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呈一一个片承赤诺子,之心
——高佳佳教授

2015-11-18文/王

音乐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佳佳音乐

文/王 萃

为了呈一一个片承赤诺子,之心
——高佳佳教授

文/王 萃

2006年出访英国

高佳佳,1978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作品分析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杨儒怀教授。199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97年再度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继续师从杨儒怀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5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第一位作曲技术理论博士,也是我国第一位作品分析研究方向博士。多年来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著述有:《弦索乐十六板中的复调与变奏思维》《从肖邦前奏曲中一部分曲式看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多样性》《门德尔松〈无言歌〉的曲式结构研究》《纪念迪兰・托马斯的音乐分析》《斯特拉文斯基运动中的序列技法研究》《七重奏中所展现的序列手法》《再论“音乐的陈述结构”——对杨儒怀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解读》《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研究》等数十篇。出版专著有《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商务印书馆)、《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第三版,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与赵冬梅合著)。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音乐分析研读系列——西方现代音乐》《海南黎族民歌研究》;北京高校学术创新团队《传统民族器乐作品分析与创作研究》以及《中国新音乐创作与研究》等专项。主持申报的《音乐作品分析系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主持申报的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带领的科研处团队荣获2012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承诺成为学者型的好老师

高佳佳,中国音乐理论学界的知名学者。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副会长。她是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第一位作曲技术理论博士,也是我国第一位音乐分析研究方向博士。

高佳佳出生于齐齐哈尔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个世纪70年代考入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做演员兼演奏员。父母的疼爱加上比自己长7岁哥哥的呵护,带给佳佳一个完美幸福的童年。但据说在幸福中快乐成长的小佳佳也有不快乐的时候,每当考试成绩没有达到100分,她就会哭得很伤心……在市话剧团工作的几年里,为了精进专业,佳佳是出了名的用功。夜半在琴房练琴,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她用宿舍的棉被蒙住钢琴,为的是减小钢琴的音量。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她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时代的佳佳,个头高挑,容貌清丽,风华正茂。在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期间的同班同学有唐建平、房晓敏、姜万通等,同学们的共同印象是佳佳太认真,各科成绩必须要在前面,否则就哭鼻子。

能成为一名音乐教师,高佳佳常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从小就喜爱音乐,喜欢当老师,后来都如愿了。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从此她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首先要为人师表。因此她格外注意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包括精神面貌和衣冠着装。当年作为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领导安排她教过各种课程:作品分析、和声、即兴伴奏、钢琴……她毫无怨言,乐此不疲地认真备课。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多次进行“新课试讲”,而讲台下的听众只有一个人——她音乐同行的丈夫。这对年轻夫妇认真教学的态度被系里同仁传为佳话,她很快被提拔为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

高佳佳主教的课程是曲式与作品分析。这门课是艺术院校各系部的必修课,也是一门技术难度较大的课程。对音乐的认识需要感性和理性互通,如何使学生把握这个“度”还原音乐创作“从始到末”的全过程并不容易。常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使她的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成就斐然。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音乐分析相关学术著述有:《弦索乐十六板中的复调与变奏思维》《从肖邦前奏曲中一部分曲式看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多样性》《门德尔松〈无言歌〉的曲式结构研究》《纪念迪兰・托马斯的音乐分析》《斯特拉文斯基运动中的序列技法研究》《七重奏中所展现的序列手法》《再论“音乐的陈述结构”——对杨儒怀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解读》《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研究》等数十篇。还有她的学术力作《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博士论文)。该著作对斯特拉文斯基晚期创作的一系列以十二音序列技术为核心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2009年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三等奖,奠定了她在中国音乐学术界的地位。

