额外收益。理论传授的初衷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没有在中国本土的实践中落地,谈无实物,这就与管理者们所看重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相悖。

尽管管理者们的经验来源于实践,但无法明确其能被成功借鉴和引用的具体情境;教师的课堂讲授多源于外来的西方理论,无法验证这些理论和中国本土实践能否很好的嫁接相融。中国本土案例研究者强调模型的构建、数理的推导,与哈佛案例研究重视行动力的培养理念相悖。因此,探讨在MBA 教育中如何把理论与实践巧妙的融合,探究适用于中国具体情境下管理实践的理论就显得颇有价值。

2.案例研究需要商业实践的配合

案例研究法自引入中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情境。然而,各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境又因时因地而异,这必然要求在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理论研究时,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研究范式;在使用案例教学方式时,不能照搬欧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范本。因此,对于欧美的案例研究成果,要结合中国本土特点加以落地,这就迫切需要采编中国本土案例。

但从中国情境下案例研究发展的现状来看,难以获取一手资料、难以对案例原型进行追踪和评价是案例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案例的采编又不是对事实与数据的简单罗列和堆砌,需要根据案例运用的目的进行案例和资料的选择,并在专业的指导下规范案例的编制。因此,为了促进中国情境下案例研究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联系案例一手资料的提供者,并通过专业性的指导规范案例的采编与应用;另一方面需要学者们通过分析本土案例以期对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研究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商业培训中的案例培训为搭建一手资料获取、案例采编和案例规范运用之间的桥梁提供了借鉴。以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为例,其人力资源中心向以往参与培训的学员收集亲身经历的案例用于后续学员的讨论,相似的情境就使得学员因感同身受而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实现了知识的传授。

3.案例研究法、案例教学与案例培训融合的可能性

综合考虑案例研究法、案例教学和案例培训的特点不难发现,三者存在着相融互促的可能性。首先,作为组织中高层管理者的MBA 学员,恰好掌握了组织中的一手资料,且学员来源的多元差异性丰富了案例的来源,利于聚类分析,这就解决了案例研究法中资料获取、追踪与评价的问题。其次,在案例采编与撰写的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专业性的指导,避免因简单的事实罗列和数据堆砌导致的规范性不足问题,使案例发挥最大的效能。此外,通过与商业实践者的合作能使教师更为清晰地认识到真实的商业社会,调整授课内容以进一步贴近实际。再次,案例培训的经验可为案例教学所借鉴,充分运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的同步,在同行联谊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课堂打造成商场的模拟演练场,在充电的过程中同步解决组织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在采编的案例运用于教学之后,案例的理论研究者可对业已成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情境的契合点以及需要调整的缺口,提出研究问题,进一步搜集一手资料进行追踪研究,探究适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

三、“理论-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平台的构建

鉴于实践知识具有具体性、情境嵌入性等特征,而管理者则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因此管理者与管理研究者可以通过相互合作找到管理的真理来为实践服务[17]。管理者在探索中积累的经验是中国情境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体,其本土化和实用性特征较为明显;管理研究者们则掌握了西方较为系统的管理理论和规范的案例研究技术。如果要使管理者和管理研究者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则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可供长期合作的平台。鉴于案例在研究、教学和培训等三方面的相融互促性,可构建“理论-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平台,促成企业、高校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的合作,如下页图1所示。

1.平台的构建

(1)平台的主体 该平台的参与主体主要有4个,包括接受MBA 教育的企业管理者、来自企业内部或培训咨询机构的培训师、从事案例研究的管理研究者以及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管理研究者与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进行合作,扮演“主持人”和“规范者”的角色,负责流程的策划、主题的确定、方向的引导以及后期的总结;企业内培训讲师和专业咨询机构人员则主要扮演全程的实践顾问角色;MBA 学员充当媒介和案例教学的参与者,负责采集亲身经历的案例,尽可能地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和数据,配合顾问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追踪。

