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街:传统与现代并行
2015-11-17伍振
伍振
与上海外滩一步之遥,有一条方浜路,在邻近老城隍庙的一段,已被大家习惯地称为“上海老街”。曾经风靡大上海的一代女星周璇便是老街上最受欢迎的明星。若要回眸往昔,探究旧上海,“上海老街”将会带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00年前老上海的繁华。直到如今,还能在老街两边的商店里看到录有周璇歌曲和百乐门爵士乐的CD,聆听着老唱片,感觉仿佛置身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100年前,这条街便开始出名,各种白墙黑瓦的建筑,别有风味。高悬的灯笼、古香的牌坊,老上海的繁华旧梦,在鳞次栉比的店铺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觉时光倒退。而今的老街上,如果忽视身边行人的现代装束,商店中播放的“金嗓子”周璇那一首首带有颤音的老歌定会让行人迷惑,仿佛身置70年前的上海滩。
上海老街曾是中国民间360行聚集的老街,再现几经失传的传统行业:钱币庄、红木摆设店、典当行、老式茶楼、旧时酒铺、绣庄等。上海老街重现了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老上海茶馆、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庄、荣顺馆、博印堂等百年老店,同时开设丹凤茶楼、名医堂等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它和北侧的“明星街”一起向观光者呈现出一幅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上海城隍庙历史悠久,是上海主要道观之一。这里供奉着3个菩萨,即护城神秦裕伯、霍光和陈化成。使上海人真正顶礼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血染吴淞口、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当年被供奉在大殿后进的陈化成塑像,被民间雕塑家塑成满面火红、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城隍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指城市的保护神,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
有老街,就有老弄堂。在城隍庙中,有一个沉香阁,沉香阁前的路,就叫“沉香阁路”,拐入旁边的小弄堂,叫王医马弄。一街之隔,那厢是气派的明清建筑,而这里却是十足的老弄堂。既然来了城隍庙,就不能不去那儿走一走,认识城隍庙的“根”,也许,应该从这里开始。恍然间,你似乎能够寻觅到当年城隍庙的影子。
天津有美味的点心和狗不理包子,而上海的传统点心,非南翔小笼包不可。作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翔小笼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除了包子外,五香豆、梨膏糖也是中外闻名的,还有嘉兴的粽子、宁波的汤圆等。到了老街,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几乎都有着相同的动作,就是手中捧着各式小吃,在嘴里吃着、嚼着。这才发觉,老街其实是一条活生生“吃”出来的老街。
如果说上海是一杯浓浓的咖啡,那么城隍庙则是一勺咖啡豆,咖啡的浓香,都是用那勺咖啡豆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