2007年与首届金钟奖理论评奖获奖者合影

回顾多年教学与科研的经历,高佳佳说,早在沈阳音乐学院的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是模糊的,其中音乐陈述结构的问题最为突出,因为陈述结构是每部作品真正个性化的表现,贯穿于整个作品的各个部分,是作品分析回避不了的核心内容。然而,就这个问题教科书之间是有差异的,概念也不够清晰。带着问题她思索着、学习着,后来从曹家韵老师那里借来的一本杨儒怀教授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油印本),让她眼前一亮。在这本教材中杨先生在讲述曲式结构之前竟然用大量篇幅来阐述音乐陈述结构,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如何划分乐句,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但却是分析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杨先生明确提出对乐句等小结构的判断是人们在长期听觉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感觉”,但总结起来需要有三个条件做支持:长度原则(同时必须参考音乐线条的复杂性、速度等)、终止式原则以及次级结构组成的原则。高佳佳在《永远的记忆——怀念我的导师杨儒怀教授》一文中说:“第一次知道作品分析还有这样的教材,它好似一盏明灯,指引我在教学中打开了新的思路。那时我还没有深入了解先生的学术思想,但已经获益良多,萌发了要去拼一下做杨先生研究生的念头。”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1991年她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我国音乐分析学泰斗杨儒怀教授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之后又成为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在与杨先生的学习中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感受到杨先生的理论对创作和分析都有特别实际的指导意义。

2009年与导师杨儒怀先生、师弟唐永葆、蔡乔中合影

2006年黎英海作品音乐会后与温可铮夫妇合影

作为杨先生理论的传承人,高佳佳认为杨儒怀先生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上千部中外作品的分析以及对大量中外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创作与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多年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越来越显露出其学术含量和学术价值,彰显出其教学与理论体系的合理架构和科学内涵。同时高佳佳也发现杨先生的理论并没有被更多人了解。2014年在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就“陈述结构”与“曲式结构”两个概念的混淆问题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当场,高佳佳提出请大家“抽出时间看看杨先生的书,了解一下杨先生的理论,并明确提出陈述结构和曲式结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之后高为杰教授以文字形式回复高佳佳:“你说得很对。陈述结构与曲式结构是不同的概念。狭义的曲式结构犹如人的骨架,而陈述结构则是血肉。所谓陈述就是音乐的表达方式的总和,包括旋律、节奏、和声、调性调式、织体、组织方式等等手段构成的音乐形态的总和……”在高佳佳看来,作为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的高为杰先生的理念与杨儒怀先生不谋而合真是让人欣慰。记得在2009年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大会上,84岁高龄的杨儒怀先生坚持上台发言,围绕他的作品分析理论体系展开讨论。其实对杨先生而言已是勉为其难,晚年的杨先生由于一直服用抑制癌细胞的药物,对脑子伤害很大,记忆力明显减退,语言表达也受到影响。看到台上这位瘦弱老人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谈着他终生为之研究的音乐分析理论,虽然没有往日的精彩,但那种精神深深地感染着高佳佳。就在杨先生发言之后,高佳佳临时把她的发言题目改为“再谈《音乐的分析与创作》”,她希望进一步解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杨先生的音乐分析理论体系。之后,她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先后发表了《再谈音乐的分析与创作》《再论“音乐的陈述结构”——对杨儒怀教授音乐分析理论体系解读》等文。

高佳佳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立场是坚定而执着的,在音乐分析理论上她不仅继承杨儒怀先生创立的中国自己的音乐分析体系,而且运用该体系对中国当代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大量分析实践。先后撰文研究了刘雪庵、陈田鹤、施万春、高为杰、唐建平、王西麟等中国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2011年庆祝杨儒怀先生从教60周年全体博士生合影

2008年与耶鲁大学阿伦 · 福特教授合影

2008年与美国作曲家科里利亚诺(John Corigiliano)合影

作为学校的学术带头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还要带领全系甚至全校的老师们一起做好科研。由她主持申报的《音乐分析系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传统民族器乐作品分析与创作实践》的负责人,带领团队2013年顺利结项;2014年主持申报的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承诺与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工作一起成长

