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
2015-11-18袁调芬
袁调芬
由于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不少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会把一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人员招进幼儿园,允许其在一年内考到教师资格证。殊不知,非专业幼儿教师,在带班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为了提升教师的一日常规管理能力,近期,我随保教工作领导组逐个进班进行观摩指导。这天进的小2班比较特殊,两位教师都是工作不到三年的新教师,虽然都是大专毕业,但原专业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
班主任梁老师,个性活泼开朗、大大咧咧,说话不拘小节。配班王老师,性格比较细腻温和。当初之所以把两位搭在一起,是因为教师双向选择的时候,两人性格互补合拍,都选择了对方作为自己的搭档。
看得出来,两位老师都是真心爱幼儿的,在带班过程中,给了幼儿很多自由宽松的空间,而且能和幼儿玩在一起。特别是梁老师,由于性格上的原因,说起话来像在主持综艺娱乐节目,特别搞笑滑稽。在梁老师带班的时候,幼儿们特别开心,时常哄堂大笑,她甚至会和幼儿逗趣、故意说反话来制造搞笑的气氛。无疑,宽松自由的氛围是应该提倡的,但半天看下来,我总是觉得纯粹是在“玩”幼儿,而缺少了教育的真义。
一、镜头回放
镜头一:晨间锻炼
晨间活动安排走梅花桩。一开始,梁老师把梅花桩摆成分开有一定距离的曲线。让幼儿排队走过一遍之后,梁老师让幼儿自己摆直线。幼儿兴致勃勃地摆着,一不小心就把梅花桩都并在一起了。梁老师急忙说:“要分开点放,不要并。”于是,一个人动手很快就把并在一起的梅花桩分开了。其间,由于距离太大,不时有幼儿从梅花桩上掉下,有个幼儿甚至不敢走。于是,梁老师便扶着那个幼儿勉强地走完了梅花桩。
点评:晨间锻炼时,教师只提供给幼儿一种材料,她的目的就是让幼儿走梅花桩,练习平衡能力,可见材料提供不足,幼儿无从选择,只能听从教师安排。提倡让幼儿自主放梅花桩,这无疑是对的,但教师又不停地指挥幼儿不能这样,要那样,这只是表面上的自主,没有真正放手让幼儿探索、实践。
镜头二:晨间谈话
早操过后是晨间谈话,碰巧,欢欢进来了。前段时间欢欢得了手足口病,已经十几天没上幼儿园了。这时,梁老师开始借题发挥:“欢欢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幼儿们异口同声回答:“因为他喜欢吃手指。”梁老师:“是啊,欢欢因为喜欢吃手指头,所以把手上的细菌吃进肚子里了,所以手烂掉了,脚烂掉了,肚子也烂掉了。”这时,欢欢表情讪讪的,有点不好意思。一男孩轻轻地问:“那欢欢现在脚还在吗?”梁老师没料到幼儿会这么一问,随口答道:“现在病好了又长回来了,你们如果吃手指,脚也要烂掉,也要去挂针。”
这时有些幼儿就接口说道:“我最喜欢挂针了”、“我也喜欢得手足口病”,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梁老师未做阻止,只管自己继续说。其间,梁老师还三番五次说:“我们不请某某某说,因为某某某经常被子没盖好,要生病,生病了就不请她。”她甚至把这句话带到了后面的几个环节中,不下十次。
点评:梁老师这些不甚严谨的语言,已经明显误导了幼儿。幼儿们觉得手烂掉、脚烂掉也没什么大不了,好了又会重新长回来。于是,现场出现了“我喜欢挂针”、“我喜欢得病”的语句。幼儿说这些话只是觉得好玩,想惹大家笑一笑。
镜头三:生活环节
今天的点心有两样:小番茄和饼干。梁老师继续充分发挥幼儿自主的原则,让他们自由选择哪个上午吃,哪个下午吃。结果,有些幼儿选了饼干,有些幼儿选小番茄。看幼儿们意见不统一,于是,梁老师发话了:“我们就决定上午吃饼干,下午睡觉起床,口渴了正好吃小番茄。”那些刚才提议上午吃小番茄的幼儿们相互看看,有点不明白。
点评:看似自主,其实是假自主,先让幼儿们可以自由选择,最后教师“一语定乾坤”,长久这样下去,幼儿们就会觉得,不管怎么选,最后还不是由老师说了算。而且老师的理由既滑稽又是错误的。下午口渴了不是应该喝开水才对吗?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上午吃水果,因为上午时间短,吃饼干的话,幼儿胃排空的时间不够,午饭时就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下午,从幼儿吃过午饭到离园,将近5个小时,如果中途未给幼儿补充一些耐饥的食品,会产生饥饿感。
镜头四:集体教学
集体教学活动是语言活动《鸡的一家》,大概是因为空间太小,在活动时,教师并没有让幼儿坐成半圆形,而是坐在桌子旁边,有些幼儿因为看不到图片,并站起来,还有些幼儿跪在椅子上,幼儿的坐姿千姿百态,老师未加以提醒。
在区分公鸡和母鸡的特征之后,梁老师问:“为什么公鸡长得比母鸡漂亮?”幼儿不知道,梁老师马上自己接下去说:“因为公鸡要吸引母鸡。公鸡说,我想有个窝。什么是窝,窝就是家的意思,就是公鸡想要讨老婆了。”说完,梁老师自己先忍不住哈哈大笑了。于是后来出现了幼儿也嘻嘻哈哈地说“讨老婆”之类的话。
