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数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

2015-11-17朱菊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数学课蝴蝶创设

朱菊红

数学往往给人的感觉就只有生硬的数字、机械的公式,要么就是枯燥、乏味的讲解,看似和生命教育沾不上边。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中真正落实生命教育,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地探索,我发现教学中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去探索知识,感受生命的意义。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课中许多内容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加减计算时,有一幅学生排队乘车的场景图,出示图后,以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看图编一道應用题,然后想办法解答,最后由老师讲评,整个过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差。我在教学中不是急于让学生想怎样解决问题,而是先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表演应该怎么乘车?学生在表演中体现了要排队有序上车、要先下后上、要主动给老人让座等等,接着我就此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民的美德,作为学生应该尊敬老人,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讲文明,有礼貌,守秩序。这个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机地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置和学生最亲近的人有关的疑问创设情境,并适时渗透生命教育

通过有目的地设置相关的疑问,吸引学生积极动脑,逐步深入地探索问题的实质。我在教学“平均分”这一内容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课件中显示一个画面,小猴的爸爸、妈妈得到一个苹果都舍不得吃,把苹果给了小猴,你觉得小猴应该怎么做?学生想了很多种方法,有的说自己不吃留给爸爸妈妈吃,因为父母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有好东西时,应该先想到他们;有的说和爸爸妈妈分了吃,一家人要和睦相处,爸爸妈妈时刻想着我们,我们不能太自私,好东西要一起分享,但一个苹果怎么分呢?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会积极投入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寻找方法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父母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我们更应该时刻想着他们,进而升华为只有心中有他人,生命才有意义,生活才会更精彩。

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教学新知并渗透生命教育

小学生年龄小,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童话故事和各种精美的图片都特别感兴趣,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只孤单的小蝴蝶飞来飞去想要寻找自己的家人。这时一只小蜻蜓飞过来,告诉小蝴蝶自己和它是一家人,带着疑惑,蝴蝶跟着小蜻蜓去了很多地方,也碰到了好多“亲人”,最后到了数学爷爷那里,数学爷爷解开了小蝴蝶心中的疑惑,数学爷爷说:“在图形王国里,你们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家族的一员。”小蝴蝶终于明白了,想到自己的家族这么庞大,小蝴蝶高兴极了,以后自己再也不会觉得孤单了。这一童话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学习了新知的同时,又意识到有家人陪伴时生活的美好,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最后用精美的图片展示天安门、故宫的对称,京剧脸谱的对称,汉字的对称,自然贴切地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创设有对比的情境渗透生命教育

强烈的对比反差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结果的差别,在进行加法、减法、除法的笔算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小学生做题马马虎虎,从不仔细检查,作业本上全是刺眼的“X”,学生看了之后只撇嘴;另一个小学生刚好相反,态度端正,翻开作业本全是“忧”,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夸赞。利用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让学生对两种学习态度产生的后果有了清晰的认知,有几个平时不好好做作业的学生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看到时机到了,我有意识的要求他们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从小培养踏实、认真负责任的态度,不仅对自己所做的题目负责,做人方面也一样,对自己的言行要负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数学教学虽然不像语文教学中有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从他们身上受到启迪,从而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没有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让人了解生命的真谛,但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境为学生创造出生命教学的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能从多种途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人间大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数学课蝴蝶创设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趣的数学课
为了蝴蝶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捉蝴蝶
“网红”数学课
捉蝴蝶