2005年,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正式成立,高佳佳成为学校首任科研处处长。她不仅要做好科研的管理,同时也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设任务,积极参与策划各类科研活动。从对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一片茫然到如今带领科研处团队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为此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几年来在党委和主管院长的领导下,结合中国音乐学院办学特色积极参与策划各类科研活动,组织策划了“中国现当代音乐家史料建设与研究工程”系列项目、“北京组歌”音乐创作项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等大型专项。创立了《国音讲坛》,主持了70多期讲坛活动。主抓的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音乐特色教育资源库(该项目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以及“科研信息化管理”“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工作站”等工作也为学校教学、科研创造了必要的环境。在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的中期检查、后期验收以及现场答辩等工作中,高佳佳作为主要资料汇总人,认真梳理成果,严格核对数据,客观总结建设经验。多年来学校重点学科的检查和验收在北京市始终保持“优秀”的成绩。当然这中间她付出了大量心血。

高佳佳常对人说起一个教训,那是当年她第一次带着工作人员去北京市财政评审中心接受经费评审,科研处报送表格中音乐会场租少写了一个零。当时评审中心的工作人员问道:音乐厅场租是4000吗?她顺口说:对。之后红章盖上结束评审。出门突然想起应该是4万,可是已经晚了,真是“追悔莫及”啊!从此以后,这个在家里一向不管钱,对经费数字没什么概念的人格外用心每一笔预算和投入,还经常给处里年轻的项目主管提出差错问题,同事们常说“高老师记忆力真好”。其实她自己最清楚,记性哪里有年轻人好,只是用心学,用心记了。

经过中国音乐学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办学目标定位已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升格为办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音乐学院。仅一字之差,却代表了国家给予学校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这对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专家队伍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会更高,并且要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近10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在高佳佳的带领下,将科研与创作视为提升全校办学质量和学术影响的重要抓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保证,科研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学科立校、科研兴校,创作理论表演三位一体,教学科研实践齐头并进”的口号,体现出中国音乐学院对科研工作的极大重视。作为一所高校,教学与科研是办学的两大支柱,中国音乐学院正在为构建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体系,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起主导作用。2012年,高佳佳所带领的科研处团队荣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实现艺术类院校在该奖项零的突破。

承诺“十年以后我们作曲系会是最好的”

“走我们自己的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应该行!”这是高佳佳上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后经常说的一句话。自2011年,高佳佳受院党委的委托,除了科研处处长工作之外,作为作曲系主任,主持作曲系的全面工作。此时的高佳佳已然历练成一位帷幄在胸的学术带头人,虽然是白发添几根,肩膀还是那样的挺拔,眼神里增加了一分沉稳和坚韧,她知道责任和担子更重了。她牢记党委的嘱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就是“筑巢迎凤”。只有作曲系大环境好了,自然会请到最优秀的人才。上任后她和系班子一起积极走访老教授,重视老先生的作用,听取各方意见,并实施很多新举措。首先完成本科生培养方案、指导性课程计划的修订;为加强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重新规划教研室;完成各专业方向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修订;组织教学思想和创作思想的争鸣;建立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考试题库;为争取本科生源,和附中师生商讨恢复了专业保送制度;加强作曲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组织各类新作品音乐会、比赛,给师生们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等等。特别是在引进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干部梯队等方面做出显著的成绩。