点评:公鸡和母鸡自出生就有本质的区别。梁老师的语言很具喜感,但明显也误导了幼儿。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在一起,就是一起吃饭、一起游戏的意思,刻意地加上“讨老婆”这个词语,明显把幼儿的思维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在课堂中,教师未对幼儿的坐姿、倾听习惯、思考习惯等进行引导,只是一味在说笑。
镜头五:户外活动
接下来的游戏时间是民间游戏串连玩《木头人》和《拉大锯》,梁老师很快速地重复报两个游戏的名字,要求幼儿也能快速变换。其间,玩《拉大锯》需要两个幼儿手拉手玩,很多幼儿一时找不到朋友拉手,游戏时摆放的桌子也不方便幼儿找朋友,但梁老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要求幼儿调整一下座位,而且找到朋友的或者没找到朋友的,教师也没有激励的措施,只是自己在不停更换游戏的儿歌而已。
我问她为什么要串连玩,有什么意义?她的回答是可以锻炼反应力,并自以为目标达到了。
点评:锻炼反应力需要两个游戏串连玩才可以吗?在《木头人》中,只要教师适当改变一下游戏规则,比如说到最后一句时,可以提不同的要求,如一个木头人、两个木头人、变植物、变动物等,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要求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样是不是比仅仅和同伴手拉手的反应要有趣得多?在游戏中,教师未注重游戏的规则性和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只是一味要求变换快,失去了游戏本身的意义。
镜头六:餐前活动
这时,梁老师请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故事,请个别幼儿上来看着图片讲,由于小班年龄的限制,幼儿对整个故事的复述自然是有难度的,因此,断断续续地讲不下去,于是,梁老师便帮助幼儿一起讲。这时,只有上面的那个幼儿在讲,老师在指点帮助,其余的幼儿都在游离状态中,有的和同伴说话,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就坐着在神游。
点评:餐前活动中复述已经学过的故事,未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难度太大,幼儿不感兴趣,而且只有个别幼儿参与的机会,所以,幼儿开小差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了,不如改成手指游戏等集体可以参与的游戏。
二、我的思考
半天看下来,反复盘旋在我脑海里的就是高尔基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爱幼儿,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教育好幼儿却是一门艺术。”
幼儿教师是一个专业非常强的职业,要有一定的资质才能教。这两位老师都在最近考到了幼儿教师资格证,但领到资格证,只是说明她在某方面达到了一定的资格,而不一定能代表她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态度了。
在观摩的过程中,旁边一位同事说了一句很感慨的话:“看来,幼儿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确实需要反思自己的专业性够不够。”
《人民日报》提出让教师成为最有“德行”的职业;让教师成为“含金量”最高的职业;让教师成为最有尊严的职业。的确,教育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态度和教育的智慧。
首先,就管理层而言,在安排教师工作的时候,简单地把两位非专业老师安排在一起就是个失误。在研讨的时候,这两位老师一直觉得自己这样带班没问题,对于我们提出来的一些疑虑和意见,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茫然:原来这样是不行的啊,原来是要那样的啊……因此,对于非专业的新教师更应该选择专业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来带。同时,两位搭班老师要取得思想行动上的一致,共同制订班级常规管理方法,防止出现1-1=0的状况。
其次,就教师本身而言,非专业教师需要有更加进取的态度和好学的精神,多向别的老师请教,而不要抱着“国外的教育是这样的,我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态度。要知道国外有些好的教育,在其背后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我们在看这些教育行为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到现象,更应该深究其背后的理论和原理。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否则,只能人云亦云,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最后,不管是本专业还是非专业的教师,都要有教育的智慧。教育智慧包括了解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和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