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美丽的汉语

2015-11-18杨宽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仓颉先祖诗行

杨宽

四目仓颉受令造字,拾枝丫在黄土上绘下日月山川、草木虫鱼并授之于人。相传仓颉每书罢一字便闻凄吼一声,日无光,雁入林,万物囚于笔画之间,人愈强大。华夏文明从此被记载,被延续。

听,小儿郎,上学堂;月光下,背诗行。二司马细说历史,八大家铺陈文章;李杜诗篇长,苏辛亦难忘。观春风细裁柳叶,嗔夏荷初露其尖;于冬夜偶得万树梨花,在春日巧赏白鹭青天。看,黄皮肤,黑瞳仁 ;艳阳下,耕麦田。严父诲子声声厉,慈母临行密密缝;兄长拥八斗才情,姐妹有羞花之美。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我们的汉语家园。

一束穿林剑,没入深石中。狼烟起,旌旗靡。鼓营角,夜不停。将军大吼:“不破楼兰终不还。”士家书“男儿应马革裹尸”。背刺“精忠报国”,鹏举欲饮匈奴血;胸怀忠国之情,末代状元心定留名汗青。家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屈子哀民生之多艰,仲淹亦是处殿堂而思民患,在江湖而为君忧。因而断垣、残墙,满疮痍。戴望舒深情地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祖国母亲的乳房,先生鲁迅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依旧声嘶力竭地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这片浩茫又经历沧桑的土地上,人们用汉语捶敲着日子,用诗行书写下国与民的壮与美。从土地走来的人们凭着先祖们的智慧,留下了永不入土的文字,记录下民族的屈辱与辉煌。

看尽万山红遍,步及层染之林,润之笑秦皇汉武少文采,叹唐宗宋祖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于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近代中国平添豪情壮语。

然看今朝,人若何哉?鸦片战争后,不仅带来了鸦片,更有对外洋之敬畏,国民对传统的些许否定。于是,留洋日趋少年化,英语更加国际化,从某些方面看,这是人们的文化不自信。当代盛行的西方价值未必是普世价值,更非唯一正确的价值观。泱泱华夏,岂乏人才发掘汉字之美?非也!

仇恨和鄙弃是容易的,但热爱得虔诚和薪火相传的接力却是十分艰难的。先祖们的日子不是白白地活过去,后人不应被现实的焦虑和暂时的落后蒙蔽双眼——中国的汉语有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东西,不可被遗忘。

又一次,太阳走下山去,收尽那天地间的苍凉残照。仓颉长长的身影与荫蔽合而为一,他看黄土地上的线条,发出千年的一叹——亦犹今之吾辈——啊,我美丽的汉语!

(指导教师 严凌君)

猜你喜欢

仓颉先祖诗行
仓颉造字的传说
大河诗歌 诗行天下
大河村奇遇记
彩色的诗行——阅读《蝴蝶·豌豆花》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字圣仓颉“走进”维也纳联合国城
在红色诗行里重回长征
汉字始祖圣地
——仓颉陵
楚先祖年代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