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禅师
2015-11-19林梅琴
本刊记者 林梅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一句佛偈了,出自《六祖坛经》,说的是六祖慧能的故事。
弘忍看到后,却没有表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而寺院里的火头僧慧能看了后,便写下了上面提到的这首偈子,并最终继承了弘忍的衣钵。
这回要说的故事,和六祖慧能有些渊源。
相传唐贞元年间,有个名叫正幹的和尚,深得六祖慧能之法。他在福清渔溪镇一座种满黄檗树的山上结庵修建了般若堂,成为黄檗宗始祖。
而将黄檗宗发扬光大的,则是曾经东渡日本的一代高僧隐元。
隐元(1592—1673),福清人,佛教临济宗正式传法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曾四出募化,扩建寺院,使万福寺在明末清初成为中国东南名刹;晚年东渡日本,开创日本三大禅宗之一的黄檗宗。
寻父寻成了和尚
6岁那年,隐元还叫林隆琦,他的父亲林德龙为了生计前往荆楚一带,自此生死未卜,一去不回。三年后,林隆琦9岁了,在乡里的中峰社学读书,到了翌年冬便因家境贫寒,不得已退学回家,和兄长耕樵做活。
年少时的林隆琦,就已经有了出家的苗头。18岁时,他加入了径江念佛会,学习修行佛法的要领。
到了20岁那年,已经是男大当婚的林隆琦,被母亲兄长催促着娶亲,但他以父亲去向不知为由,拒绝了。就在这一年,他出外云游,到普陀山朝拜观音,第二年便拜了茶山祗园老僧为师,并和母亲商量,用准备拿来结婚的钱当做路费,出外寻父。
整整两年,父亲仍旧杳无音讯。1614年,23岁的林隆琦在寻父途中,走过了浙江一带的许多寺庙,结下佛缘,并有了出家的念头。他投身到潮音洞主那儿,做了一个茶头,定下出家的志向。
然而直到三年后,他才说服母亲,同意他出家。谁知,在返程路上,他又被盗了路费,无奈之下只得回乡,依旧耕樵,过了两年吃斋念佛的日子。28岁这年,母亲去世,家人请了渔溪镇黄檗山万福寺的和尚鉴源来帮忙料理后事。
鉴源在得知林隆琦想要出家的意愿后,劝他在黄檗山剃度。而林隆琦却觉得黄檗山相较普陀山来说,离俗世太近,不适合参佛法。
鉴源说:“任俗无妨,心不俗就好。”
这句话让林隆琦顿悟了。1620年,他皈依了鉴源禅师,落发为僧,法号隐元。
过三十年后再告诉你
隐元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出家时,黄檗山万佛寺的佛教道场毁于倭乱,只剩下几座殿堂。于是,他奔波于福清、莆田之间,为重建殿宇而努力。
一天,隐元遇到了从北京回来的时仁法师。他向时仁请教:“依照经书解释佛义像是冤屈了三世佛,偏离经书一字则如同魔说,其中缘由实在无法明白。”
时仁说:“过三十年后再告诉你。”
这样的回答让隐元很是失望。他愤然辞别时仁,四处访遍名寺,寻找真理。多年后,他突然醒悟:若不是时仁的那句话,自己可能就这么回了黄檗寺,而不是踏上漫漫征程,并最终吸取百家智慧,有了后来的一番成就。
云游途中,隐元曾师从金粟山圆悟,在他门下两年,终于大彻大悟。之后因与嗣五峰如学参禅问答,名闻金粟山。
明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接任黄檗山万佛寺主持,重兴道场,广置田园。此后万佛寺声名远播,僧众从早期的300多人发展到1700多人,风盛于江南。
这才有了后来的日本佛界的再三邀请和他的东渡。
隐元和郑成功不得不说的故事
1644年,崇祯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恰在这年,隐元离开黄檗山,前往浙江拜觐费隐禅师,后应邀任嘉兴崇德县福严寺住持。
他在《臣农即事篇后序》里写道:“余读臣农即事篇,乃知百草头边,泣露吟风;淋漓感慨,撼动天地;鬼神擎起,赤胆忠心;至于林峦草野,莫不咸皆号呼长太息者矣。于戏,有国有家有禅林者,苟无这段骨气者付肝肠,而能成立其事,又乌可得乎?”
赤胆忠心对于隐元来说,是不管出家没出家,都要有的。而面对明朝的灭亡,他也只能作诗感慨:“可怜南国风光媚,半入胡笳不忍听。”
他的这首《纪春》,作于1654年,正是郑成功和清廷议和前后。
隐元一生和清廷没有任何交往,但生在乱世,也无法全然避开红尘纷争。因为战争,他离开故土,辗转各地避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之后的东渡。
1654年,隐元前往郑成功的抗清根据地厦门,准备前往日本。这期间,郑成功给他写了封信:“得侍法教,顿开悟门,执手未几,唯有临风神想耳。但日国之人虽勤勤致请,未知果能十分敬信,使宗风广播乎?拟虚慕其名而姑为此举耶?倘能诚心皈依我佛,自当驻驾数时,大阐三昧。不然,不必淹留岁月,以负我中土檀那之愿。况本藩及各乡绅善念其甚殷,不欲大师飞锡他方,所以拨舟护送者,亦以日国顶礼诚深,不忍辜彼想望之情也。”
在信中,郑成功还询问了隐元何时归来,并对不能当面送行表示遗憾。只可惜,隐元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图为1611年隐元草书作品。他的书法作品普遍带有强烈的明代书法风格特征,潇洒豪放,流露出超然清静之气。这样的作品既是难得的古代书法精品,又见证着明末清初之际中日宗教、文化交流的历史,值得世人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