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数学课鼓励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15-11-18陈九香
陈九香
一、职业教育文化课的重要性及现状
文化课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交往的基础;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是将来成人教育、职业预备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无疑对于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数学,其理性价值表现在严谨的演绎思维、慎密的逻辑推理,充分发挥了人的心智的功能,满足了人们求真、向善、唯美并乐于接受挑战的美好天性;其实用价值表现在由数学衍生出来的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从古埃及时代的土地测量到当今的信息技术,数学的应用价值自始自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联。
但是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职业教育的生源,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生源质量的约束,加之学历教育没有考学的压力,学生很容易出现懈怠热情不高的现象,其教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相对高中生,他们多数可以算得上是应试教育制度下文化基础课的失败者,他们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都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数学文化基础课的缺失与其重要性之间的矛盾,意味着职教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塑学生信心,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改变学生原有的自我认识,发现自身潜能,激发学习内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通过学业的成功激发其追求更大范围的成功。
二、实施鼓励性的基础——树立新的学生观、人才观
学生观是教师认识和评价教育对象持有的内在标准,即怎样看待和评价自己所教的学生;人才观是对人才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本着“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观念,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以及“行行出状元”的信念。要辩证地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好的一面;要发现地看学生,好的学生可能退步,差的学生也会进步;要唯物地看学生,给学生提供进步的平台,发挥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丰富其共性。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合格教育”,不是“选拔教育”。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发展”二字,即用发展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学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进步;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陶行知曾经说过一段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人才是多方面的,有知识型人才,有交际型人才,有实践型人才,有的人才早慧,有的人才大器晚成,甚至即使算不上人才,也一定会有他自己的独特用处。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只关注当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发展的学生。只有消除了对学生的固有偏见,教师才会真正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挖掘出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看到每个学生特有的价值。真心关注并爱护每一个学生,从而营造温馨安全的课堂。
三、鼓励性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本人在中职和五年高职数学课堂上尝试采用鼓励性评价,从实践中摸索出了很多有益的方法。
(一)使各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受到鼓励
1.发现并赏识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
优秀的学生,是现今职业学校较为稀少的珍贵资源,教师要好好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要争取让他们带动其它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思维敏捷、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挑战,细心观察善于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喜悦和乐趣,以维持其不断探索的积极性。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有利资源,多给这些学生一些任务,他们会很乐意承担并很出色的完成,一个小小的“小老师”头衔便能激发其无限的热情。他们能从中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并看到自身的价值,尤其能得到同学的尊重是其最难能可贵的收获。
2.唤醒自卑的学生,使他们发现自己
各班总会遇到这么一些学生,他们孤僻、悲观,喜欢独处且沉默寡言,常常陷入顾影自怜自我封闭的境地。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往往是因为缺少教师关爱和鼓励,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从而甘愿做一个“独行侠”。其实,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必就差,而且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他们更渴望有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为其寻找甚至创造表现的机会,在适宜的时候,引导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从而为其提供展露并发现自己才能的可能。从而重新正确认识自己,从自卑走向自信。
3.爱护“出错”的学生,使他们多受启发
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提供尝试练习的机会。尝试练习,因其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重要交流平台。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随时掌握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教师通过检查让学生加强体验学习并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释疑解惑。要让成果“出错”的学生看不到令人“胆战心惊”的“叉号”,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口头“问号”,启发性的提示,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从而消除“出错”学生的心理畏惧。另外,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思维过程中寻求过同学和老师帮助也能获得老师的肯定,这样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具有群体参与性,因其共同的任务和相同的节奏对个体提出了挑战,“最先完成,正确率最高”自然会成为学生做练习的追求,变个体零散学习为个体间的竞争学习,从而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效率。教师对“出错”学生的保护,又使各层次学生有热情也有可能很好的完成课堂作业任务。
(二)鼓励性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除了口头表达上的语言在起着评价的作用,其实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调都足以告诉学生他是一个又迟钝又讨厌的人,还是一个有能力又受欢迎的人,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感受,而且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当学生被认为是一个受欢迎和有能力的人时,他将会尽量用受欢迎和有能力的方式做事情。
1.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扬
表扬要实事求是适当适度,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学生成绩突出或进步很大,老师应该面对全班口头表扬,也可以将其完成的任务向全班展示。因为这些成绩有目共睹很具说服力,不仅被表扬学生获得精神上的鼓励,更可鞭笞其他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舆论导向。对于稍有成绩或进步的学生,适合私下表扬,并且表扬不能泛泛而谈,而应指出具体的进步,这样能更好的达到表扬的目的。既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真诚,更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以此来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对于自视过高的学生,表扬尤其要适度,以免其滋长骄傲情绪,产生过高的自我评价。表扬不是多多益善,而应频率适度,关键在于恰到好处。
2.帮助学生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
有的时候学生只知道自己遇到了困难,但并不清楚问题在哪,或者问题就在嘴边就是说不出来,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需要老师适时点拨,帮着学生把它当时的感受说出来,学生往往会有突然顿悟的惊喜。这样帮助几次后,就有可能自己发现一定的方法和窍门,找出思维障碍和犯错点,从而学会独立面对自己的感受,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以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更懂得充分利用周边资源而寻求帮助,这无形中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寻找机会让学生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评价不能务虚而要务实,表扬不要贪多而是要诚恳且适时。尤其对于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按以往的标准,他们身上的优点确实很少而且习惯了“差生”的身份。教师只有创造条件、寻找机会给学生一个另眼看待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从而得以从“调皮捣蛋,笨,不是学习的料”等这些标签中释放出来。也可以给他们多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任务,或许一次与学习毫无关系的表扬,也能激发起其努力学好数学的决心也未可知。
4.让学生听到你在其他人面前对他的正面评价
不直接对其本人夸奖,而是在跟其他学生交谈时赞扬其长处。学生听到你在其他人面前对他的正面评价,会深深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分量,从而更加自觉的发扬自己的长处。比如,每次布置任务后,老师巡视除了答疑解惑,适时点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现哪个学生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的,我都会在上面打个大大的勾,并大声宣布某某已经全部完成了。做得不是特别完美的,我也会重点强调他做得好的地方,并暗示继续努力,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接着很多学生便会努力加快速度,希望下一个被点到的是自己,并让老师在自己的作业上打一个大大的红勾。
5.对学生的表扬要具体
只有会被检查到的任务,学生才会用心完成。作业检查到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手勤脚勤,谁先完成就先检查谁的,在教室里得来回跑,检查作业要既准又快。必要的时候附上口头评语。其实学生心里也有一杆秤,他们之间也会暗暗较劲。今天你做得好,明天就可能是我做得好,学生之间你追我赶,这样无形中又制造了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尤其哪个学生完成后又被老师安排给其它学生讲解,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骄傲,学生会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毕竟多数学生都希望在老师心里留下好印象,都希望找到一个肯定自我的机会。
6.鼓励性评价也需适当的批评
尽管鼓励性评价要研究的主要是怎么鼓励学生,但也不排除适当的批评。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更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即使是批评,也可以和表扬相结合,一边批评学生做的不好的方面,一边细数学生的一些优点,诚恳的分析利害关系,并指导学生如何改进,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学生一旦有进步,立即给予肯定以增强自信心。批评要避免指责,换以平等对话以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尊重和信任,才能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