(2)平台的构成 该平台包括案例教学流程、案例研究流程以及“企业-培训机构-高校”的合作机制。案例教学流程主要是面向MBA 学员采编商业案例,再改编处理成教学案例,以真实的商业情境训练学员的思考力、分析力和决策力;案例研究流程则是进行案例理论研究的学者在案例采编之初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或者根据对比案例拓展研究问题进行探讨;“企业-培训-高校”的合作机制,有望为企业的疑难杂症提供解决方案。

图1 “理论-培训-教学”案例研究平台体系

(3)平台的运作 第一,准备阶段。首先,分析教学大纲、商业领域的发展现状,根据教学计划设定各阶段的主题;其次,案例研究者和教师界定各主题所需采编的信息,向MBA 学员征集信息,与符合要求的学员沟通协商具体资料的搜集流程;最后,根据研究主题对人员进行分工,一部分学员负责相关信息、数据等的搜集,其他学员配合资料的整理。根据商业保密原则对敏感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在专家的指导下形成描述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

第二,案例教学环节。首先进行分组,以游戏等方式进行“破冰”,加深组内学员的了解;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员基于自身的经验进行讨论,经过各小组独立讨论形成备选方案;再次,在辩论环节,各组需通过举证佐证己方方案的可行性,顾问进行发问和点评,教师则主要担任主持和记录的角色;最后,案例来源组织根据实际确定较优的备选方案,若方案经论证可操性强且学员所在组织愿意采纳并付诸实施,则需要收集该方案后期实施的反馈信息。鉴于大多高校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有必要邀请企业内部资深培训讲师和专业咨询公司人员担任顾问予以全程指导。

第三,规范环节。管理研究者和教师根据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将已经讨论的案例撰写成文,根据案例的特点和主题进行分类,构建本土情境下的案例库。

第四,案例研究与合作环节。案例理论研究者在原始商业案例信息以及案例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研究问题或通过对比个案挖掘的研究问题进一步追踪采集相关资料,努力取得中国情境下理论研究的突破来指导组织的发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根据所遇到的新问题为理论研究者提出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为培训咨询机构和案例教学提供规范性指导。对于情节复杂、问题较多的企业,则根据企业意愿,联合高校、专业咨询机构共同构建专项联合项目以开展深入研究,在解决企业问题的同时实现案例研究理论的突破。

“理论-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平台是一个相融互促、臻于至善的平台,根据实践培训优化案例教学,从案例教学中获取理论研究的一手资料,并为商业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导,从而实现“教学培训化、理论实践化以及实践检验”三者有机的结合。

2.平台的运用

鉴于“理论-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平台有助于促进案例研究和商业实践的共赢,所以平台的可操作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1)平台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该平台可运用于对高校商管学院MBA 的培养,一方面,在职的MBA 学员能提供案例资料来源,这既降低了案例采编的成本,又解决了一手资料难以获取的问题;另一方面,MBA 学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案例情境进行充分讨论以提高其决策力。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但教学案例的采编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根据教学大纲采编第一批案例期间,可运用业已成型的中国百优案例进行教学,这就为本土案例教学的采编提供了规范性的参考,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征求MBA 学员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施。在业已采编的案例运用的前期,要进行培训和试点:鉴于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的经验和案例教学的系统培训,来自企业内或专业咨询公司的培训讲师恰好可对教师进行培训;根据学员的特点优先选择学员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进行试点,关注流程的控制,在后期反馈中根据意见对现有流程进行调整改进,根据教学反馈进一步补充完善案例信息,根据案例研究者的意见对案例进行规范,进行描述型案例和规范型案例的分类。在收入案例库后,本土教学案例则可以在MBA 教育中进行推广运用。

