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碎片化”走向课程化的作文备课
2015-11-17于保东
于保东
作文教学的课程备课是作文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作文的课程意识不足,课程备课的力度不够,作文教学的视野不够开阔,作文方法的指导欠缺,作文体系的建构不完善,缺少扎根生活的基础等,都是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因此,必须强化教师及教研组作文课程备课意识,整合资源,集中智慧,提高作文课程的实践能力,最终达成《语文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的目标。
一、碎片化的作文备课
虽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各个学校都在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有关集体备课的理论和做法也很多,但大都是关于阅读教学的。而作文教学的备课和上课则表现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碎片化现象,拍脑袋作文课更是屡见不鲜。作文教学的集体备课缺乏可借鉴的范式,真正在刊物发表的有关作文课程备课的文章寥寥无几,这说明作文教学在课程意识指导下的集体备课严重缺乏理论指导和具体可借鉴的方式方法。不得不说,作文教学课程备课这一环节的松散无序、碎片化是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二、碎片化作文备课的原因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缺少严格、规范的课程界定。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写作作了如下总体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但这只是从理念上进行引领,并没有像西方一些国家一样把写作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界定。这导致作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写作缺乏适当的内容规定与恰当的方法引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都呈现出碎片化的表征,写作过程随意而盲目,写作评价机械而空洞,缺乏科学性反馈与人文性关怀,《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写作课程评价建议的落实不够理想。虽然每年省市一级教学主管部门都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但都局限于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认识,而缺少对作文作为课程的创新解读;“写作学”理论的匮乏与滞后,导致供一线教师可以借鉴的具体实践范式较少;课程标准是指导性纲领,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都对给定的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都对给定内容的意义有着自己的解读。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教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就能自然地形成;新目标、新任务的确立,也不意味着作文教学规范内容就会自然地创造和生成;有了规范内容,更不意味着作文教学必然地指向和有效达成作文教学目标。
其次,写作教学内容严重缺失,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在日常教学中,写作沦为阅读教学的附庸,解读课文挤占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写作实践与写作能力的提升被冷落。对阅读教学,老师们谈论起来可能头头是道,可是一提起写作教学,却感觉无从谈起。具体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则仍依附于以阅读主题为主的编排体系。尽管有的教材已经单独把作文列为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综合来看,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也就区区几页,不具体,不系统,缺乏科学性,更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向。
再次,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语文教师缺少明确的作文课程意识。教师把作文分数看得过重,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写作过程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多数教师和研究者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解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只是聚焦在写作的技术层面上,关注的是如何操作的问题,而不是把写作教学看成与学生成长和生命发展有关的工作。
其实,写作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传达与展现生命情趣的过程。作文教学的根,在学生那里,在学生的生活里。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写作教学才能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语文教研中应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课程观,基于正确的作文课程观,才能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素养和能力。
三、走向课程化的作文教学备课
缺乏作文教学课程备课意识,就不能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设计作文教学整体架构,作文教学就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下面以东营市实验中学开展的“生活化作文实践与研究”课题为例,来说明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课程备课。
(一)树立课程意识,避免碎片化
教师的作文课程意识主要包括:作文课程的制度意识、学理意识、价值意识和开发意识。其中,作文课程的价值意识是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的作文课程导向;作文课程的开发意识指的是教师须将自身定位于作文课程开发的主体位置,主动作出决策,将作文课程开发作为作文教学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文课程意识的确立有赖于教师对其在作文课程创生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教师是作文课程的建构者,作文课程强调并突出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关注学生在作文课程中的体验。因此,它应该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作文教学要实现与达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师必须超越以往狭隘的、碎片化的作文教学观,确立整合的、生成的、实践的作文课程观。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把握课程价值和目标,妥善处理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作文教学。
东营市实验中学集中语文教研室40多位教师的智慧资源,针对以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作文课程的设置、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作文课程目标、作文课程内容、作文教学的学段学年计划和总体课时安排、作文备课,写作内容对学生的引领与激发、作文课程实施建议、课堂程序的建立、作文课程评价体系等涉及课程备课的问题,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同行有益的作文教学经验,通过知识的交流、智慧的碰撞,不断反思以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教研室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要统一制定作文教学的学段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直至课时计划,才能把《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宏观规划,建构完整体系
领会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怎样才能把其精神落到实处?作文教学没有现成的方法与现成的教材,怎样去具体实施,怎样去借鉴?究竟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
东营市实验中学把每学期结束前的一周设为“集体研讨作文教学周”。语文教研室教师通过一周时间的集体研讨,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通过研讨,老师们达成共识:作文教学必须基于“校本”和“生活”。“校本”就是立足本校,集中大家的智慧,深入研究,确立整个作文教学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框架。“生活”是指作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自然、社会、人生,以生活的实际场景作为写作的起点,激发学生真实、自由书写生活的欲望。同时,把写作看作是学生生活习惯的展现,真正使其成为引领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效手段。
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在进行“生活化”作文研究的过程中,经由专家指导和自我学习,了解和掌握与“生活化”作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再次深化对《语文课标标准》作文教学要求的解读,确立作文课程教学的基本体系。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学段三年的作文教学基本要求:
1.“生活化”内容体系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2.“生活化”作文应重视应用文的训练。
3.“生活化”作文要注意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4.“生活化”作文应有来自于名家和学生优秀文章的范文。
5.“生活化”作文对写作知识有基本的介绍,但不作为老师讲解的重点。
6.“生活化”作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有较为明确的要求。