高佳佳刚担任系主任时常听到学生说:老师,我的这个作品是不是有点俗……音乐会我想上一首歌曲,会不会被人耻笑……看得出来学生们在创作上思想负担太重。她提出要让学生们放下包袱,大胆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同时她提出了明确的创作主张,即中国音乐学院要有自己的创作特色,简单地说就是作品要“经得住听”,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强调要重视听众的接受力,为人民创作乃是一种责任。高佳佳多次在全系大会上提出我们不必害羞,放下架子,要敢于拿出自己的作品、亮出自己的风格。2013年作曲系新音乐创作与研究项目暨中国音乐学院第二届交响音乐周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行。这是作曲系师生有史以来首次集中向社会展示新作。音乐会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好评如潮。樊祖荫教授致高佳佳老师一封信中对音乐周推出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前略)现把那天听了我系学生和青年教师交响音乐会的一点感受写在下面,以供参考。首先,我要热烈祝贺老师和同学们所取得的成绩,音乐会是成功的。能很好地驾驭交响乐队,对青年学生来说就是一大成功。同时,从题材、体裁和写作技法来看,也呈现了多样化的风格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音乐会,与同类、同级院校的音乐会相比,一点也不会逊色。老师们在私下聊天时,常常提及一个话题:我院作曲系的师资队伍很强,拥有很多名师,但为什么培养不出优秀、知名的作曲家来?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认真地讨论和总结。教学的观念和过程是一个方面,组织、宣传和创造机会又是一个方面。两方面都需要予以关注。其实,在我们自己培养的青年教师中,就藴藏着一支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不可忽视,要多创造机会把他们推出来。”(樊祖荫2013年6月30日)

沈阳音乐学院徐占海教授致信高佳佳:“(前略)这次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作品音乐会十分难得的是作品都有鲜明的风格追求,无论是体裁、题材的选择,乐队技术的把握,都显现出作曲家的追求。从作品的结构、音响的张力、音色的控制都凸显出了作曲四大件基本功很扎实,呈现出作曲系教学的实力。作曲系的教学以创作为中心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及早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的创造力,以毕业作品音乐会作为‘工程’来抓是非常正确的。中外好多音乐大师的毕业作品都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有好多毕业作品即是他的成名作或代表作,因此我为你们的毕业作品音乐会叫好并祝赞!”(徐占海 2013年6月29日)

作曲系班子,左为书记禹永一,右为系副主任范建明

2014年谭盾讲座后与中国音乐学院领导、作曲系教师合影

很多外系师生听了音乐会后明确表示今后要多与作曲系合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开端。高佳佳回忆说,前些年她在给国乐系同学上课时经常听到同学们对作曲系新作品的评价:老师,我们实在不愿意演奏作曲系同学的作品,碍于同学关系不得不帮忙。高佳佳上任后对作曲系同学们说,一定要转变局面,作曲系学生的创造力最应受到尊重,我们要让表演专业的同学能以演奏作曲系新作品为荣。短短三年时间,如今的作曲系在与各系艺术实践的合作中已经进入最佳的良性循环状态。

2013年主持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大会

2014年第三届交响音乐周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专场也是作曲系有史以来首次以全部新作品与华夏民族乐团合作展演。作曲系师生近三年的建设已经看到明显的成果。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几十个,其成果引起广泛关注。由于作曲系大环境的改善,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团结默契,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几年来,作曲系杂音越来越少,和谐之声养人心脾。作曲系在高佳佳的带领下,创作、科研正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之声、音乐分析大会、交响音乐周等大型学术创作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们创作的积极性,一部部新作品在校内外音乐厅上演,一个个奖杯、一批青年作曲家正在成长。

承诺为中国作曲人才培养打造一个强有力的“中国之声”

2013年作曲系面向全院召开作曲人才培养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了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副院长宋飞、学院老一辈专家李西安、樊祖荫、施万春、金湘、高为杰、杨通八等以及杨青、秦文琛等特聘教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探索独具特色的作曲人才培养之路。会上,高佳佳明确提出关于作曲系人才培养方向的三个问题:第一,中国音乐学院作曲人才培养的特色究竟是什么?第二,怎样理解基础教育?是否应包含欧洲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是否也应包含现代音乐的内容?如果包含,又该包含哪些?怎样包含?第三,其他关于作曲教学和对当代音乐创作的思考。此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坚定了创作思想、创作技巧要有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色。