(2)平台在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案例研究也存在一手资料难以获取以及难以进行后续追踪的问题。在最初的案例采编过程中,案例研究者根据已经提出的研究问题或对比案例发现新的研究问题,筛选案例进行理论研究;在MBA 案例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情节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高或运用现有管理方法难以解决的疑难个案,这也可为理论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补充信息进行理论上的突破性研究提供了契机。理论研究的长期性要求对案例进行追踪,MBA 学员在学习期间和教师建立的深厚情谊,大大地便利了案例研究的后期追踪。学员与研究者的合作,便于将最新成果运用于商业实践,提高决策效率、提升决策水平,与管理研究者实现共赢。鉴于理论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可以针对组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与高校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组织存在着亟须解决的问题,可寻求与专业咨询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不仅能迅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互利合作探究适合组织的长远发展之路,同时也能为管理理论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

3.注意事项

“理论-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平台,在应用时仍有一些注意事项:一是丰富案例处理方式。在案例实际运用中,必然要结合实例进行单案例研究或多案例研究[18],而个案研究更强调对某一过程、事件或行动的深度描述,而究竟是选择单案例还是多案例研究则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和情境而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学员所在组织的规模、待解决问题的类型和难度、相似组织的数量等。二是考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案例教学模式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和时间的投入[19]。然而,“理论-培训-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平台的参与者却很难保证这一点:高校案例研究需要获得研究资金的支持和学术上的认可;在职MBA 学员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而外部咨询公司的参与动机则不确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求在案例采编前进行人员过程规划以及资金预算,以确保案例研究的顺利进行。三是保障体系的配套。首先,建立商业保密制度,即为保护商业机密,要在不影响案例运用效果的情况下对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其次,建立学员激励制度,即为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避免“搭便车”现象,将学员的成绩与参与度、贡献度相挂钩,对表现优异的学员,可提供指导的机会。四是追踪所实施的方案。案例经过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但这并不能确保其可行性。如果学员所在组织认可并愿意采用成型方案,案例研究者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可对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追踪,考察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原因并进行反馈,为案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资料,其经验可供借鉴,这也就实现了实践检验的功能。

四、结 语

作为一种情境研究,案例研究在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同规模的组织在特定的区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境况,那么国外案例以及国内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的借鉴性就十分有限;国内管理研究者在通过案例进行理论研究时又因为缺乏一手资料而难以取得理论上的突破;现有的商业培训也面临着规范性不足和培训内容不够系统等问题。因此,通过分析案例研究在商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状况,探究理论、培训和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可能性,并构建“理论-培训-教学”三位一体的案例研究平台,有助于促成管理者、案例教学者、管理研究者与咨询顾问之间的合作。然而,具体运用效果又会因为资金、资源以及参与人员能力的差别而会有所不同。因此,该平台的运用效果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通过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

[1]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三版)[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金红.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7-95.

[3]苏敬勤,孙源远.商业案例、教学案例和案例研究的关系[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255-259.

[4]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100-105.

[5]冯雪飞,董大海.案例研究法与中国情境下管理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3):236-241.

[6]毛基业,张 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综述[J].管理世界,2008,(4):115-121.

[7]潘绵臻,毛基业.再探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8)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09,(2):92-100.

[8]毛基业,李晓燕.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9)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10,(2):106-113.

[9]JM Beehler,DJ Luethge.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quality:the role of accredit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management education[M].New York:Spimger New York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2013:277.

[10]Simeon Djankov,Yingyi Qian,Gerard Roland,et al.Who are China's entrepreneur?[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2):348-352.

[11]孙超平,张昌华.基于SCP理念的体验式MBA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9-107.

[12]邓三鸿,许 鑫,王 昊,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9):120-124.

[13]陈 静.《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4):294-295.

[14]中国就业指导中心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150-151.

[15]王保林.案例教学法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5):82-84.

[16]《管理学报》特约评论员.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J].管理学报,2013,(4):469-487.

[17]邓中华,闫 敏.中国管理研究的关键时刻——专访徐淑英教授[J].管理学家:实践版,2011,(11):32-42.

[18]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4,(1):116-120.

[19]武亚军,孙 轶.中国情境下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1):12-25.

猜你喜欢

商业案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