7.“生活化”作文学生活动应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8.“生活化”作文评价应建立在师生、生生、家长与学生、社会与学生的交流关系中。
(三)整合教材,采撷精华
确立了作文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作文的教材从哪里来?作文教材虽然只是例子,但它必须符合课标要求,要恰当、精要、实用、系统、条理、科学、可读。
在人教版7-9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体系,语文教材也没有对其作具体要求。作文教学分散在各个主题单元中,不免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其地位也相对弱化。怎么办?既不能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抛在一边,又不能单纯依附于它,只有创新才能解决问题。因此,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认为:“生活化”作文体系不仅要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更要在生活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涵盖面最广、素材最丰富的“教材”。
每个作文教学单元都对应一位主备教师。暑假或寒假期间,主备教师会基于集体研讨的内容体系和整体框架对某一单元预先作一个设计或写出教学设想。接着,组内其他教师也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做全面了解,并进行设想,然后大家讨论,确立比较明确的单元教学设计。这样,大家在单元作文教学中才能“心往一处想”,才不至于形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局面。
如我们对七年级下学期的作文教学作了这样的规划:
从七年级上册的外部生活,逐渐转为表达内心世界。因为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学生内心世界中有越来越多的烦恼与困惑。在这个时期,他们从身体、外貌、行为模式到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方面,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并接近成人。这些快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学生这些心理的变化,当然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反映在写作上就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有意识地进行疏导与引导。基于此,本册作文的内容体系设计为:挫折—烦恼—自豪—快乐—温暖—担当和责任—理想与追求。
内容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关注生活,快乐自由表达
“备学生”是传统的教学智慧,而当下作文教学中“备学生”存在着目的错位、内容缺失、方式存在问题的普遍现象。教师的“备学生”不是基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是为了教学的顺利。教师按照成人化的思维方式定位学生的生活感悟,不了解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困难,不知道学生生活与作文之间的经验转化,不了解学生作文的意义建构,不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作文课程备课中把教材、教法和学生纳入到一个系统内作整体观照。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做到不割裂教材、教法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把这三者做最佳的整合统一。在写作前,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去调查学生的生活情况、写作情况,与其他老师积极沟通,达成写作共识,建构学生生活的积极意义,让学生能够快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课堂实践,立足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学习。要改变学生作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开展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课堂教学环节中,我们强调作文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唤醒学生曾经拥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如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作文,我们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
第一次写作:“闪亮登场 展示自我”
首先是教师的情景导入,接着教师强调:“本次作文‘闪亮登场 展示自我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自己。这就像初次见面,向别人递上一张名片一样,使别人尽快地了解自己,加强自己与同学、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活动中的一个。”(出示课件)
1.回家整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挑选5张对你自己来讲有特殊意义的,配上一段文字说明,做成有个性色彩的PPT或者编成图文并茂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大家都非常喜欢明星,都是某个明星的粉丝,对明星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但是,你对自己了解吗?请设计一个表格,填上恰当的内容,向大家介绍自己。
这样的设计,既触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六)多元评价,促生成长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确立了作文评价的五大原则,设计了详细的评价量表,既有定性的评价,又有定量的评价。
1.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指,在“生活化”作文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的主体由学生本人、同学、合作小组、家长、社会、教师等构成,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互动的作文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2.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原则。“生活化”作文首先强调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没有学生这个被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就建构不起评价的完整意义。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生活化”作文要求学生自己把作文读三遍,有的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看看是不是自己最想说的话,最想表达的感情以及表达得是否充分等。
3.评价内容的立体化原则。“生活化”作文的评价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立体化设计作文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基本框架。注重把内容、表达、结构、文面、专项等综合性的因素作为评价的主体内容,摒弃传统作文评价往往过分注重卷面、字眼、篇章结构、主题立意等文本因素的评价。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原则。“生活化”作文的评价方式注重矫正以往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注重对学生作文自我定性、定量的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作文定性、定量的评价,注重小组合作对学生作文定性、定量的评价。
5.评价目标的发展性原则。“生活化”作文设计了比较详细的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这些评价标准和评价目标分为两级,在不同的写作内容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认知。学生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素养。
这样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作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避免了对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的人为割裂。
(七)反思完善,完美超越
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主要是基于作文教学中问题的反思。我们在学期末、单元教学完成后,要求教师写一篇关于作文教学的教学反思随笔或者博客。要求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进行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将经验和教训(即教后记)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作文课程,改进作文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根据课堂观察,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研室内进行集体二次备课。教师个人或者教研室老师要对已经上过的作文课进行二次研讨,对得与失进行分析与总结,为进一步改进作文教学提供必要的认识支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二次备课是教师提升自己对作文课程认识,提高作文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无论是从初衷还是归宿来说,教学反思都是语文教师作为作文课程主体积极开展自我审视的行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自我、提升作文教学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的课程备课是作文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和保证,缺少了作文教学的课程备课,作文教学就很难做到系统、科学和有效。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