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5-11-18马化霞
马化霞
(宁陵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河南 商丘 476700)
腹部手术是妇产科用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等治疗的常用手术措施,但手术治疗是一种创伤性疗法,既可治疗疾病,挽救患者生命,又会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产生不良影响[1]。常见术后不良反应有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及切口疝等,术后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2]。因此,研究有效改善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症状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疾病治疗及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妇产科收治的需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5 月至2014 年6 月宁陵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部切口手术治疗的60 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6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和对照组(未发生切口感染),每组3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 ~57岁,平均(34.2 ±3.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 ~58 岁,平均(33.5 ±3.1)岁。所选60 例患者中行剖宫产手术者28 例,子宫切除术者22 例,其他腹部手术者10 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住院病程记录、病史及住院相关检查报告等资料,记录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住院条件、基础疾病或感染、抗生素、体质量指数及手术时间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手术切口处表现为红、肿、热、痛任一症状,且有脓性分泌物;患者体温身高,伴随局部疼痛或压痛;腹腔存在脓性积液,手术切口分泌物或脓性积液经细菌培养检测为阳性;经影像学或病理组织检查亦可确诊感染[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住院条件、基础疾病或感染、抗生素、体质量指数及手术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3 讨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较常用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等治疗中,容易出现各种手术并发症,包括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及切口疝等,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同时也会对患者身体恢复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住院条件、基础疾病或感染、抗生素、体质量指数及手术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掌握影响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如定时观察患者术后腹部切口变化情况,对切口感染后发生红肿者可使用低温酒精纱布进行冰敷,冰敷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切口变化情况,对感染症状严重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4]。若发现切口感染时已出现脓肿,应及时拆除患者腹部切口缝合线,将脓液经引流管引出,处理感染病灶时避免扩大创口。对感染形成的窦道组织,需用甲硝唑或生理盐水等冲洗干净后使用浸有抗生素的纱布填塞切口,对切口表面进行湿敷并定时更换纱布[5]。做好切口感染应对措施的同时,医护人员需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简单的术后日常护理知识,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6]。综上所述,为患者创造清洁舒适的住院条件,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掌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1]苏凌春,余琳,陈素文,等.200 例剖宫产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92 -594.
[2]罗君花.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疗,2013,32(18):24 -25.
[3]李永红,马俊英,黄娟,等. 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718 -4719.
[4]胡永明.湿性敷料及免缝胶带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337 -338.
[5]胡京辉,王鑫炎,蒋珊珊,等. 妇产科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1368 -1369.
[6]罗彩珍.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68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