在夯实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促进作曲系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每年分别组织作曲系教师和学生进行采风实践、举办国内外专家讲座、大师班、作曲比赛等活动。2012年成功举办了高规格的国际音乐创作赛事——“中国之声”(首届)作曲比赛。显然,中国音乐学院举办这样高规格的作曲赛事,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影响力。提倡创新性、艺术性和学术性,鼓励推出中国风格的原创作品,努力打造中国音乐创作的国际化交流平台。目的是宣传我们的艺术主张,引领音乐创作的探索方向。从学校的角度看,也是对我们自身创作技术和观念的一次提升和调整。正如专家们所形成的共识,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责任感。中国培养出的作曲人才应该具有为中国文化建设和传承的社会责任。在《“中国之声”(第一届)获奖作品集》的序言中高佳佳明确提出:“音乐作品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地把握立足传统与积极创新之间、多元并进与特色鲜明之间、面向社会与艺术品质之间的契合点,让作曲家在全新的条件下和语境中寻找一种并不丧失自我身份的方向定位,这是专业音乐创作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承担与社会责任。而其定位与品格的高下亦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水准。‘中国之声’作曲比赛作为专业性音乐创作赛事,应该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我们既要追求‘阳春白雪’的创作旨趣,也不要忘记为欣赏者所认可,同时又能引导受众鉴赏水平的提升。”这样鲜明的艺术主张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一位志向高远的学者的社会良知与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大局意识。

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举办期间,高佳佳曾与高为杰教授有过这样一段谈话:“咱们队伍的建设不能急,成果也要慢慢积累,10年以后我们作曲系会是最好的时期。”高为杰教授听了很受感动,认为高佳佳想到了10年以后,而不是当下为自己谋些什么,真诚地赞扬道:“高佳佳是最好的作曲系主任!”

结 语

科研处的工作,作曲系的工作,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工作,由于事务繁多,她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就马不停蹄地在办公室、会议室、教室之间不停地穿梭,同事们调侃道:高老师的脑子可以同时打开几个文件夹从不死机。由于工作忙,她对家人关心得很少,丈夫对她最不满意的是做好了饭不按时回家吃。大家都知道高老师是个孝女,可她平时都不如丈夫与二老聊天多。最让她遗憾和内疚的还是2013年4月她在云南德宏为学校建立研究教学实践基地期间,父亲突发脑梗,当她赶回来父亲已经昏迷,她没能跟父亲说上一句话……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高佳佳平日里忙碌着的学校各项工作也在一如既往地进行着。由她主编的2014年9月“中国之声”(第一届)作曲比赛的获奖作品专辑出版;2014年11月“中国之声”(第二届)作曲比赛成功举办;2014年12月罗忠镕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2015年春季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文集》出版;2015年上海之春、上海爱乐演出季期间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两场新作品交响音乐会公演在即……而同时,她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2013年春,慈爱的父亲永远地离去了,2014年春,家里迎来了小外孙的诞生。在家人的眼里,高佳佳是全家的支撑。因为她是父母膝下的孝女,是丈夫手捧的宝,是女儿心里倚仗的山,是支撑全家人生活的精神之大树。如今这棵大树依然繁茂挺拔,生机盎然。高佳佳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个女人?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笔者试图走进一位朴素的学者、一名好老师、一位忠诚于党的普通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透过她身为教师的学术之路可以看到她为师、为学的坦诚和执着;回顾她身为学校中层干部的具体工作,见证了她凡事为公、身先士卒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走进她的生活,不难发现她身为一个女人的似水柔情。这一切都化为她为师、为学、为公、为人的 “一个承诺”,铸就了人生的意义所在——呈献一片赤子之心!却并不敢奢望在几千字中将一个人的全貌进行评说。只有一个美丽却不妖娆、认真却不固执、要强却不逞强、严厉却不失慈爱的可亲可爱的充满母性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责任编辑 姜楠)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佳佳音乐
我的校园
选择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艺术家的文艺抗“疫”
——访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柴京云、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二胡演奏家柴帅
“The Opera Among the Operas”: A Review on Mozart’s Masterpiece Don Giovanni
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